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苏子冲之云中

送苏子冲之云中

明代 谢榛

翩翩苏季子,征马独嘶风。路转河声近,星摇剑气雄。

旌旗閒塞上,笳鼓静云中。试看和戎后,谁收不战功。

诗人谢榛的古诗

陈太守元卿书至自邺赋此答之

明代 谢榛

为郡经年别,声名自下车。山川亶甲后,风俗建安馀。

驿路频归梦,交情一报书。孤鸿当晚落,万柳入秋疏。

月白饶乡思,天寒滞客居。陈蕃旧榻在,今日为谁虚。

过诚轩君赋得登楼对月得河字

明代 谢榛

楼高仍绮席,月朗亦金波。垂老酒杯倦,先秋诗兴多。

柝声空巷陌,池影截天河。今日频相接,宁忘最后过。

寄蔡衡州子木

明代 谢榛

闻道湘东胜,偏宜游宦情。山川壮荆楚,翼轸丽玑衡。

白雁夕连渚,丹枫秋满城。楼高分岳色,地迥散江声。

早岁能为郡,中原旧著名。有才逢圣代,不寐为苍生。

驿使无书札,蛮方尚甲兵。何时同醉赋,上苑待春莺。

同朱道士通上人夜谈因送予归赋此

明代 谢榛

二高多道气,乘夜访幽栖。瑶草元无种,青莲不染泥。

鹤閒丹鼎外,月在法云西。相送还成笑,分明过虎溪。

送俞别驾尧咨之临清

明代 谢榛

吾郡本齐地,使君当此游。东西抱河水,表里壮城楼。

腊雪马前尽,春云堂外流。舟车两京道,赋役万家忧。

和璧才堪重,虔刀志未休。素怀谁与会,孤月照人秋。

寄陆太守子部

明代 谢榛

目极九江水,谁传双鲤鱼。城当吴楚地,天逼斗牛区。

怀古云西驻,求贤榻左虚。郡齐梅正发,岁晚意何如。

西园为南庵翁题

明代 谢榛

黯淡云低竹石间,奚童斸笋踏泥还。菜花春老西园雨,尽日亭台燕子閒。

题王大伾侍御别业

明代 谢榛

野扉长掩石林幽,林外寒溪汩汩流。老凤无心横碧汉,高云何意落沧洲。

天王侧席兵戈日,柱史閒居草树秋。二十年来耽著述,不知华发为谁忧。

哀哉行 其一

明代 谢榛

燕京老人鬓若丝,生长富贵无人欺。少年慷慨结豪侠,弯弓气压幽并儿。

自嗟迩来筋力衰,动须僮仆相扶持。忽惊杂虏到门巷,黄金如山难解危。

馀息独存剑锋下,子孙散尽生何为。厩马北驱嘶故主,劲风吹断枯桑枝。

哀哉行,天何知。

送王行人维藩使汝南

明代 谢榛

仙郎宠命新,向晓发征轮。去路梁园雪,归期燕谷春。

王孙瞻绛节,候吏走黄尘。想过仲宣宅,还怜作赋人。

吴下洞庭两山诗客每从予游四十年来凋敝尽矣率成短律用志悲感

明代 谢榛

胜地阖闾国,沧波范蠡船。山通转折路,湖抱混茫天。

丝管春风里,松楸晚照边。人家几歌哭,谁尽白头年。

秋夜同应驾部瑞伯宿三河驿得宵字

明代 谢榛

荒村回远火,古驿驻征轺。蓬鬓人间老,萍踪蓟北遥。

繁星耿秋汉,鸣柝乱寒宵。忽忆山中桂,清霜叶又凋。

寄太和山何隐君二首 其二

明代 谢榛

太乙坛前客,桃花十度红。幽栖片石定,元气四时通。

古树邻苍壑,閒云澹碧空。能谈非静者,真意几人同。

陶渊明图为杨考功虚卿题

明代 谢榛

异代知心不识面,年书甲子甘贫贱。孤云横天高莫攀,白石在水清自见。

徵君殁后柴桑空,千古犹存五柳传。彤庭九锡加寄奴,典午山河王气变。

南国从教麟凤归,中原不息龙蛇战。彭泽县前江水流,当年心事同悠悠。

解印那堪白日晚,还家不负黄花秋。吏人送酒方适意,惠远更教莲社醉。

中怀久矣齐死生,一卧茫然失天地。醒来兴感岁欲残,金陵怅望空龙蟠。

独赋荆卿聊寄意,风吹落木江声寒。

秋日即事五首 其五

明代 谢榛

叠嶂云仍惨,孤村鸟亦稀。共嗟经铁马,谁复守柴扉。

战地生寒色,征旗乱夕晖。还思汉飞将,逐北过金微。

送吴驾部子有奔丧洛中 其二

明代 谢榛

数有趋庭梦,秋来益苦颜。高原黄叶下,落日素车还。

发变兵戈后,心摧霜露间。啼乌转凄切,泪尽北邙山。

秋暮登九龙山

明代 谢榛

兴来携酒一登攀,满径秋花照客颜。醉舞天风人不见,白云飞度九龙山。

高比部伯宗宅夜集得清字

明代 谢榛

铜漏夜初涩,冰壶韵转清。月澄天汉影,风落禁钟声。

病里疏身计,天涯得友生。后期无定所,江海共含情。

送郜羽士归青城山

明代 谢榛

道人汗漫游人间,自云家住青城山。清谈动有烟霞气,流年不凋松柏颜。

碧桃花开春正好,金银阙下违仙班。悬壶卖药寄朝市,独乘黄鹤今西还。

九转垂成怀旧侣,剑阁彭门路脩阻。时人不识仙骨殊,明月梦中闻杜宇。

七十二洞群真聚,天外吹笙来玉女。彩云拂地飘异香,紫鸾解歌朱凤舞。

琼浆坐吸长自春,飞泉落响无今古。海西高攀若木枝,才临玄圃复瑶池。

丹台坐读十洲记,俯视浮生能几时。燕昭汉武俱冥漠,陵庙白杨空自悲。

千秋颂上恒易赵殿下

明代 谢榛

殿阁祥云绕凤麟,蟠桃特出荐佳辰。词林共仰天葩润,艺圃同瞻睿藻新。

招隐久虚青玉案,论交先访白纶巾。仙胎未识金银气,鹤算平分阆苑春。

谢榛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