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江山随处倚高秋,一榻时从药局留。明月满城更向寂,缓携儿子语街头。
赠别熊崇义
不惮风霜跋涉遥,翩然来访白云桥。嘉宾盛处归怀好,茂对良辰话久要。
道中口占授饶烈饶岳 其二
仲父前程日见功,远追祖德尔宜同。从今好笃男儿志,莫负皇天降此衷。
观语类后作
平生朱训不离绅,舟上微言月夜亲。又喜朱乡山水近,幸哉亦是及门人。
题牛氏慈侍堂
高堂綵戏寿如山,帘幕春风燕语閒。今日老莱头复雪,庭前依旧舞斑斓。
坐沼上有怀京师冠盖
倦抛铅椠暂挥锄,浴罢观鱼听鸟呼。乘兴不知吟坐久,无端秋思绕皇都。
王锦衣望云思亲诗卷
使节驰驱南复南,高堂华发梦毵毵。一杯春酒归心切,指日云边落锦帆。
集庆亭
拜罢天书使节归,徽音暂此驻旌麾。闾阎荷庆何多也,共仰文光焕璧奎。
游天使峰
天使峰头境绝奇,重游恰近小春时。晴明风景尧天媚,安得情怀不赋诗。
题德州梁家庄驿馆粉壁四牡聘贤二图
左是皇华右聘贤,苦心于此岂徒然。中原万里能无孕,不在商岩即渭边。
哭黄季恒
高谊真情三十年,老怀何忍诀终天。茫茫石马江头路,冻雨寒云倍黯然。
十友饯别城东五里
疏顽无以答升平,况辱群英远饯情。明日青山回首处,五云遥忆读书声。
题周氏竹陂
梅仙峰侧绿青青,渭水潇湘共杳冥。试借琅玕来暮倚,洞门风露接蓬瀛。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六
我思君子为,洪钧岂小补。化日舒以长,仁风被寰宇。
下视驩娱如,区区焉足数。安得千载人,谁知此心苦。
永感堂为桐城朱善题
欲报劬劳慨昊天,青灯耿耿思绵绵。顾我旧游挥客泪,与君同废蓼莪篇。
奉题怀宁伯双骥图 其二
竞功双骥大功成,造父王良总擅名。设使当年无伯乐,何由千古著雄声。
北泽道中
濛濛宿雨又开晴,僮御奔忙四体轻。红树青山溪曲屈,胜游随处是诗情。
宿樟镇灵峰寺
遥携稚子访名山,多谢朋游伴往还。幽意更便良夜宿,光风霁月满禅关。
宿周圻氏
千里归心逐月明,平林曲径款柴扃。故人问药入城郭,爱子难兄共短檠。
梅根次辛丑岁诗韵
轻风疏雨送微寒,淡月疏云溯急湍。年少旧题今白发,浮生犹幸一身安。
杏林清趣为过省躬题
昨夜东风动九垓,董林生意满根荄。欲知化育功深浅,细看娇红次第开。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古城舟中
独步江岸
午爨壁邪寺
牧归途中作
分栖凤竹
平林舟中
发南浦示璿庆及诸生
同邱孔曼游胜览亭
同晏洧游铺前山
小儿鸣琴
舟中见红树
奉寄族叔父仲学先生
宿万石渡示璿庆及诸生
三峰亭
奉别乡邻亲友
坐东门外樟树根
自赤涧先陇后岭循北原丰稔坑以出偶成绝句
十里青山
望豫章城怀胡祭酒先生
寄张璧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九
江边独步
宿板溪 其三
寄上饶汪秀才郡中诸俊彦
宿斯和岭徐氏
卦口 其二
月夜忆友人
次任教授见寄诗韵
重过北院
重宿白杨寺
璿庆失金
船头与璿庆閒眺
题新斋壁
寄龙游洪茂宰
昼寝梦小儿鸣琴
宁寿同日同时生
诸生助移大门诗以劳焉
赠别于准通判
贵溪道中口占寄车傅二生
宿板溪 其一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三
宿龙潭
济宁南城驿
柬黄季恒
怀孔御史
宿黄城艾氏
赠文公先生令孙伯升 其一
道中口占授饶烈饶岳 其一
吴氏会景楼
蔗林
望越中山
次集庆亭诗韵
雪夜晚眺
旴江谢郡侯遣钟抡潘玉来习乡射礼二生归裁此以赠之
赠娄谅归上饶
东轩即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