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杨宾
乌腊城头鼓声绝,乌腊城下征车发。蓝旗堆里晓捉人,缚向旃墙不得脱。
君莫怪,从来醉尉不可撄,霸陵夜夜无人行。射虎将军且不放,何况区区万里一书生。
孤山道中
小夹河边白日寒,大孤山下路漫漫。波罗叶落云还黑,塔子头烧雪未乾。
渴向毡墙分乳酪,饥随猎马割獐肝。中原生长何曾惯,处处伤心掩泪看。
火烧岭晓发
边外鸣鸡少,轻装逐塞翁。马行残月下,人语乱山中。
须为冰花白,颜因皴瘃红。庭闱犹未达,不敢畏途穷。
宁古塔杂诗 其十二
三十年前事,儿童见者稀。天寒曳护腊,地冻著麻衣。
雪积扒犁出,灯残猎马归。只今风俗变,一一比皇畿。
宁古塔杂诗 其五
化城开石壁,镫火出林微。不见乘杯渡,还看卓锡归。
閒云埋土室,古佛钓渔矶。怪底经行处,天花片片飞。
金赤莲姜日千沈慎言朱端士尔登招饮燕山客舍时余将出塞门即席赋别
男儿生不得其所,七尺堂堂若腐鼠。蓬头赤脚走边关,扑面黄沙无一语。
诸君乃不嫌我真,相逢客舍能相亲。激昴慷慨发上指,高歌击筑旁无人。
杂坐班荆燕市口,沉季浮瓜不去手。葡萄架上白日斜,欲起不起恐被肘。
尊中酒是故园来,不饮亦须三百杯。殷勤一斤家乡语,谁云此是黄金台。
秋风飒飒吹南陌,虎脊河边冰几尺。短衣明日独长征,回首今朝双眼赤。
宿贺莫索落山中
日落万峰西,荒荒路欲迷。依然成露宿,何必过前溪。
野火凭风力,孤群仗马嘶。穷山鸡犬绝,莫听五更啼。
宁古塔杂诗 其八
土产参为最,今时贡帝京。营州非旧种,上党亦空名。
碧叶翻风动,红根照眼明。人形品绝贵,闻说可长生。
悽惶岭
山海关前日色昏,风尘况复暗乾坤。不堪更上悽惶岭,双袖横流血泪痕。
别张丰村依赠行原韵
庭闱万里隔重关,省觐宁知惨客颜。冰合马嘶杨柳渡,月明人过桦皮山。
直因温清离乡国,不是周流好辙环。安得回天君有力,金鸡早放老亲还。
丰润县逢高丽使者
丰润城西晓色开,方袍一队逐龙媒。道旁人说高丽使,著得先朝旧服来。
次韵答吴子有明府
萧萧白发旧为郎,大邑曾誇墨绶长。一自门栽彭泽柳,更无人识令公香。
十年俎豆存辽海,万里烟波梦岳阳。莫怨飘零挥涕泪,管宁襦裤本寻常。
宁古塔杂诗 其十三
迟日争游宴,豪家直一金。不嫌几席少,偏爱酒杯深。
风俗誇卢橘,人情厌海参。浑忘绝塞苦,醉里即狂吟。
来青轩远眺
薄醉坐层轩,无弦琴独抚。仰首忽狂叫,久之不能俯。
霜叶斗春花,松涛卷秋雨。悠悠绝壑云,近风自吞吐。
东北豁一隅,肯借他山补。天宇净无尘,庶几见远浦。
贝阙与珠宫,丹碧讵能数。一一恣幽探,宁复论今古。
换车行
冰冻马蹄行不止,历尽千山复千水。边门未出千难堪,况出边门二千里。
沈阳城北换柴车,柴车换得无人使。坡陀木石相枝撑,谷口泥淖多呀坑。
日日辕摧与毂折,翻云覆雨如人情。人情翻覆乌可识,出门步步行荆棘。
涕泪沾巾向北风,但见庭闱死亦得。
宁古塔杂诗 其十七
闻说羁縻国,西来绝可怜。冰天鱼作服,陆地狗行船。
披发环穿鼻,文身耳压肩。由来桑梓地,不是信张骞。
宁古塔杂诗 其七
山川盘地轴,草木亦多宜。旧塞黄榆树,官山紫桦皮。
桃花水似锦,香蓼菜如丝。谁道穷边外,年年春到迟。
宁古塔杂诗 其四
辽金曾建号,唐宋亦经过。旧迹残碑少,荒城蔓草多。
三韩迷姓氏,五国失山河。绝域无文献,苍茫发浩歌。
己巳除夕
除夕年年血泪流,今年今夕亦何求。老亲纵未今恩赦,绝域犹堪舞敝裘。
茅屋桃符仍旧俗,瓦盆麦酒是新刍。欢呼不觉陶然醉,忘却家乡万里愁。
宁古塔杂诗 其十九
称藩虽渐广,文字尚无凭。近塞能书木,临江但结绳。
冠裳今亦改,风俗旧相仍。岁岁愁衣食,春来早凿冰。
望海店
辽海出长城,出关已了了。望之欲无遗,莫若兹了好。
积水远何极,分流犹浩淼。风翻白日低,浪动乾坤小。
南疑析木偏,东觉扶桑晓。蜃楼遇且难,况识蓬莱岛。
余本海滨人,少小纵临眺。今日出边庭,乃复行其杪。
一苇直可杭,鞭石苦不早。安得乘长风,往复如飞鸟。
杨宾
(1650—1720)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为人作幕。其父坐事长流宁古塔,请代父戍不许,与弟先后出塞省父。习其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所称。另有《晞发堂集》、《杨大瓢杂文残稿》。► 72篇诗文
宁古塔杂诗 其十六
宁古塔杂诗 其十四
宁古塔杂诗 其六
宁古塔杂诗 其十一
寻广泉寺
留别顾景范
寿安寺
纳木窝稽
次韵酬周长卿 其一
出威远边门
宁古塔杂诗 其十
大淩河
宁古塔杂诗 其十五
上元曲 其一
沙阑
次榆关
次开原县
赠李召林侍御 其一
宁古塔杂诗 其十八
宁古塔杂诗 其二
归来行送友人之延平
九山登香山绝顶
自拉发至退屯
老边道中
人日陪 家大人周长卿过李召林侍御
上元曲 其三
游龙肚庄即景
色齐窝稽
随□家大人过净公吉林兰若
至宁古塔 其一
发燕色
次韵酬周长卿 其二
自寿安山晚归
捉人行
赠吴英人使君
题沈慎言扇上画桃慎言时正出塞
望首阳山
前卫
宁古塔杂诗 其三
宿尼什哈站
次衣儿门
宁古塔杂诗 其一
混同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