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高邮城下维舟楫,雨雪连朝阻去程。泽国风烟春冉冉,野湖波浪晚冥冥。
冻消疏柳长堤湿,响彻脩篁候馆清。南到大江祗几驿,晴霄行睹凤凰城。
朝回行堤上
御沟行处早春回,春水平堤不起埃。柳绿蒲青无限好,客边襟抱一时开。
留别诸友八首 其二
多情累月重留连,惆怅西风送别筵。咫尺江山暂分手,及归应在早花前。
盆池鱼
浮游南北与西束,不出区区斗水中。何似巨鳞居大海,波涵天地浪摇风。
发通州再往湖南
海内江山已惯游,今朝重泛潞河舟。初辞天上双龙表,尚想云间五凤楼。
压岸晓霜明宪节,到船寒雨湿貂裘。预期回首当开岁,未必湖南可滞留。
送山东贾参议
藩佐于今选俊良,霜台御史独名扬。方承北阙恩光大,未觉东州道路长。
雨过鲁郊桑椹熟,风来历下水花香。旬宣海岱虽云乐,玉鉴冰壶未可忘。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五
涓埃无补圣明朝,持节南荒岁月遥。几见阑干南薜荔,旋看烟雨绽芭蕉。
山城每听钟声早,金阙常思扇影高。为报鹓行旧知己,耽书未解子云嘲。
出京师二首 其一
孤臣泣血省愆尤,诏释羁缧出凤州。满目山光迎马首,一鞭归思绕林丘。
罢官已是安时命,报国空惊不自筹。遥想到家春已暮,麦黄蚕老稼盈畴。
武陵
万水千山旧武陵,伏波曾此向南征。只今无复壶头险,击鼓讴歌乐太平。
湖中阻风望君山
一望君山咫尺间,不堪连日阻风湍。祗愁枉渚连舟楫,安得遥空纵羽翰。
天地尽应浮海水,蓬壶自昔隔尘寰。会须挂席过林麓,石磴攀萝极妙观。
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三首 其一
先生七十引年归,送别都门柳絮飞。潞水东风都捲幔,金台晚照远衔衣。
收功桃李心初遂,行乐桑榆志未违。况复颍川多故事,到家争仰德星辉。
送邹都宪巡抚吴浙
皇仁远布轸生民,巡抚东南简重臣。天语谆温颁凤敕,云帆缥缈泛龙津。
班行共识时名大,郡邑争看宪节新。行见霜风回煖气,三吴无处不阳春。
梦与陈侍御话旧
分司相见是京华,风节山东向骇誇。邂逅不知身是梦,觉来秋两溅窗纱。
蜀中元夕
京华西蜀两元宵,总去家山道路遥。来岁乞归逢此夕,故乡灯火沸笙箫。
拟古四十一首 其四
吾思古圣心,迥出八纮表。天理为之大,人世为之小。
尧虞禹相授,杯水拱揖了。终古骇其事,未足称达道。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五
耿耿江湖意不忘,频年草疏奏明光。行台夏日看时物,最爱葵花向太阳。
四景为张给事题四首 其四
仙家楼观郁嵯峨,雪岭冰溪眼底过。驴背探春春信早,诗情不必灞桥多。
题墨兰二首 其一
已见光风转,应知九畹深。殷勤采香洁,持慰美人心。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七
剪烛空堂欲二更,堂前新雨夏虫鸣。每因时物思劬育,未有秋毫答宠荣。
岁月不催双鬓绿,诗书祗倚片心明。端居远想千年事,汉室还应召贾生。
纪行口号
襄阳曾渡汉江水,嶓冢还寻汉水源。自笑苦无经济略,道途何事往来烦。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 其七
中州何事重留连,忆别诸公已半年。迟我河汾看春色,百花深处酒如泉。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江行三首 其二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二 榴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二
左掖退朝口号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八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六
寄题广汉张魏公读书岩
莱芜怀古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四
兰陵怀古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
题赵雍画马三首 其二
重题五友五首 其二 兰
发沅州舟中寄陈侍御二首 其二
斋宿杂咏十首 其二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二十
永慕堂为杨大参赋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九
题枯木竹石四首 其四 萧骚霁雪
南京十咏 其二 玄武波澄
题郑侍郎莲鹭图
挽萧御史
南京十咏 其九 朝阳晓望
题李廷圭佥宪嵩洛渔樵卷
暑夜简赵驸马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六
早度古峣关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一
送陈脩撰使高丽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七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 其六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一
荅仰宗岱寺丞见贻韵
拟古四十一首 其二十九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八 木犀
送吴祭酒还南京
步朱尚宝送行韵用以留别二首 其一
卢溪冬夜五首 其一
金陵春望四首 其三
送杨参议三首 其一 分韵得红字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二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十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二
兖州人日二首 其一
过武功县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八
公安咏古
西蜀歌
南京端午
答徐广文二首 其二
五友诗 其四 菊
自仪真入大江
睡熟
送仪源检校还宁国
临清曲
审录后简萧罗两都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