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长淮路远思君久,得见还归更不堪。未尽平生山水兴,到家应是忆江南。
和杨仪曹基舟次邵白怀寄
了无得失叹鸡虫,南北驱驰数载中。奉使子谙天远近,居閒我识壤西东。
画船河渚高邮驿,茅屋江乡短褐风。何日归来让王里,云山谈笑一尊同。
折花背立一美人图
题杨补之十梅 其二 影
瘦木成阴颤晚风,几随寒月上帘栊。横斜何处看偏好,只在清溪浅水中。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八 羊肠坂
盘盘羊肠坂,路如羊肠曲。盘曲不足论,峻陡苦踯躅。
上无树可援,下有石乱蹙。一步一嗟吁,何以措手足。
途人互相顾,屡见车折轴。少时徒耳闻,今日亲在目。
不经太行险,那识安居福。
答高季迪酒醒闻雨 其一
高城月黑罢鸣笳,寝舍风多烛易斜。醉里归来忘夜半,雨中惊不似山家。
松路山岩图
清溪入花源,流水春溶溶。趣深屡回转,溪上森溶峰。
参差楼观间,缥缈神仙踪。门陪羽客行,时与樵人逢。
疏萝映崖瀑,薄云荫岩松。孤鹤偶徘徊,众树恒芳浓。
践兹非徒游,要当尽从容。固乏丹泉术,终期此相从。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四首)
病中示游生兄弟
炎暑负微恙,开轩来远风。空山何所有,草木菀风丰。
终朝起复卧,俯仰将焉从。固乏宾友集,诸生赖相同。
时令诵古诗,听之意无穷。纵无饭疏食,乐亦在其中。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新花的皪更玲珑,学弄芳妍小涧中。冻蝶寒蜂谩相妒,今年才得试春风。
雨中过陈秀才宅
一径来东崦,茅堂竹映扉。莺声寒尚少,樵响午犹稀。
苔雨漫棋局,萝风入桁衣。爱君能赏静,才到便忘归。
与高季迪宿丁志刚宅次韵
贬远归方喜,交深见愈亲。恋诗留两日,醉酒记三人。
竹密梢禁雨,梅高蕊应春。论心元有素,不用再相陈。
九月十七日闻雁寄董庄
五索效韩偓 其五
閒将红色丝,结取承露囊。一面芙蓉花,一面双鸳鸯。
不藏针与线,从郎索麝香。
咏鸥得苗字
下上及流潮,寻盟不待招。群飞分屿色,独宿隐蒲苗。
晴影沉江小,春声泛渚遥。自嗟江海客,短发共萧萧。
夜行东湖
葭菼连湖道,新寒夜更清。波摇星失影,风过雁流声。
估舶依村宿,畸人傍水行。棹歌何处起,杳渺不胜情。
五索效韩偓 其一
为性好梳裹,料鬓更均腮。手把百神镜,千回自照来。
可怜手无力,从郎索镜台。
赠赵安道
偶为行春此访君,山围野墅宿晴云。药田鹤守耕相候,邻屋茶香饮见分。
林下看花多是杏,溪浔拾草始知芸。每闻
钱氏池园燕集得春字
幸存万死一吟身,燕赏良时岂厌频。开到栋花风乍暖,啼残桑扈雨辞春。
清樽偏解欹愁客,短发空惭对故人。经此乱离今得见,论情便觉转相亲。
次韵张文学见招
落叶柴扉昼不开,小笺相寄手亲裁。遥知着屐空山里,萝径孤琴候我来。
乌程危明府挽词
制锦才堪仰,埋玉恨难任。银章存宠泽,朱琴失惠音。
贤知交士重,爱说治民深。未申为子养,终辜迎母心。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送王主簿
秦淮客舍除夕呈大兄
秋晚次高推官韵
兵妇归七日夫卒乃抱骨赴水逸其姓名因为之赋
新弦曲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七 天井关
送客至东迁精舍次董著作韵
赋荷送陈进士启
题彭江
送珣楚山还广济
送张文学
寄郦尚德王汝器
丁未年人日
送李山人还越
五索效韩偓 其四
自南坞还蜀山途中有作
寓舍燕
荅山西杨孟载宪副
春暮见山茶有感
赠陆七处士
送赵克常归楚
午日西庵雨中对榴花
寒食前三日适桐里见梨花
寄蒋道士
昆山道中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一 灯
黄德让病后苦吟因赋诗以释之
次韵答吴宗禹
宁真道馆
怀王介休
期万佥宪杜进士徐校理游张林山
春日游净慈寺
与丘克庄晚立瓜洲望京口诸山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四
己酉八月十七日夜泛碧浪湖泊浮玉山对月呈席上诸公
圆明寺会宿次韵别吴校书
访柱上人
访冯信卿县令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一 水
渔父篇赠瞿敬夫
伤往
喜方张二山人见过
咏情
同衍师访席有道分韵得寻字又得无字 其二
春怀次韵杨署令 其一
道场山寺
蜀山书舍图
赋得露湿寒塘草送张来仪文学
题杨补之十梅 其四 雪
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
十二月廿一日寻梅到西坞留题山家
赠惠上人
閒行 其二
同黄本中山人衍略二释子会宿桐里宝师房
过俞幻闇故居
题逸人陋居
濯清轩
皆山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