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
练衣入夜更萧骚,草暗閒阶露渐凋。青鸟音书云外至,素娥环佩月中摇。
醉来犹记题罗扇,梦去曾教听玉箫。独坐无端思往事,秋风客馆正寥寥。
丁未年人日
菊竹梅竹 其二
梅花澹澹自开残,水国春迟雪未乾。不有竹枝相倚并,如何禁得许多寒。
题倪云林竹 其四
出海琅玕翠色新,娟娟春雨洗芳尘。梦回影落虚窗月,却怪毫端写未真。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九 沁渡
陆行渴怀抱,今渡沁河水。奔腾走百滩,声远闻水里。
我来坐其涯,肩担欣暂弛。不意山坞间,偶得见清泚。
连朝尘沙目,豁尔净如洗。虽云倦行力,对此亦足喜。
南风吹青蒲,白鸥忽飞起。
巨峰林馆图
林峰散芳气,泉木摇空濛。云房三十六,窈渺烟霞中。
羽人晞发罢,日出千花红。长吟招碧凤,小舞令青童。
融心醉玄液,逍遥凌八风。
答故人杨宪副孟载
忆在并州喜合并,别来两见岁华更。自知诗里两情少,顿觉尊前老态生。
桑枣谁家非乐土,云沙何处是边城。怀君几度频登览,寒日千山雪正晴。
次韵偶感 其三
翠袖寒禁梦里秋,玉容不解旧风流。谁知独客深无意,珍重萧娘莫浪愁。
过东园有感
閒步林中屧,来敲月下门。云阴平乱堞,烟景聚荒园。
近晚虫逾切,当秋菊自繁。谁能忘感慨,到此不销魂。
次韵如律侍者
蚤悟空门学,迷津得济涯。逢人谈净业,邀伴结长斋。
瓶古泉滋莹,杯香茗味佳。定知趺坐外,别自有吟怀。
送金子肃
客中相见客中怜,江海知名记十年。知路正当知雁后,送君却在送春前。
迢迢烟水分行棹,浩浩莺花共别筵。自信平生足游赏,看山重约岂无缘。
病中示游生兄弟
炎暑负微恙,开轩来远风。空山何所有,草木菀风丰。
终朝起复卧,俯仰将焉从。固乏宾友集,诸生赖相同。
时令诵古诗,听之意无穷。纵无饭疏食,乐亦在其中。
题羊士观家山水
关武坊中旧草堂,鸳鸯湖上好风光。四千里路来相觅,谩说扬州是故乡。
晚过广福精舍访传上人
水阴山色晚依微,松映禅房竹映扉。幽鸟不缘留客语,閒僧方自施经归。
移来片石安茶器,分得孤云补衲衣。杖屦不嫌频过共,道心久与世相违。
渡彭蠡至星子湾
水天空阔片帆征,风稳波平也自惊。镇日取程才近岸,庐山五老又来迎。
寄方山人借道书
神文越幽爽,夙心允见传。未沐启玄秘,至使昧瑶编。
微痾固期愈,颓龄或可延。妙理脱深悟,灵渊曳五烟。
题王材东里草堂
移家遂成隐,结屋涧东隈。野客分茶送,邻舟载鹤来。
云埋琴荐冷,风捲壁衣开。晚饷矶头饭,秋吟竹下杯。
余生慕幽赏,到此每迟回。
次韵答冯信卿见寄
自愧才疏老涧滨,此身非是避风尘。长贫为读蔬经熟,多病应同药裹亲。
僧惠竹枝轻作杖,客分荷叶小裁巾。故人眼底惟君在,深喜书来问我频。
送王主簿
路从苕水去,万壑更千岩。孤驿愁将别,离杯惜重衔。
莺声赓妓曲,柳色学朝衫。烟淡缘汀草,风将向浦帆。
明朝忆君处,江上雨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三 麈尾
山䴥谁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题张来仪怀友诗后 其一
柳短短送陈舜道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七 竹
赠医士吕彦伦和王原吉韵
许将军墓
连理木为何坰赋
送乌程冯明府
壶中绯碧桃花碧谢以梨花补之赋以慰绯桃
閒行 其二
咏三虫 其二 蝶
送唐处敬赴嘉兴
次韵张文学见招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一 灯
箭泾
折花背立二美人图 其一
杨孟载画竹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
野亭读书图
待董彦正文学次王守敬主簿韵
瓶中插黄白红菊花
元宵遇雨
题斋前蕉石吕志学尝题此故落句及之
九月十七日闻雁寄董庄
题山果幽禽
徐沟道中与叔谦相失明日因寄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二首)
张静居寓菁山以清宴名堂要余题先以诗见美因赋此酬之并似周伯阳
赋得雪山送陈庭学
题赵道士山居
赠朱道士默斋
次韵偶感 其一
画马 其二
题杨补之十梅 其二 影
始闻新蝉
空木
病中寄高季迪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二 镜
李逸人同川药隐
赵曹莫三助教留宿南斋
中秋夜淮河舟中看月怀张羽
松路山岩图
二乔观书图
赠杜彦正儿端端
次韵看花四首 其三
赋得石井赠虎丘蟾书记
寄佺讲师
送潘士谦归庐州省亲
次蜀山别韩文学同杜校书记李逸人庄
赋得洗药赠张性之提举
皆山楼
送吕庸南
送陈知县赴宁远
题宋参政记事状后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四
答高季迪酒醒闻雨 其一
谢陈惟寅赠其故弟惟允所画山水
题冬青十二红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