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夏良胜
十年不作江湖游,今日重来缓我忧。女柩才归重未掩,妻骸束縳岁已周。
官常苦系甘贫病,家祸因仍谁怨尤。江南不独赋庾信,摇落更多悲早秋。
和荅云山塔寺小憩 其二
野寺寻真处,凭高望眼遥。天心留胜槩,人语在层霄。
俗气从前避,清歌取次饶。明朝南北梦,嘉会惜寥寥。
挽周文明
闽学师先觉,楚歌悲后生。相思不相见,秋雨暮山横。
挽春二首 其二
野寺寻芳著屐忙,雨花沾袖趁风香。从头捡点伤春事,抚掌瞢腾过日光。
黄四娘来迎笑脸,杜工部已破愁肠。流年去去谁留住,大债如天次第偿。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 其一
天涯有子侍翁归,深夜焚香草疏时。赖有元良焚孝理,不妨离别恼相知。
江光夜舫南山梦,木榻秋斋北雁期。桑落酒杯团骨肉,莫教人说报君迟。
过石门寺次邵二泉先生韵
水啮沙中石,声声入耳幽。忽然疑砥柱,何处觅瀛洲。
野寺偏宜夏,溪毛可荐秋。棹歌来往发,到底不惊鸥。
郊行陪祀十首 其八
何处寻云窦,泉凝雪满池。林端悬鲫鲙,山麓集江蓠。
貂帽寒绵卒,茅檐哭饿儿。为探幽兴出,番惹闷相随。
舟中写怀
一舸放此老,泛泛江湖游。寄迹真浮梗,何心问撞舟。
路通颜氏濑,诗入米家流。有子横舟在,白头高卧丘。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 其三
采衣且佩兮,归子舞于堂之背兮。母兮母兮,寿且惠兮。
宴子谖草之树兮,子之乐也遂兮。
对月书怀
厌家思作客,客久梦还家。两睫抉此月,寸心纷似麻。
亏盈真有度,南北更无差。岑寂谁驱得,开尘放瓮霞。
郊行陪祀十首 其九
松密堪承露,山高不碍云。金汤元有主,天地本无文。
仰赖祖宗德,从教夷夏分。若非雄据稳,戎马尚缤纷。
惜淮阴 其一
英雄落落苦沈埋,赤手扶炎亦壮哉。借使夜亡非相国,谁怀斗印上高台。
别金溪
我家去君百里程,忆昔相别今几春。去年幸接同采好,不知俱是离乡人。
君今欲归归便得,北堂健母儿循循。我欲随君恨无翼,愿作江边飞渡云。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一
脚根不避路,到处便为家。醉过十年梦,风抟一望沙。
闲情诗入画,生意草方芽。长者须投辖,清清一味茶。
题廖节母卷
阳刚负乾德,铁石男子肠。云何妇女力,能任天地纲。
剥极复乃生,理胜气自降。所以君子心,表白工词扬。
春雨散衙后用杜公韵写怀三首 其二
春思苦撩乱,啼乌来树间。寒光尽流水,雨暝失高山。
案牍求生意,妻孥强笑颜。家乡在万里,长是梦中还。
宿崇梵寺二首 其一
才离城市即山林,古刹停骖一解襟。我欲静中还有得,谁言删后不须吟。
茶椀润枯烟灶湿,酒杯销泪烛痕深。相逢尽话浮生梦,梦觉浮生只此心。
题李廷章永感卷
蓼莪真为横经废,风木应添客枕愁。独抱鸣哀诗一卷,可随明月上江楼。
读仲锡举祀宋尚书奏议诗以志之
一道官河负国储,百年疏凿失前驱。猬螗故纸疏犹湿,华衮人言扫不除。
建议更非王主事,食功那得宋尚书。从今人胜天才定,两跃芳声半简馀。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八
云山吟
云浮漠漠山为骨,山瘦棱棱云作衣。动静交时方见道,更于何处问庖牺。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写荣恩卷
敬和堂尊洪先生西征二首 其一
和荅云山塔寺小憩 其一
野寺寻春二首 其一
吊忠行
送邓驿宰之新会
挽陶郡幕廷佐
春郊杂咏七首 其四
彭城哭为万俊题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一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三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一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十二
郊行陪祀十首 其五
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二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二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三
挽饶惠徵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一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八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三
过番阳湖二首 其二
过康山忠臣祠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二十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七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五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三
郊行陪祀十首 其十
题闽蜀抡材卷为司训王廷表作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九
拟骚赠崇道归寿鸣皋先生
除夕和石江韵 其四
寓汝川和高宪伯先生赏牡丹诗
雨中闲叙荅和崇道二首 其二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二
归途值雨二首 其二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 其二
郊行陪祀十首 其七
过沣沛
寿静轩赵隐君七十诗
过范光湖遇变自慰
郊行五首 其五
春郊杂兴五首 其三
问白鹿洞
坐亭有感与友清话二首 其二
春郊杂兴五首 其四
拟骚赠萧都宪先生还蜀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七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五
赠傅生宗会归南城
除夕和石江韵 其三
挽春二首 其一
郊游 其三
叹赵烈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