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宁古塔杂诗 其十一

宁古塔杂诗 其十一

清代 杨宾

笑语乡音杂,衣冠上下同。十年乘堡障,一半是王公。

辛苦头多白,沙尘眼易红。莫因迁闾左,错比五陵东。

诗人杨宾的古诗

宁古塔杂诗 其六

清代 杨宾

城郭沙阑口,荒荒草木秋。地连三万卫,名是五云楼。

眢井填银瓮,春耕响玉钩。千年馀王气,今日未全收。

上元曲 其一

清代 杨宾

谁道今宵是上元,城头画角不闻喧。相看独有天边月,万里迢迢照塞门。

别张丰村依赠行原韵

清代 杨宾

庭闱万里隔重关,省觐宁知惨客颜。冰合马嘶杨柳渡,月明人过桦皮山。

直因温清离乡国,不是周流好辙环。安得回天君有力,金鸡早放老亲还。

上元曲 其二

清代 杨宾

皂帽蒙头犯朔风,醉中踏月过城东。无端猎火原头烧,错认龙镫挂碧空。

宁古塔杂诗 其一

清代 杨宾

石□围平野,河流抱浅沙。土城惟半壁,茅屋有千家。

泣月天边雁,悲风塞上笳。老亲忠信在,不减住中华。

宁古塔杂诗 其十五

清代 杨宾

都护屯兵处,传闻驿几重。沙边锄白草,雪里试青龙。

鱼海何时到,狼居自古封。谁云枯万骨,王祭肯全供。

至宁古塔 其一

清代 杨宾

望望吉林峰,白云绕其下。登顿及今朝,亦得依亲舍。

父母骤相逢,注视还相讶。别时发覆眉,胡乃成老大。

邻舍争慰劳,应接苦不暇。姓氏未及知,空言聊慰藉。

日暮细挑灯,恍若梦中夜。喜极乃更悲,不觉泪如泻。

宁古塔杂诗 其十八

清代 杨宾

少主和亲惯,乘舆出塞门。如何经故土,亦是嫁乌孙。

雕屋三春雪,糠灯万里魂。琵琶弹绝调,夜夜泣黄昏。

上元曲 其三

清代 杨宾

夜半村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儿簇拥过。

宁古塔杂诗 其十三

清代 杨宾

迟日争游宴,豪家直一金。不嫌几席少,偏爱酒杯深。

风俗誇卢橘,人情厌海参。浑忘绝塞苦,醉里即狂吟。

人日陪 家大人周长卿过李召林侍御

清代 杨宾

绝塞逢人日,随行过柏台。可怜围毳帐,犹自说蓬莱。

生菜盘中得,冰花胜里开。故园何处是,醉里更衔杯。

题沈慎言扇上画桃慎言时正出塞

清代 杨宾

不信元都树,今朝塞上来。枝从毫末辨,花自扇头开。

春色飞龙碛,芳名到蝎台。莫愁霜露湿,根柢在蓬莱。

捉人行

清代 杨宾

乌腊城头鼓声绝,乌腊城下征车发。蓝旗堆里晓捉人,缚向旃墙不得脱。

君莫怪,从来醉尉不可撄,霸陵夜夜无人行。射虎将军且不放,何况区区万里一书生。

自拉发至退屯

清代 杨宾

穷发谁怜万里身,萧萧尽日逐车尘。山过拉发尽松栝,路道窝稽有鬼神。

日暮风生闻虎啸,天寒积雪少行人。凄凉不敢回头望,恐为乡关泪满巾。

大淩河

清代 杨宾

小淩清且浅,大淩莽滔滔。舆梁尚未成,舟楫亦滔劳。

不若策驽马,聊试涉波涛。忠信吾所具,执辔何哀号。

秋冬河正涸,深不满一篙。但得登彼岸,四顾求其曹。

次衣儿门

清代 杨宾

高冈背大道,绝壁面东偏。一溪何曲折,冰下鸣偏偏。

上有古今树,俯仰淩苍烟。下有嶙峋石,错落横沙边。

塞门多莽莽,独此堪留连。造物若无意,鬼斧胡为穿。

因兹念长夏,百鸟鸣其巅。密叶影交覆,疏花开欲然。

箕倨赤双脚,科头手一编。人迹且莫到,安得世务牵。

管宁既未知,康乐亦寡缘。我独领其要,请为来者传。

随□家大人过净公吉林兰若

清代 杨宾

南极开初地,西方变吉林。山围祇树密,江到寺门深。

雪白支公马,沙黄长者金。冰崖仙梵响,土室雨花侵。

学礼陪游从,闻香度碧岑。赞公甘放逐,惠远爱招寻。

茶椀忘天目,清谈见道心。金篦如不惜,敢复叹升沈。

德林石

清代 杨宾

四壁围德林,廿里平若掌。铁色蚀土花,陶铸一掌广。

变态极千端,寒光淩万象。玲珑有鬼工,登顿腾异响。

洞壑积层冰,草木犹能长。不因车马迟,掌由独欣赏。

来青轩远眺

清代 杨宾

薄醉坐层轩,无弦琴独抚。仰首忽狂叫,久之不能俯。

霜叶斗春花,松涛卷秋雨。悠悠绝壑云,近风自吞吐。

东北豁一隅,肯借他山补。天宇净无尘,庶几见远浦。

贝阙与珠宫,丹碧讵能数。一一恣幽探,宁复论今古。

混同江

清代 杨宾

浩浩此江流,万古争日夜。我来独非时,但见寒光射。

雪埋高岸头,沙涨层冰下。顿辔驽马奔,杖策车轮过。

自昔戒垂堂,况复骑衡坐。来者纵莫欺,履薄还愁破。

东行出塞垣,百川此为大。千山更临江,崩奔争一罅。

虎踞与龙蟠,形势良非假。莫漫数金陵,渤海亦其亚。

杨宾

杨宾

(1650—1720)浙江山阴人,字可师,号耕夫,晚号大瓢山人。为人作幕。其父坐事长流宁古塔,请代父戍不许,与弟先后出塞省父。习其地理沿革、山川道里、风土人情,著《柳边纪略》,为世所称。另有《晞发堂集》、《杨大瓢杂文残稿》。► 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