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李希贤浙江提学

送李希贤浙江提学

明代 吴俨

十年高卧玉堂寒,今日方辞苜蓿盘。冠似日文非法吏,职居廉访却儒官。

芙蓉江上迎旌节,鹰隼秋深振羽翰。便道过家无百里,重闱尤喜问平安。

诗人吴俨的古诗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八

明代 吴俨

清风明月两无求,花径柴门日转幽。莫怪主人归较晚,君王有诏欲分猷。

恽宪副书约春尽会龙江驿

明代 吴俨

送客时登黄鹤楼,江波日日向东流。诗人谩道眼前景,老叟空怀身外忧。

鹦鹉洲边春草细,凤凰山下暮云收。故人旌节闻东下,借问何时到石头。

谒刘谏议祠

明代 吴俨

萧萧风木古祠前,千载英灵尚凛然。锐意一言能悟主,岂知无力可回天。

寒蝉抱树何由化,冻雀争枝未肯还。溪涧绝无蘋藻在,不妨一勺荐甘泉。

送李亚卿致仕

明代 吴俨

才看平寇归台省,又见投簪出国门。报主有心身尚健,论兵无地舌空存。

青山梦与红尘隔,绿野词从白雪翻。归路正当春景暮,东风江上落花繁。

沙河道中次周检讨韵

明代 吴俨

微风无力可飞沙,天气如春自可嘉。勒马问途将几里,入门留客是谁家。

叉鱼滩浅冰初合,射雉林深日渐斜。遥望万山环拱处,六陵尚有五云遮。

送将乐李大尹熙考满还任

明代 吴俨

分符远在剑溪旁,荐疏尝闻奏建章。令尹疏称民朴鲁,闾阎惟说吏循良。

桑枝带雨村村绿,麦穗连云处处黄。归向石头城下过,还将治绩报高堂。

寿秦汝厉父

明代 吴俨

当门乔木碧千寻,一卷先天万古心。设帐马融无伎乐,传经刘向在山林。

堂前弧矢春生影,花㡳壶觞夕借阴。千里凤雏来献寿,居家何必积黄金。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六 续古堂

明代 吴俨

古人已云徂,今人思继武。应知后来人,要以今为古。

方山四景 其三 粤陇鸣乌

明代 吴俨

粤王遗陇名犹在,古木疏疏半已枯。每到月明霜满地,直教啼杀树头乌。

题画二首 其二 灌竹

明代 吴俨

远汲清泉溉欲深,童儿那识汝翁心。虞廷六管终须备,不为春来十亩阴。

哭太皇太后次郑亚卿韵二首 其二

明代 吴俨

万金方药竟难支,臣庶悲号望赤墀。长乐庶归花满地,影娥人散月当池。

一朝奄弃三宫养,百世长存九嫔仪。圣子神孙哀罔极,庶来秋去不胜思。

登鸡鸣塔次白岩二首 其一

明代 吴俨

浮屠高倚石头城,不信慈恩独擅名。万里信濛看雁过,一声咿喔听鸡鸣。

长江细浪添春雨,半壁斜阳弄晚晴。搔首问天知不远,碧云深处有人声。

哭李充昭

明代 吴俨

虚堂落笔鬼神惊,生縳龙蛇卧素屏。莫怪遗文无谏草,白麻犹未拜延龄。

送万生润

明代 吴俨

至日关将闭,明朝客欲归。一身依棘寺,百里问庭闱。

水落溪声静,霜寒树影稀。故乡如问我,老病不胜衣。

雪中送李时馨

明代 吴俨

岁暮天寒朔雪飞,故乡有客苦思归。据鞍不觉频呼酒,对灶何妨共燎衣。

路比山阴清绝似,人如东郭履全非。健翁久矣无消息,为问年来瘦与肥。

邀鹅湖过山庄避暑

明代 吴俨

小洛桥西碧涧长,濯缨不必问沧浪。五湖地阔春无瘴,六月山深夜自凉。

池面雨浮菱叶乱,门前风细稻花香。高旌暂住柴门里,音信何愁滞一乡。

游观音阁二首 其一

明代 吴俨

石壁临无地,江流激有声。樯乌依岸宿,水鸟避人行。

日度松阴转,风来暑气平。要知形胜在,历历问山名。

听郑伶琵琶

明代 吴俨

郑伶名价重江东,五百梨园伎尽空。
子夜猿啼残月白,上林莺老落花红。
江头商妇愁无限,塞外明妃恨不同。
可惜曹纲今去远,何繇两市斗西风。

元宵遇雪次郑东园先生韵

明代 吴俨

记得前年此夜中,观灯曾入建章宫。三千火树高低见,十里星河远近通。

破敌有时思将帅,驾虹无地觅仙翁。今宵踏雪街头去,赢得璚瑶衬软红。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四

明代 吴俨

芙蓉枝上露华清,杨柳阴中独自行。江上美人期未至,停歌不发更含情。

吴俨

吴俨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 20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