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魏文靖公卮贮以梓匣辄赋

魏文靖公卮贮以梓匣辄赋

明代 徐渭

璆台鎏盏妙京畿,若个豪家不打归。旧买红螺豪粤翠,新收白颡总辽豨。

不辞梓检鸳鸯锦,那取兰陵琥珀飞。莫问鲰生办不得,即令办得惹翁嗤。

诗人徐渭的古诗

题梨花白燕赠医者

明代 徐渭

斑虎杏林神护春,白燕梨花画亦神。莫嫌画燕只供眼,有日双双语向人。

答和公旦

明代 徐渭

高垣沼我驱,棘刺长如荻。松柏年十寸,至今长五尺。

一朝锤笼藩,小鶠决蓬翟。忽逢东来鸿,相煦以双翼。

逝焉渺长江,别子当几日。不能偕我飞,一顾一悲呖。

秦望山东南下折有峰紫铁色错竖似花蕊土人呼雄鹅突余赠名花蕊峰

明代 徐渭

错如铁色紫,出土几千古。寒空蕊尚繁,秋水莲难吐。

刻削差可拟,带插不添妩。宛如齿龃龉,张吻讼所苦。

千秋献组绣,名号未得主。直少让中岑,他山视应久。

借言花蕊峰,来春开何处。

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怨十首次之 其九

明代 徐渭

燕支山属南朝地,胡妇双腮断红媚。博得明妃一笑来,家家白粉搽高鼻。

燕京五月歌 其一

明代 徐渭

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与女儿染红裙。

画荷寿某君

明代 徐渭

若个荷花不有香,若条荷柄不堪觞。百年不饮将何为,况直双槽琥珀黄。

郭恕先为富人子作风鸢图偿平生酒肉之饷富人

明代 徐渭

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枯木石竹

明代 徐渭

道人写竹并枯丛,却与禅家气味同。大抵绝无花叶相,一团苍老墓烟中。

送彬仲应贡北上

明代 徐渭

经阁词林早擅名,莫将难遇叹平生。巳通荐藉非无路,不负相知在此行。

万里桃花添马色,一行征雁渺离情。定知后夜相思处,独坐山居对月明。

入关见杨柳

明代 徐渭

关门杨柳绿秧秧,关外杨枝白似霜。若道春光无别意,缘何一树两般妆。

麟 其五

明代 徐渭

清时麟夭不须伤,野老番为哭一场。傥似角端能解语,欲传一语奉明王。

送杨子甘复之京

明代 徐渭

我宾尔主各匆匆,北去南来等断蓬。何事得无长太息,此生宁有再相逢。

黄尘敢避骡蹄蹴,红泪初乾马鬣封。不但别离才苦恼,时时悲喜戏场中。

钮给事中花园藏陈山人所画水仙花次王子韵一首而陈文学示我五首故 ...

明代 徐渭

海樵笔能移汨罗,分明纸上皱鳞波。况添一种梅花妹,比较离骚香更过。

送同府潘公入觐

明代 徐渭

早秋犹记赴明经,宴罢相期在此行。又见抠衣随队入,真惭束带下阶迎。

惊埘巳是趋朝候,恋别难忘秣马情。共在阳春无可报,况逢知己许平生。

竹 其三

明代 徐渭

片石苍苍映莽林,南宫如见拜难禁。牛车若使能移去,卖与侯家五百金。

送叶子肃再赴闽幕

明代 徐渭

我昔曾操记室文,君今又作幕中宾。共怜踪迹随萍梗,谁道词章动缙绅。

杨柳自抽离客思,樱桃初学美人唇。此时欲别难为别,况复啼莺弄曲新。

万历八年正月三日四日连大雪

明代 徐渭

三日四日吹阴椴,为豕为羊骤日车。夜里蝇蛾为隙纸,朝来灯月亮檐牙。

急开门板迷梁鸟,尽讶街心绕沛蛇。唱玉量银过斗柄,埋花没树到天涯。

但飘琼叶无枝蒂,细碾鮹尘度縠纱。塞北云黄非马集,江南天黑是蝗遮。

纷纷轻薄方穿市,虩虩粗人巳笑茶。驴影灞桥能几个,凤吹华馆有千家。

败鸶不热衣如铁,穷巷无烟突似揩。历历空仓蹲饿雀,昏昏积气破寒鸦。

八条冰柱擎天上,九月春梨压地花。搏象搏狮供一戏,易污易皎竟双瑕。

懒飞金谷将归蝶,略坠阳城取坏麻。辽海不消貂鼠穴,于阗进断玉场沙。

只输野老煨炉处,火到梅尖露一叉。

盘古社树

明代 徐渭

大枝入汉拔龙蛇,小叶凉人雨雪遮。三代以来无此物,欲从青帝问年华。

与林玉两上人登会稽最高山山出秦望上率可五六里玉公早有来归之意 ...

明代 徐渭

兹山一何为,仰首摩青云。远去气色古,混沌傥未分。

引盻涉陕洛,毋乃隔夕曛。中有旧社址,尚见数偶群。

短草覆井水,远松贮氛氲。薄云在其下,犹羃高顶坟。

玄释谅能居,人世未可云。念子觉无上,夙昔断膻荤。

焉能系不食,焉得不耕耘。况兹值秋阳,寒气惨不昕。

未可来居斯,语子以慇勤。

盛懋秋江画董尧年索题

明代 徐渭

枫江霁色告无边,故写蓑衣挂钓船。莫笑渔郎多点检,从来风雨起晴天。

徐渭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58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