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麦寒已过又梅寒,此日端阳独倚栏。谁道榴花能照眼,斜风小雨不禁看。
兵妇归七日夫卒乃抱骨赴水逸其姓名因为之赋
托身未稳忽成空,恩爱都来七日中。不遣此身随骨去,人间水底更谁同。
荅山西杨孟载宪副
小雨晚晴天,新凉欲早眠。缘悭杯酒里,愁入鬓丝边。
北地先闻雁,西林已罢蝉。悬知相忆处,千里共婵娟。
春暮见山茶有感
宫粉凝脂竹外栽,繁华曾见雪中开。一枝自有相怜意,留向春深待我来。
咏邻家桃花
绮树隔园邻,墙阴得见春。艳香还可挹,芳质未容亲。
赖有情勾蝶,羞无语向人。灵源才咫尺,不用觅通津。
东轩芍药盛开两日雨阻未得观及往零落因惋惜赋之
看栽红药向东阑,及到开时未暇观。今日雨晴重过此,浅红深紫已凋残。
春日报吴城诸友
小屋林深曲涧幽,鸟情花思两悠悠。风光满眼春如许,那得君来此地游。
狮子林池上观鱼
微微林景凉,悄悄池鱼出。欲去戏仍恋,乍深惊遂逸。
行寻曲岛幽,聚傍新荷密。不有濠梁兴,谁能坐终日。
回文次孟载韵
秋风晚静木花红,叶落閒阶满院空。楼映月低人寂寂,愁多怕见独飞鸿。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五 颖川
客程不论远,所愁在阴晦。恶风满川来,雨势晚逾倍。
船争急流上,寸进还尺退。枯葭夹崩沙,路转百数汇。
飒飒孤篷外,琅琅万珠碎。篙师左右呼,坐客默与对。
去心虽云迫,前途苦茫昧。德星无复睹,洗耳亦何在。
有怀仰高风,令人发深慨。
昆山道中
鸿雁天寒俦侣稀,秋风远客独思归。碧山尽处湘云续,白水明边鹭自飞。
漠漠芦花迷望眼,萧萧荷叶惨征衣。此行赖共知心语,一棹夷犹竟落晖。
答张来仪见慰丧子顺哥
每忆当年梦臼炊,如今又赋杏伤诗。众中独有君相念,知得君曾有此悲。
连理木为何坰赋
过庾岭
盘纡危磴费攀跻,烟嶂连云去渐迷。可是行人行不得,青山到处鹧鸪啼。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新花的皪更玲珑,学弄芳妍小涧中。冻蝶寒蜂谩相妒,今年才得试春风。
答胡勉秀才
采兰不可度,怅望暮江皋。湖势归还疾,鸢声飞尚高。
曲怜琴上怨,人忆酒中豪。莫谓天边远,题诗岂惮劳。
陆云
入洛徒闻擅美谈,诸王正尔恨相衔。独怜蔡克频垂泪,难洗当时孟玖谗。
九月十七日闻雁寄董庄
晓发秀州
喜王介休过次韵
喜尔频来往,敲门每夕曛。回风偏入幕,高树遍留云。
激石滩声转,投沙雁字分。自惭疏懒性,不是厌尘氛。
过宁真道观
处处园亭闭不开,残筠荒树总堪哀。閒时好作谁家坐,只向宁真观里来。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江边秋柳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二
送李山人还越
送唐处敬赴嘉兴
许将军墓
雨后慰池上芙蓉
题铜坞后山石
题倪云林竹 其六
江西途中寄吴城北郭王李诸友
赋得石井赠虎丘蟾书记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四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 其二
题镏生柳庄
箭泾
咏三虫 其二 蝶
待董彦正文学次王守敬主簿韵
姚生家菊窗
寓舍燕
次韵张文学见招
新弦曲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八 羊肠坂
广州杂咏和刘主事子高 其一
夜坐次高季迪
送赵乡之杭州
次韵高翰秋启喜予见过之作
野亭读书图
宁真道馆
折花背立一美人图
次韵高季迪喜予北归相访江渚之作
折莲子呈孟载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次韵杨孟载梦归
赋得露湿寒塘草送张来仪文学
寄蒋道士
题倪云林竹 其二
寄佺讲师
山馆喜黄校理莫先辈见过
赠惠上人
次韵看花四首 其二
瓶中插黄白红菊花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四
藏春轩
送潘士谦归庐州省亲
霅上逢董庄
次韵偶感 其三
赋钵送僧道衍
题全山幽居
钱氏池园燕集得春字
寄王校书止仲
送王守敬还淮南
虞文学村居
次韵王止仲见寄并柬郡诸友
题倪云林竹 其四
有约看杏花答高季迪
菊竹梅竹 其一
游灵鹫寺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