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薛瑄
未有涓埃荅九天,漫叨官廪过年年。静思仕学多违性,搔首能无愧往贤。
留别诸友八首 其五
汾水西风生夕波,离筵忍听唱骊歌。男儿不洒相思泪,翠袖红裙奈若何。
题枯木竹石四首 其三 淡霭凉生
扁舟几度泛湘波,老木疏篁翠石多。凉吹淡烟图画里,远怀清绝奈秋何。
重题五友五首 其五 菊
未到高秋有别情,新丛簇簇傍阶生。归心不待花重发,留与新知作眼明。
元夕寄故乡诸友八首 其五
思乡无日不关情,况复春灯对月明。欲作家书附回使,归心先过洛阳城。
留别诸友八首 其七
扁舟清晓渡汾河,露草风芦两岸多。却望高城云雾尽,好山一带列青蛾。
寄颉文林侍御
前年挂席趋北斗,九月泊舟都门口。绣衣人是同乡人,骑马江边问行久。
龙江驿里同徘徊,呼酒饮我何壮哉。兴酣往事真草草,愿倾东海添樽罍。
别后倏忽几寒暑,吴江木落洞庭雨。黔巫东望山嵯峨,恨不高飞插翎羽。
丈夫本是重四方,眼底道路如寻常。风帆早晚下吴会,仍寻旧约歌慨慷。
送王宪使之四川
宪使之官雪岭东,锦城楼閤倚晴空。莫辞道路三川远,正喜车书万国同。
玉节自天随爽气,轺车到日振霜风。深期雅操清如水,行看香名达九重。
莱芜怀古
清节谁能似范丹,清名千载重人间。莱芜县里停骖日,坐对南山秋色寒。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 ...
早曾拜疏乞归田,羁绊虚名又几年。道德愈难期往哲,事功无复望时贤。
宦情似水年来淡,乡思如旌日自悬。老病放还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寄王用章宪副
每从青济忆同官,祗隔沧溟一水宽。我捧天书沧万里,君持宪节按三韩。
封章入奏时名大,骢马巡边将胆寒。双剑有光常夜夜,暂回风雨未应难。
池边笋生
绿锦池塘春已深,池边青笋欲成林。贪看物理添新趣,不管滔滔岁月侵。
和张都宪咏湖亭波字韵四首 其一
湖亭面面俯沧波,一上湖亭景物多。过去黄鹂湖翠柳,飞来白鹭点青禾。
乾坤上下羲皇易,日月东西织女梭。好在宪台休暇日,一樽同此养天和。
送倪尚书赴召二首 其一
天书远召旧师臣,送别金陵喜气新。莫道分符淹岁月,还应听履上星辰。
一江流水催行棹,两岸垂杨夹去津。三接深期调玉鼎,行看雨露万方匀。
雪中过高邮湖
高邮湖里雪中过,雪片无声点白波。天水渺茫遥自接,烟云杳霭暗相和。
寒蓑满眼渔翁少,画舫随风去客多。还似沧浪水清浊,只应难觅扣舷歌。
纪行口号
襄阳曾渡汉江水,嶓冢还寻汉水源。自笑苦无经济略,道途何事往来烦。
送金都宪镇宁夏二首 其一
大夫承诏出皇州,西夏山川是壮游。笳鼓尽迎新宪节,风霜仍肃旧貔貅。
久知河陇诸蕃静,又见崆峒二麦收。总赖庙谋清四海,不须樽俎借前筹。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九
在阴鹤相应,迁乔鸟当歌。琴书满瑶席,良朋亦歌多。
各爱芳菲时,共惜光阴过。齐心何所求,所求保太和。
壮年不努力,奈此老大何。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四
王佐雄才久已闻,丛祠今见锦江濆。莓苔岁久漫碑刻,风叶秋高打庙门。
每有孤忠兴汉室,可无长策定中原。江山离合宁非数,成败难将往事论。
次王侍御见寄韵二首 其二
沅州城里去秋时,忽见高人慰所思。筱竹影边开纵步,芙蓉花底笑论诗。
已看献岁逢春早,颇讶经年会面迟。折得官梅逢驿使,殷勤远寄重缄词。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二
笑傲林泉乐太平,洛阳谁不爱先生。严寒暑雨何曾出,温煖清凉却解行。
金谷风和吹道服,铜驼雨霁隐车声。行窝十二閒游处,父老儿童喜送迎。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游禹门
孟子祠
湖中阻风望君山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
喜雨杂咏简院长诸公八首 其二
送杨参议三首 其一 分韵得红字
观太极图二首 其二
刘广文携酒饯行
读易轩为杜御史赋
又题五友五首 其五 菊
山水小景四首 其三
拟古四十一首 其八
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三首 其三
沅州春日歌
北归有喜而赋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五
宁阳行台元夕忆黄宪使
四月望夜院中作
斋宿杂咏十首 其八
樵云野老
又怀五友五首 其二 菊
对雨遣兴简陈侍御七首 其五
过武功县
十二景为衍圣公孔彦缙赋二十四首 其二十
沅州己酉元日二首 其二
题墨百二首 其一
留别姚克脩御史
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三首 其一
古滕薛城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五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二十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九
梦与陈侍御话旧
观太极图二首 其一
晚翠轩为杨大参赋
送欧阳宪副
平定州分司次江侍郎韵
晓出东平州十韵
次黄仲芳韵二首 其二
送李永年大参致仕十首 其四
黔阳九日
贞节堂为王宪使母赋
太常许卿送菜戏简十首 其十
送孙俊先生致仕归鄢陵三首 其二
次同年赵侍御阻雨韵五首 其一
钜野道中
再用前韵三首 其一
读刘靖脩黄金台诗
怀忠堂为都指挥李进赋
寄杨尚书彦谧
大理后庭竹林山色二首 其二
睡熟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十六
临朐分司四小柏二首 其一
用旧韵酬海宁李太守四首 其一
酬李吏部韵
拟古四十一首 其十七
靖州月夜杂咏五首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