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旦
北客忽传新命下,中流急放一舟还。浮名已谢云霄外,公道犹存天地间。
老遣情怀聊藉酒,閒携杖屦即登山。应知此外无馀事,寂寂松阴昼掩关。
次王敬止韵
分符便向浙东行,于国何尝系重轻。蕞尔偏方民力竭,萧然一榻梦魂清。
年光冉冉惊流转,潮信劳劳惯送迎。惟有梅花相慰藉,又将春色到山城。
秋祀先垄途中口占
肩舆侵晓发,日出散林霏。木落山容瘦,天空雁信稀。
孤村流水绕,斜壁断云飞。墓祭虽非古,吾亲体魄依。
送陈登序班还温陵
簪笔螭头侍建章,朝回两袖带天香。心无俗虑两怀净,门掩清风兴味长。
争为浮名沈宦海,可堪归思绕江乡。送君却忆曾游地,清梦时飞九斗傍。
分水道中
潋滟波光映碧空,画船如泛水晶宫。俄惊巨浸吞平陆,却喜轻帆引顺风。
两岸垂杨迎棹绿,夹堤新枣压枝红。浮云敛尽天如洗,点点遥山夕照中。
陈准卿见和再叠前韵时读书净社寺
簿书毛委谩横陈,抚事堪惊种种新。禄食谁为明日计,忧怀空寄此眉颦。
禅房我欲分吟榻,世路君方避俗尘。闻说城西风景好,花须柳眼正娇春。
祈雨有应
久旱妨农务,斋心恳祷时。长风振林薄,甘雨遍郊圻。
天亦从民望,神非贶尔私。宦情聊自慰,志喜写新诗。
武城闻致仕之命偶书
观雁塔
岿然古塔倚青霄,胜览何妨去路遥。名氏销沈何往哲,规模宏壮忆前朝。
四檐倾侧危将坠,乱瓦横斜凛欲飘。惆怅曲江成陆海,淡烟空锁绿杨桥。
游灵谷寺次乔宗伯韵
偶寄尘踪此地行,试倾俗耳听泉声。避烟野鹤穿云去,倚槛山花映酒明。
饾饤殽蔬供小酌,平章风景写馀情。迟留不觉归来晚,十里松阴接古城。
移居盘门
盘门静僻暂移家,楼枕寒流寂不哗。怪得近来天气好,春光先已到梅花。
退居偶书
瀹茗焚香退食初,萧然一榻地卿居。雪消屋角松容瘦,日转檐牙桂影疏。
曲几拂尘翻旧牍,空廊下鹊散群胥。位高禄厚将何补,不素餐兮重愧予。
陜西督理军饷
奉敕总京储,势殊时亦异。蓄积犹未充,冗食如鳞次。
貂珰何纷然,营营日趋利。漫劳口舌争,空怀禄食愧。
西戎扰边鄙,庙堂集群议。内帑发所馀,重臣董其事。
憸邪惮远行,巧心生百计。元老鬼蜮资,极力为之地。
当守俞所请,是非遂易位。命下子当往,敢效懦夫避。
窃恐才识疏,无以副重寄。迢迢万里途,仰藉天威庇。
报称期靡躬,庶几万一冀。作诗示儿襄,聊以明吾志。
别丘文元仍次前韵
茫茫宦海泛扁舟,载得东风万斛愁。谁惜卞和频泣玉,空嗟王粲独登楼。
翠屏万叠遮闽峤,紫气连空识帝州。别后期君无限意,可将身向醉乡游。
礼部视事
遥瞻双阙拜恩光,秩亚春官愧赞襄。吏隐不嫌疏案牍,庭参却笑杂缁黄。
松梢雨过苍髯秀,竹楠风来翠葆凉。退坐小斋清似水,一帘晴日映红芳。
过东昌值风雨
青帝权旁落,春深尚北风。香飘帘影外,梦破雨声中。
陇麦初抽绿,园花未放红。乘流方鼓枻,俯仰思无穷。
游清凉山次乔宗伯韵
雨馀山色散晴空,古寺逶迤曲径通。暇日偶陪诸老后,上方今喜一樽同。
凭高眺远诗怀壮,佳景芳时乐事丛。宾主相忘因坐久,莲房荐酒擘青葱。
观飞来峰
山外飞来有一峰,烟霏深锁翠重重。穿云谁凿玲珑洞,倚涧犹蟠诘屈松。
林樾交阴回俗辙,岩扉半启觅仙踪。眼前形胜真奇绝,未必丹青有此工。
斋居次杨名父韵
高谈厌俗哗,琴书共一家。倚马才何捷,惊鸿势忽斜。
年光消竹叶,勋业愧菱花。省可随流去,浮名水上槎。
元日候朝
东风故故酿轻寒,最喜阳春德泽颁。犀甲连云环帝阙,龙媒分队出天闲。
炉烟缥缈晴光外,扇影参差夕照间。去国此心应耿耿,涓埃无补愧朝班。
廿五日奉别诸寮移午登舟
同寮眷眷故情长,胜日名园乐未央。赠别忽惊诗满卷,开怀莫厌酒盈觞。
半篙新渌浮春舫,一片轻帆挂夕阳。归卧篷窗成不寐,隔江灯火正昏黄。
杨旦
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95篇诗文
河西登车
次林宫保见寄留别诸公诗
临清舣舟值雨
二月朔日宿桃花口
小圃即事
廿九日宿蔡村河下
闻昕弟秋闱失利诗慰勉之
十一月八日驱车南行客况寥落赋此见志
次孙谦生子诗以志喜
怀归偶书
游东山次王司马韵
陈少宰见示游牛首山诗次韵书边中丞卷
静宁行台次壁间韵
观音阁别意次顾司谏韵
寄乾叔次原韵
题画牛图 其一
重九陪胡侍御游江心寺
望岳次石司徒韵
乐清道中
雪中忆再用前韵 其一
立春日次韵
中秋无月有感
怀柔道中
同寅冯子佩长至陪祀途中联句见示次韵 其二
都台莅任
送吴
准卿读书僧舍次韵
除夕和乔白岩韵
别李同年承裕
人日晴明
吴兴舟中次舒大参韵
入京不谒刘瑾又无私觌之礼调补温州有感
送杨智任绍兴知事
题白岩新竹庵
退食偶书
户曹视事
送袁汉弼教谕之翁源
送李珍分教徐州
喜得家书
治行
归留都寓邸
夜宿行台
永寿行台
题画牛图 其二
途次用王汝洁韵
新乐行台次壁间韵
京兆进春次王汝温韵
次吉甫山居韵奉寄 其一
括苍逢旧门隶迎新守因询准卿起居始知卧疾已久诗以写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