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枯木竹石四首 其四 萧骚霁雪

题枯木竹石四首 其四 萧骚霁雪

明代 薛瑄

山间昨夜雪三尺,晓云如拭天无痕。怪得清声满人世,石林冻竹风翻翻。

诗人薛瑄的古诗

诸葛武侯庙十首 其四

明代 薛瑄

王佐雄才久已闻,丛祠今见锦江濆。莓苔岁久漫碑刻,风叶秋高打庙门。

每有孤忠兴汉室,可无长策定中原。江山离合宁非数,成败难将往事论。

出汉口五首 其五

明代 薛瑄

人家楼阁枕江烟,江上危樯泊万船。欲问当年无故老,青山依旧水连天。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天上同沾雨露多,扁舟又喜泛沧波。冥冥鸟背夕阳暮,千里月明闻棹歌。

登沅州城楼

明代 薛瑄

缥缈飞楼面面通,霜台多暇此从容。窗含晓日多霄上,城绕秋山锦绣中。

天压大荒均雨露,地包绝域尽提封。小臣弭节裁诗日,诞播皇风万国同。

看杨花戏作

明代 薛瑄

纷纷拂拂雪花香,旋逐回风过粉墙。坐困绿阴看未足,无端春思正悠扬。

宿白马寺人家

明代 薛瑄

白马驼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里,一夜雨声乡思浓。

荥阳道中九首 其八

明代 薛瑄

天高地阔鸟云飞,天际凉飙动客衣。万物生成看未足,满怀清思正微微。

永和双山歌

明代 薛瑄

永和四境千万山,双山之势尤㠝岏。两峰对峙若天阙,中有一境通人寰。

南峰突兀半空里,连岫峨峨方并起。苍松古木何萧森,朔风搜搅鸣不已。

北峰形状尤奇瑰,怪石刻镂楼与台。上有云屏立霄汉,隔碍星斗回风雷。

我来登览值冬暮,攀缘石磴到高处。沧瀛碣石觉东倾,弱水昆崙在西顾。

俯瞰累累冈阜多,巨壑无底如盘涡。远近幽深杳难测,寒云冷雾纷荡摩。

因思未辟天与地,澒洞无涯惟水气。轻阳一隙渐飘浮,大块无边遂凝滞。

波涛荡漾成高低,刚为金石柔土泥。此山想得阳之极,层峦削出天之西。

独恨古来壮游者,足迹不到兹山下。遂令奇绝委幽穷,无由题品继风雅。

我才虽非作者流,爱此欲去还夷犹。摩娑石壁写长句,千古当与山同留。

卢溪冬夜五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曲曲清江节节山,霜台分外朔风寒。寸心祗与梅争白,颇觉苍颜称铁冠。

黔阳山中十首 其十

明代 薛瑄

草阁南风分外凉,看山面水据胡床。宦情萧散知何益,身在江湖忆帝乡。

卢溪冬夜五首 其五

明代 薛瑄

久客霜风入缊袍,壮心犹倚剑吹毛。武溪溪上乌台夜,猛虎一声山月高。

仪真三咏 其三

明代 薛瑄

大江分派入仪真,杨柳人家夹去津。舟楫东南来贡赋,衣冠西北会星辰。

云通赤岸天多雨,境接沧溟地不尘。欲问东园无故老,苦吟搔首向风频。

金陵春望四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金陵最好是新春,风景无边入望频。山似洛中浮秀色,水从天上泛通津。

千门垂柳初经雨,满路飞花不起尘。深荷发生同万物,两京回首忆枫宸。

寄王用章宪副

明代 薛瑄

每从青济忆同官,祗隔沧溟一水宽。我捧天书沧万里,君持宪节按三韩。

封章入奏时名大,骢马巡边将胆寒。双剑有光常夜夜,暂回风雨未应难。

游禹门

明代 薛瑄

春泽周四野,閒情乐时和。出郊纵逸兴,缅怀佳山河。

禹门忽在望,峭壁云嵯峨。石磴接飞栈,危楼架洪波。

空山响丝竹,虚堂进舞歌。父老诚苦心,旨酒神所呵。

由来非一朝,吾意其如何。

沅州院中红梅二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自是人间第一花,天教绝色冠群葩。可应洞府神仙质,妆点冰霜御史家。

疏影入杯翻绛雪,清香随手折红霞。诗中带得江南物,归到鹓班取次誇。

游青羊宫二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千年旧是青羊肆,今日翻为老子家。金榜半天标观閤,琅函满室粲云霞。

琪林红落三秋叶,瑶圃黄开九月花。有物混成人罕识,会从真境读南华。

嘉祥分司元宵

明代 薛瑄

行台北面是苍山,古柏风生分外寒。又值元宵春一度,谩烧红烛伴清欢。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薛瑄

少年应自负雄才,老悟玄机此意灰。岁月风光情自得,山云水石兴悠哉。

一环理窟閒中见,万古天心动处来。宝匣瑶琴遗响在,几何人识伯牙怀。

长沙四咏 其三

明代 薛瑄

名郡前贤是旧游,我来回想兴悠悠。少陵几醉樽中酒,子厚重题驿畔楼。

岳麓云霞常带雨,洞庭波浪远涵秋。为邦谁似朱夫子,道与湘漓昼夜流。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