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徐贲
万灯明不夜,鼓吹匝鳌山。一雨妒城郭,人回尽赧颜。
松路山岩图
清溪入花源,流水春溶溶。趣深屡回转,溪上森溶峰。
参差楼观间,缥缈神仙踪。门陪羽客行,时与樵人逢。
疏萝映崖瀑,薄云荫岩松。孤鹤偶徘徊,众树恒芳浓。
践兹非徒游,要当尽从容。固乏丹泉术,终期此相从。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二
短歌短,长歌长,男儿有足行四方。鞍在马,轮在车,请君莫言道路赊,安能局束长在家。
题逸人陋居
小径入幽林,斋房住更深。废垣花蔓葛,荒圃草迷参。
藏帖存家业,脩方寓道心。几回舟过处,柳下记相寻。
折莲子呈孟载
秋晚次高推官韵
溪楼成晚眺,沙浦粲孤霞。值节长为客,逢人即话家。
荒山惟去鸟,落木见栖鸦。莫谩嗟零落,吾生岂系瓜。
夜行东湖
葭菼连湖道,新寒夜更清。波摇星失影,风过雁流声。
估舶依村宿,畸人傍水行。棹歌何处起,杳渺不胜情。
送乌程冯明府
夙负亲人术,初当出宰年。青山依县郭,春雨傍湖田。
鸟下鸣琴后,花飞判笔前。民风非复古,重作谕蒙篇。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五 颖川
客程不论远,所愁在阴晦。恶风满川来,雨势晚逾倍。
船争急流上,寸进还尺退。枯葭夹崩沙,路转百数汇。
飒飒孤篷外,琅琅万珠碎。篙师左右呼,坐客默与对。
去心虽云迫,前途苦茫昧。德星无复睹,洗耳亦何在。
有怀仰高风,令人发深慨。
次韵如律侍者
蚤悟空门学,迷津得济涯。逢人谈净业,邀伴结长斋。
瓶古泉滋莹,杯香茗味佳。定知趺坐外,别自有吟怀。
送张景则归天台
浙江东去有名山,路绕天台雁宕间。我未得游空惆望,是君乡里喜君还。
送日本僧
万里扶桑晓色微,海天空阔去人稀。木杯不用随潮渡,金策惟应向日飞。
去路犹餐中土饭,到家重著故乡衣。国人应问如来法,带取西天贝叶归。
张文学席上咏物三首 其三 麈尾
山䴥谁
赋钵送僧道衍
旧日天王献,初因佛祖传。藏龙元有法,乞米但随缘。
不受萧郎击,宁求魏后怜。托归村口寺,洗傍石根泉。
此去留香积,当参饱饭禅。
题亡友叶梓素所作山水
任昉台前记别离,阖闾城外哭君时。今朝孤馆看图画,万水千山不尽思。
赠古心上人
已断乡山念,聊随云水缘。时时惟礼佛,处处即安禅。
半偈心曾契,三衣体自便。遥知明月夜,趺坐降诸天。
春怀次韵杨署令 其二
柳条处处线毵毵,只在离亭便不堪。几度看花并送客,暖风晴雨到江南。
病中示游生兄弟
炎暑负微恙,开轩来远风。空山何所有,草木菀风丰。
终朝起复卧,俯仰将焉从。固乏宾友集,诸生赖相同。
时令诵古诗,听之意无穷。纵无饭疏食,乐亦在其中。
芟草
草生何离离,没我园中路。每行又复止,念我荷锄去。
对此空叹息,无由展幽步。芟夷匪力殚,沾裳畏晨露。
沾裳既不可,此意向谁语。弃置独归来,且当息吾虑。
十一月一日始见菊花
草草重阳去不知,今朝始见菊花枝。莫言篱落秋风老,但得来看未是迟。
送叶知县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357篇诗文
秋江送别图为顾员外赋
题彭江
过宁真道观
病后行乐至池上
赋荷送陈进士启
端午日折榴花与允升幼女鸾鸾
登东林塔
午日西庵雨中对榴花
哭韩景华教谕
赋得桃叶渡送宋仲珩在南京
次韵答吴宗禹
题得飞云送刘提司胜
新亭送宣别驾
过王伯时宅
题斋前蕉石吕志学尝题此故落句及之
绿水园燕集
居龙河寺怀高季迪 其二
送马敬常县丞
圆明寺会宿次韵别吴校书
九月八日菊同高季迪赋
题谪仙像
九月十六日陈逸人旭访余蜀山中明日将还武塘因赋此送别
丁未年人日
八月十五夜饮王扩相川别业得动字
回文次孟载韵
送珣楚山还广济
见端端有感因呈彦正
答高季迪酒醒闻雨 其一
题赵道士山居
李逸人同川药隐
送客至东迁精舍次董著作韵
春暮见山茶有感
宿济渎斋房
赠惠上人
宁真道馆
入谷不闻莺
郑静思少监山庄
张静居寓菁山以清宴名堂要余题先以诗见美因赋此酬之并似周伯阳
青丝白马歌
蜀山书舍图
赠赵安道
晓发秀州
次蜀山别韩文学同杜校书记李逸人庄
赋陌上车送穆德敬
题杨补之十梅 其四 雪
夜坐次张士行太常韵
题杨补之十梅 其三 嫩
东轩芍药盛开两日雨阻未得观及往零落因惋惜赋之
新弦曲
悼胡氏妹
寓舍燕
陆云
和杨仪曹基舟次邵白怀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