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俨
三时臂痛一时瘳,冠帻依然又上头。病脱偶逢医国手,功成全藉醉乡侯。
钟山高处凭栏望,淮水东偏载月游。酒思诗情浑不减,临池兴复似前不。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四 折桂桥
仙桂从谁折,桥名是处传。人言吴季子,家住水东边。
送沈寿卿
乡园忽隔三年别,京国俄成八月留。夜雨窗前长对榻,秋风江上又同舟。
带围渐觉休文瘦,时事新添季子愁。他日相逢定何处,杏花红满曲江头。
挽周月窗医者
南来北去任天真,到处逢人论谷神。医不专门兼老少,药无定法有君臣。
读书窗小能留月,种术堂虚尚贮春。愧我独无迁史笔,仓公传后续斯人。
次匏庵先生板屋韵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八
清风明月两无求,花径柴门日转幽。莫怪主人归较晚,君王有诏欲分猷。
方山四景 其一 杏林春雨
千株万株山杏开,无奈开时骤雨来。半委泥沙半流水,山灵亦自为花哀。
题新会书屋图
百尺江流浸白沙,绿阴深处是谁家。雨催春去少啼鸟,风送晚来多落花。
架上古书编甲乙,笔头新语带烟霞。主人素有文园渴,日日浓煎七碗茶。
谕骥儿二首 其一
交游零落少知音,骥子须当识我心。盛酒盆埋红杏底,采莲舟系绿杨阴。
梅开溪上千株雪,橘熟霜前满树金。终日击鲜应溷汝,行厨多只在山林。
砚瓦墩为周仲鸣作
孰移龙尾晋陵来,风卷波涛翠作堆。高树恍疑为象管,薄云遥认作松煤。
春泉不洗千年垢,秋藓常封数尺台。形胜眼前人未识,久藏榛莽待君开。
送万克修归省 其二
含毫且勿赋秋声,共看新秋新月生。一点清光虽似小,绝胜十五后来明。
惠卿惠诗次韵奉荅
绿阴庭院昼沈沈,哽咽蝉声助苦吟。战北咽吾非是怯,传经刘向亦何心。
灯前群从能分韵,眼底谁人利断金。莫怪秋来少飞雁,长安西去塞云深。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七 耕息轩
日暮荷锄归,就此轩上息。西畴犹未耕,迟我养馀力。
观国趋庭送介夫乃弟
谁似君家父子贤,一门圭组自相传。过庭便可询奇字,侍寝犹能问太玄。
红日举头天尺五,白云回首路三千。伯兄此别应多恨,梦里何时见惠连。
戏筑雪假山次韵
风驱滕六似哀号,为恨侬家辇筑劳。转日恨无双岫在,碍云真有一峰高。
经营意匠输天巧,掩映诗斑上鬓毛。西蜀雪山谁是假,同归沧海作春涛。
题扇寄徐文烱表侄
东风力软落花轻,一曲离歌客未行。载酒满船还载月,坐听啼鸟溧阳城。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四 南港
地僻人踪少,溪深树影多。遥看泊舟处,斜日晒渔蓑。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五 全真馆
家近神仙宅,苍松一径遥。閒来弄泉石,无意问参寥。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其三
雅志在山水,所至辄搜奇。君山十二峰,高深孰似之。
一峰留一月,周游岁为期。山花与山鸟,相熟亦相思。
乙卯季冬见白发效乐天体三首 其二 问白发
晓来对雪常梳发,镜里何缘得上头。岂为作诗真太苦,或因谋国有深忧。
官叨七品谁言贵,年过三旬未识愁。莫是家庭元有种,人言今日可凭不。
送守溪乃兄世隐东归
难弟归来兄亦归,高堂齐著老莱衣。洞庭金橘霜前熟,笠泽银鱼雨后肥。
伐木有声来户牖,采薪无伴扣岩扉。山边水次逢人语,莫道长安是与非。
吴俨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208篇诗文
臂痛渐愈次张东海韵
国贤宪副见寄次韵二首 其二
明妃词 其一
送华文光下第南还
送段惟勤宰新城
皋湘书屋次西涯韵为敬所阁老作
送邓生下第
寿大理陈少卿母九十
饮魏国园亭
和石学士予庄韵四首 其一
又用前韵寄三叔
送苏伯诚由江西改四川提学马上作
寄俭弟
寿伯舅谦斋翁
重九前一日同王地官德华过袁太守山庄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三
游观音阁二首 其一
送王世赏云南提学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一 东庄
挽欧时举次苏伯诚韵 其一
次敬所少宰赠傅北潭韵
世卿诵斗草联句戏次其韵
诸公以丝瓜诗韵险复赋一首
送徐二母舅
用守溪韵送俭弟
送西安太守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 振衣冈
中秋夜与俦弟玩月用西涯韵
宝应湖阻风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六 续古堂
渡口晓行
贺屠冢宰乃翁封少保
送李希贤浙江提学
观史黄门莲叶砚有感 其一
侍家君游牛首登兜率崖次青溪韵
长春轩
沙河道中次周检讨韵
送李德馨司训饶州
和西涯先生拟卜居宜兴韵三首 其三
次白岩西亭韵
景鸣和章欲任痴名予不敢许复次前韵
寿德辉母某太夫人
次白岩韵
题沈克寅扇
请同年诸公过院中斋宿
谕骥儿二首 其二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其二
船窗对月
迁居后泾川以诗见惠因次韵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其五
寿张司寇乃翁
邀鹅湖过山庄避暑
送顾士廉编修父还松江
挽周尚书
待隐园次杨太宰韵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