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夏良胜
水啮沙中石,声声入耳幽。忽然疑砥柱,何处觅瀛洲。
野寺偏宜夏,溪毛可荐秋。棹歌来往发,到底不惊鸥。
春郊杂咏七首 其二
春草不受剪,茸茸弄鲜新。好山三月景,野渡百年身。
花雨湿穿径,燕风轻掠人。春归何底急,来往小车频。
又和忆西湖十绝 其三
管弦声拂柳堤通,双颊微微带酒红。见说西湖好风景,昔年曾认画图中。
过番阳湖二首 其二
眼眶才落此湖光,却叹身如湖里航。破浪只销心上稳,乘风何必望中洋。
浃宵飞渡真为策,泛月归来不用忙。许国有怀如李泌,孤城明日是端阳。
午日观舟
处处溪边鼓杂钲,木龙吹浪夺龙精。汨罗有策追诗债,屈子无心作怨声。
汉武瓶砂还捕蝎,淮南拌豆欲驱蝇。剪蒲骨肉频斟酒,江上寒峰为送青。
春郊杂咏七首 其三
袍笏瞻天近,衙筹坐日移。偶随安石屐,忘却习家池。
野店当垆媪,长途弛担儿。淡烟桃杏坞,春色有人知。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三
棚花别主自成芳,似待诗狂与酒狂。未许悬车消息近,边陲烽火日来忙。
寿杨玉峰先生八十
晴霞绚朝日,相对玉峰高。白发明蓬矢,青樽送海桃。
洛中应主社,林下已忘骚。何处寻司马,斑衣未二毛。
郊行陪祀十首 其一
乍出寒郊外,分明似坝桥。合冰连断野,孤树入层霄。
瘦马还堪策,饥乌信可招。一程兼百里,行尽不知遥。
春郊杂咏七首 其四
溪流迎我白,野烧为农菁。黎杖不扶老,春衫难得成。
岸柳莺语滑,渚蒲鱼浪生。无由纳佳境,抉眦饱山明。
叹石崇废宅
石氏富非朝夕得,财多元是祸之媒。香尘锦帐无名目,未必贪夫为朵颐。
对雪二首 其二
夜雪密于昼,春寒忽过秋。忙搊东郭履,不见子猷舟。
枝压鸟争啄,花浓蝶怕游。望中浑一色,何处认琼楼。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三
五里郊行转入村,何堪拈笔步招魂。楚歌薤露知无艺,吴爱甘棠幸有存。
忍废蓼莪于弟子,但传清白与儿孙。戴鳌山立泛鲸海,难拟高深一念恩。
得阳明先生教归赋白马三章章四句
白马之良兮,鋈金以为饰兮。子观于都兮,予欲为子驭兮。
白马之骙兮,琢玉以为勒兮。子适野兮,予欲执子鞭兮。
白马之宜兮,亦或仰予秣兮。子遨游其何之兮,予为子仆其何痡兮。
寓松溪寺联句
立马松溪寺,长风扫断桥。逢僧无故老,磨石记前朝。
崖古树遮目,台荒草没腰。坐陪清话久,鄙吝顿然消。
野寺寻春二首 其一
十里春骄碧玉蹄,为分清思草堂西。风抛鱼尺水痕阔,云织莺梭树影低。
芣苡盈筐人自采,豕蛇归穴剑无提。太平有象伊周在,谁向桃源问五溪。
敬和堂尊洪先生西征二首 其一
将星垂曜烛西南,江汉师行惯解骖。鸟道层空千里阁,旌头划破半江岚。
雪深淮蔡须成算,夜宴宾僚未易参。露布驰功报天子,脱衣沽酒壮歌酣。
过安福寺联句
古木修篁寺寺幽,遣怀随处暂停驺。欲留残照五里落,偶有好风双鬓飕。
林下风流非学晋,胸中经纬在匡周。从今先后为忧乐,多少閒思强上楼。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二
山延震位郁巃嵷,老父幽堂许我封。地脉藏真幽人显,天峰列秀为谁供。
丈夫清骨须移竹,处士芳魂欲抚松。恨杀九京终不作,惺时犹想梦时容。
寿周天德母七十
好风催煖上梅枝,香落佳儿舞袖垂。堂上尽堪娱寿母,人间元自有瑶池。
青冥细斫天台近,浴日刚从海屋离。归箧琅琅珠玉富,白云经岁绕峨眉。
郊行陪祀十首 其四
独有乾坤意,墙头欲放花。先几催草木,候气蛰龙蛇。
塞上翁难识,垆边酒易赊。更无人肯问,温饱是谁家。
夏良胜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189篇诗文
送邓驿宰之新会
北堂三章寿梅母也
春郊杂兴五首 其五
题廖节母卷
过石门寺次邵二泉先生韵
郊行陪祀十首 其七
归途值雨二首 其二
作室三章为李成章作
宿公馆与舜俞年兄夜话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八
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 其二
送子重侍巽斋先生南还 其二
春郊杂兴五首 其三
挽林节妇
除夕和石江韵 其三
咏十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二
东山营先人兆十咏 其一
次韵寄王青崖给舍
晓行联句
再送程文光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二
挽饶惠徵
次谢家埠用前韵 其一
云山吟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三
郊行五首 其三
过沣沛
送朱侍御按蜀
归途值雨二首 其一
宿中方寺三首 其一
中方和元锡韵
春郊杂咏七首 其六
写菊寿陈桂轩
和荅云山塔寺小憩 其二
挽白司厅表之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 其二
除夕和石江韵 其四
与凌伯远联句 其二
除夕和石江韵 其一
惜淮阴 其一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一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七
乐府二首题曾时进双挽卷 其二
和孔殷邦宪麻姑胜游二首 其二
太学生潘子春归寿其母谒予请颂为之赋采衣三章俾归以庆焉 其三
颁历有作
寓汝川和高宪伯先生赏牡丹诗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二
过梓山寺联句
春郊杂兴五首 其四
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 其十八
北行泊昶口
和待隐园二十咏 其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