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睡熟

睡熟

明代 薛瑄

睡熟不知风大作,到晓犹闻波浪声。起坐觅纸欲题句,却忆远人无限情。

诗人薛瑄的古诗

读易轩为杜御史赋

明代 薛瑄

风满幽轩净晚襟,韦编三绝在追寻。方看龙马三奇偶,又见羲图转古今。

细草初生春径浅,芳花早落夜庭深。画前有易君知否,祇信尧夫最苦心。

沅州院中红梅二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自是人间第一花,天教绝色冠群葩。可应洞府神仙质,妆点冰霜御史家。

疏影入杯翻绛雪,清香随手折红霞。诗中带得江南物,归到鹓班取次誇。

醉吟楼歌为刘佥宪父赋

明代 薛瑄

醉吟之楼高且雄,谁其作之醉吟翁。翁心豁落作宰同,作楼直欲凌苍空。

危梯缥缈叠撑拄,层轩洞达相开通。白云片片宿梁栋,青山隐隐当帘栊。

长夏绝超爽,灵风洒清响。秋蟾散影九万里,晓雪悬光一千丈。

四时风景佳,翁来日登赏。赏心苦未足,呼酒涤尘想。

一觞一咏自风流,兴酣万物良悠悠。傲睨五岳众山小,吞吐七泽三江秋。

有时醉倚阑干望八极,便欲排风御气仍丹丘。却思李杜文章伯,只今已作神游客。

举杯且复一招之,招之共饮楼头月。月光入口清心魂,唾珠洒作澄江雪。

澄江雪,何茫茫,瑶翻玉涌蛟龙翔。是时翁与二子相颉颃,搜括百怪神鬼藏。

陶镕万象造化忙。乃知醉吟楼,不让采石江边亭,浣花溪上庄。

黔阳山中十首 其五

明代 薛瑄

江村地僻草萋萋,小阁閒登日欲西。风景不殊云木秀,只嫌中有鹧鸪啼。

桃源晓行

明代 薛瑄

隔江烟树晓模糊,纵有丹青画不如。且喜桃源风景好,山行不厌路崎岖。

送杨参议三首 其一 分韵得红字

明代 薛瑄

白露下将夕,天宇生凉风。之子有所适,告别何匆匆。

群公尽祖送,飞盖凌长空。停骖泺水曲,列宴历亭中。

秋容澹觞酌,高风急丝桐。酒尽俨将发,斑马何玲珑。

行当释尘鞅,还应挂飞篷。大江转吴楚,重山入天丛。

锦城有佳色,浣溪有遗踪。访古遂舒啸,观风足从容。

坐令全蜀俗,解与邹鲁同。兹游岂云易,两情若为通。

翘首迟归雁,应是春花红。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薛瑄

万顷平湖接宪台,红莲如锦望中开。何当与客凌飞阁,更揽山川入壮怀。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五

明代 薛瑄

波光到底见星辰,中夜行舟月色新。睡觉水村鸡已唱,云帆清晓过天津。

送姚侍郎巡察云南

明代 薛瑄

玺书英簜使遐荒,万里山川草木光。霜早楚江枫叶赤,雨晴蜀道菊花黄。

群芳拟欲除萧艾,百鸟还期识凤凰。六诏遍巡归奏日,定膺殊渥五云乡。

纪先人旧游三首 其三

明代 薛瑄

先人最爱佳山水,每对清流玩翠微。俯仰忽成今与昨,看山看水泪沾衣。

荥阳道中九首 其五

明代 薛瑄

独寻危坂出高冈,蔓草荆榛古道荒。谷口人家似仙馆,几间茅屋荫垂杨。

题枯木竹石四首 其二 临波春意

明代 薛瑄

苍玉生苔浸绿波,新篁老木散枝柯。徒劳人世歌招隐,淡荡东风野兴多。

暮春道中见桃花尚开

明代 薛瑄

马穿新绿过园林,已恨秾芳误赏心。犹有小桃花未落,独留馀艳到春深。

南京十咏 其九 朝阳晓望

明代 薛瑄

朝阳楼阁倚天开,日驭朝看海上来。晴旭乍分龙虎势,清光已满凤凰台。

御沟水向东华转,仙禁云从北苑回。玄圃瀛洲真在望,不须方外觅蓬莱。

沅州己酉元日二首 其二

明代 薛瑄

履端宏启三阳运,恋阙遥驰万里情。龙尾仗严鞭韵彻,凤池班整佩声清。

风霜每抱瞻天敬,葵藿宁忘向日诚。玉节趋朝应不远,会从鹓鹭紫霄行。

题赵尚书庆寿图

明代 薛瑄

天官白发老尚书,致政归来乐有馀。寿庆七旬归置酒,禄辞千石蚤悬车。

绣衣令子樽前舞,兰茁诸孙膝下趋。在席嘉宾何所祝,公年更与大椿俱。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七 栀子

明代 薛瑄

栀子湖湘见,重看在锦城。花如梅蕊淡,香比木犀清。

会取风霜实,还添药饵名。莫嫌滋味苦,利益似忠诚。

太常许卿送菜戏简十首 其七

明代 薛瑄

自笑官贫气尚豪,党姬休复论羊羔。卿家能送东园菜,清味还应厌老饕。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 ...

明代 薛瑄

早曾拜疏乞归田,羁绊虚名又几年。道德愈难期往哲,事功无复望时贤。

宦情似水年来淡,乡思如旌日自悬。老病放还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游禹门

明代 薛瑄

春泽周四野,閒情乐时和。出郊纵逸兴,缅怀佳山河。

禹门忽在望,峭壁云嵯峨。石磴接飞栈,危楼架洪波。

空山响丝竹,虚堂进舞歌。父老诚苦心,旨酒神所呵。

由来非一朝,吾意其如何。

薛瑄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5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