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贬远归方喜,交深见愈亲。恋诗留两日,醉酒记三人。
竹密梢禁雨,梅高蕊应春。论心元有素,不用再相陈。
期万佥宪杜进士徐校理游张林山
东风半寥落,游赏已蹉跎。春色邀人醉,欢情待妓歌。
花愁经雨少,莺语在山多。预作明朝约,宁辞载酒过。
乌程危明府挽词
制锦才堪仰,埋玉恨难任。银章存宠泽,朱琴失惠音。
贤知交士重,爱说治民深。未申为子养,终辜迎母心。
荅宋仲温见过不遇之作
樵踪空枉问,值此掩重扉。馀雪寒犹在,初阳晓尚微。
邻遥鸡独唱,厨静雀群飞。愧乏应门者,留君待我归。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九 沁渡
陆行渴怀抱,今渡沁河水。奔腾走百滩,声远闻水里。
我来坐其涯,肩担欣暂弛。不意山坞间,偶得见清泚。
连朝尘沙目,豁尔净如洗。虽云倦行力,对此亦足喜。
南风吹青蒲,白鸥忽飞起。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四首)
病中寄北郭诸友
病中长日惟思睡,家僻因怜寝舍幽。山暗园林因夏蝶,树荒城郭少晴鸠。
药囊卧具聊重整,酒债诗缘得暂休。却忆故人居咫尺,可能相过慰深愁。
卧佛宣讲师经院赠李道人得处字
来寻讲院僧,遂到看经处。疏云翳凉霄,竹色映逾暮。
入深鸟惊喧,回飙落高树。喜逢方外友,遂适林中趣。
瞻咏更徘徊,偶然忘去住。
丁未六月廿八夜作
吕山人客圆明精舍有赠
远与家山别,来依佛殿居。寄斋频施米,作供剩藏蔬。
禅处容分榻,经馀许看书。暂随僧结夏,出市也应疏。
题杨补之十梅 其四 雪
六出争如五出嘉,天孙姑射斗矜夸。总然玉质都相似,若论生香合让花。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
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
洮水从岷下,祈山入垄平。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次韵高季迪喜予北归相访江渚之作
客里频思大树村,归来还喜旧情存。十年梦寐还诗寄,千里风霜藉酒论。
江上衣裳冬倍冷,竹间窗户昼犹昏。从今会别非遐远,不学梅花易断魂。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三 麈尾
山䴥谁
徐沟道中与叔谦相失明日因寄
齐得庭中假寐时,马蹄南北遂参差。信知会合原非偶,有意相寻竟失期。
寄道场长老渭清远
逍遥佛境居,性相自如如。说法神龙卫,传经宝象舆。
乳花香积供,贝叶梵天书。一自游方后,春来出寺疏。
柳短短送陈舜道
柳短短,春江满。兰渚雪融香,东风酿春暖。山长水更遥,浩荡木兰桡。
兰桡向何处,送君行,南昌去,离愁落日烟中树。
题全山幽居
君家住横塘,绕屋尽垂杨。遥山多雨意,平野足风光。
蛰后童寻笋,蚕时妇采桑。閒中无别事,应只类医方。
题桂烛芳上人古香台
花擅秋时盛,根自月中分。浥露何须折,因风不待闻。
茗瀹承芳气,兰爇让幽芬。心清归妙悟,今古奚足云。
次韵看花四首 其一
数点飞花覆短莎,风光初暖已胜罗。连朝不向东园去,红渐稀疏绿渐多。
东丘兰若枇杷花
梅未含英菊罢花,眼中无物属诗家。忽来僧舍闻香住,却见花开是枇杷。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题王材东里草堂
病后行乐至池上
新弦曲
赋得广文舍赠李文学
秋晚次高推官韵
寄周记室履道
九日过宁真道观
送金子肃
篬筤轩
黄山梓里
雨后慰池上芙蓉
送吕庸南
咏情
答胡勉秀才
瓶中插黄白红菊花
宴王允同雅会堂用外舅韵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二
次韵看花四首 其二
怀王介休
答余左司
过妙智院临西涧望海虞诸山得尘字
送赵克常归楚
新嫁娘效王建
赋得露湿寒塘草送张来仪文学
题明皇夜游图
广州杂咏和刘主事子高 其一
答故人杨宪副孟载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二
渡彭蠡至星子湾
同高季迪过东丘兰若访吕志学
次韵答杨孟载池阁晚坐 其三
赠医士吕彦伦和王原吉韵
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
徐山人耕渔轩
中秋夜淮河舟中看月怀张羽
赠惠上人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题宋参政记事状后
允中留宿山斋已而复往令弟允升宅明日赋诗谢之
送程校书昱分得柳字
名都一何绮
送叶知县
送张文学
画马 其二
和杨署令杂诗二首 其二 蜘蛛补网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一 灯
题亡友叶梓素所作山水
游西余山寺分韵得绿字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五 颖川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野亭读书图
过东园有感
壶中绯碧桃花碧谢以梨花补之赋以慰绯桃
寄方山人借道书
折花背立二美人图 其一
答杨署令送菜
行威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