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一来说法众皈依,云水无心又复归。处处逢僧留半偈,时时礼佛备三衣。
斋筵赴遍人缘喜,净业修多世态违。鸡罩山前明月夜,家徒相候启禅扉。
十一月一日始见菊花
草草重阳去不知,今朝始见菊花枝。莫言篱落秋风老,但得来看未是迟。
夜坐次高季迪
夜灯耿耿风帷低,雨叶似秋寒更凄。城远击柝惨难齐,抱中幼子悄悲啼。
不知情思向谁是,独坐空房忆故妻。
为开元道士题倪云林画
闻说仙人去采真,山中草木几回春。开元堂上重来客,犹是当年问道人。
题明皇夜游图
花萼楼前烟漠漠,君王睡重无人觉。别宫漏点睡寒宵,閒却梨园太平乐。
云龙十二秋扶摇,青藜化作黄金桥。翡翠门屏桂枝影,素娥羽带香风飘。
优童共记霓裳舞,归来换尽人间谱。梧桐击碎教妖环,蜀山梦战渔阳鼓。
题倪云林竹 其四
出海琅玕翠色新,娟娟春雨洗芳尘。梦回影落虚窗月,却怪毫端写未真。
九月十六日陈逸人旭访余蜀山中明日将还武塘因赋此送别
门掩荒山万木空,独怜远客此相同。黄花兴减远阳后,白发愁多暮雨中。
双剑不缘悲异国,一杯未易醉西风。明朝离思知何处,秋水遥天有去鸿。
题谪仙像
鼙鼓声来已乱离,锦袍脱却恨归迟。秋风江上长吟里,不唱清平古调词。
黄德让病后苦吟因赋诗以释之
不废诗篇病后身,思花怀月亦劳神。凭君暂歇行吟兴,药具方书正可亲。
寄赠李道士
学仙不离世,远地搆斋房。檐蔓为衣桁,山瓢当酒觞。
饭甘麻有味,浆熟桂多香。一自相违后,云墟望更长。
哭韩景华教谕
命终万事亦徒然,辛劳侥名五十年。头白尚嗟弹有铗,家贫信是坐无毡。
梨花寒食新坟上,杨叶秋风旧宅前。两处经过皆草草,一杯未得酹重泉。
道场山寺
景物凄凉异昔年,佛宫草树暗荒烟。千盘日色峰头转,百道泉声石上悬。
觉鸟有时酬客语,慈云何处伴僧禅。莫言楼阁成空想,地胜山灵亦变迁。
始闻新蝉
芳草斜阳步绕池,孤蝉忽叫发高枝。去年忆在南山驿,千树南风乱噪时。
次韵偶感 其一
新浴兰汤重理妆,佩声隐约碧罗裳。寻常不为春风妒,谁信相逢也断肠。
菊竹梅竹 其二
梅花澹澹自开残,水国春迟雪未乾。不有竹枝相倚并,如何禁得许多寒。
送日本僧
万里扶桑晓色微,海天空阔去人稀。木杯不用随潮渡,金策惟应向日飞。
去路犹餐中土饭,到家重著故乡衣。国人应问如来法,带取西天贝叶归。
答胡勉秀才
采兰不可度,怅望暮江皋。湖势归还疾,鸢声飞尚高。
曲怜琴上怨,人忆酒中豪。莫谓天边远,题诗岂惮劳。
病中寄北郭诸友
病中长日惟思睡,家僻因怜寝舍幽。山暗园林因夏蝶,树荒城郭少晴鸠。
药囊卧具聊重整,酒债诗缘得暂休。却忆故人居咫尺,可能相过慰深愁。
题山果幽禽
秋果垂垂压树低,一枝斜出覆荒溪。幸无童竖来樵摘,容得山中野鸟栖。
五索效韩偓 其四
琵琶性里好,曲调手中便。一朝弦断尽,欲接却无缘。
待弹不可得,从郎索新弦。
悼胡氏妹
丝萝既难附,蕙兰宁易亲。每稽通淑问,那忘结素姻。
泪馀巾上粉,魂栖帐底尘。窗花始愁旦,墓鸟亦悲春。
欲邀千古月,照此九原人。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松路山岩图
寄衍书记
元宵遇雨
赠山中隐者
乌程危明府挽词
短歌行赠杜君寅
喜王介休过次韵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一
箭泾
送陈知县赴宁远
山馆喜黄校理莫先辈见过
次韵高季迪喜予北归相访江渚之作
次韵答吴宗禹
题杨补之十梅 其五 烟
鹊轩为王孝子作
赋得刘伶台送丁掾之淮安
听笛 其一
新曲效温庭筠
寓舍燕
菊竹梅竹 其一
哀故枢密西夏迈公
中秋夜对月有咏 其四
期万佥宪杜进士徐校理游张林山
扬州僧舍见花有感
新嫁娘效王建
同衍师访席有道分韵得寻字又得无字 其二
送王七隅入郭
荅山西杨孟载宪副
喜方张二山人见过
九月八日菊同高季迪赋
咏鸥得苗字
次韵张文学见招
五索效韩偓 其五
送张文学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 其二
虞文学村居
步至西余山有咏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八 羊肠坂
徐沟道中与叔谦相失明日因寄
与金文中、朱仲义、宋仲温过李士明鍊师,雨阻留宿,探韵得孤字。 ...
过俞幻闇故居
赋得广文舍赠李文学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二
送汤伯贞之京
次韵高季迪期游云岩雨阻之作
题逸人陋居
行威难
张静居寓菁山以清宴名堂要余题先以诗见美因赋此酬之并似周伯阳
病中寄高季迪
双头菊为周孟瞻昆仲赋
张山人别后怀
陈允中乱后归故陇营居见寄奉答
石帆山图
同黄本中山人衍略二释子会宿桐里宝师房
濯清轩
同季迪宿丁至刚南轩
待董彦正文学次王守敬主簿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