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孙徕

天孙徕

宋代 杨冠卿

珠宫贝阙天女孙,胶轕璇玑纬星辰。
徕游河汉俪於神,神储崧岳生甫申。
胸中文字觑天巧,黼黻帝躬临下民。

诗人杨冠卿的古诗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

宋代 杨冠卿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
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又渔社李先生宠以和篇复用韵

宋代 杨冠卿

南国有秋茱,芳馨袭椒兰。
臞儒山泽间,晨霞却朝餐。
置之红锦囊,荐以黄金盘。
瓶乳下青云,一笑颓玉山。
鸡犬听湛浮,辽鹤将自还。

同张帅出郊客有欲别去者作诗留之

宋代 杨冠卿

元戎小队出郊坰,落絮游丝亦有情。
纵酒欲谋良夜醉。系帆何惜片时程。

归涂春晚

宋代 杨冠卿

点点更筹清夜徂,昏昏乡月琐窗虚。
梦回忽听狂风雨,明日前村花更疏。

秋琴咏

宋代 杨冠卿

岩花月彩浮,井桐露珠滴。
悲秋适有念,拥琴坐西壁。
古音拂朱弦,一倡千虑涤。
无云山雨飞,松风寒淅沥。
鱼龙尽出听,万籁天地寂。

归途用李泉野韵

宋代 杨冠卿

乾坤万古几昏晓,兔走乌飞不暂停。
去日荻花秋索索,归时芳草又青青。

春大阅

宋代 杨冠卿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从,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前调(咏鸳鸯菊、双心而白、秋晚始开)

宋代 杨冠卿

金蕊飘残。江城秋晚,月冷霜寒。一种幽芳,雕冰冷玉,舞凤翔鸾。
悠然静对南山。笑琼沼、鸳飞翠澜。小玉惊呼,太真娇困,俯槛慵看。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宋代 杨冠卿

满院落花春寂。风絮一帘斜日。翠钿晓寒轻,独倚秋千无力。无力。无力。蹙破远山愁碧。

祀明堂

宋代 杨冠卿

总章备物严秋乡,尊祖合同规汶上。
宰臣恭肃相明禋,精意潜交通肸蚃。
殊庭朝荐燎烟升,阴云剥落天日明。
百神骏奔风马下,休嘉协应年谷成。

水调歌头·形胜访淮楚

宋代 杨冠卿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州红楼。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病后暑退

宋代 杨冠卿

宽作迟留计,难期岁月功。
方惊鼠辈舞,未觉马群空。
度暑苏病骨,涉秋悲候虫。
长江二千里,只欠一帆风。

前调(赠维扬夏中玉)

宋代 杨冠卿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功名年少余事,雕鹗几横秋。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採芙蓉词

宋代 杨冠卿

采采芙蓉华,集之以为裳。
自从若耶谿,登于君子堂。
馨香压纫兰,把玩卑琼芳。
佩服古无斁,怀人思沅湘。

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七

宋代 杨冠卿

春秧困深寒,夏穗仍悯雨。书来西江西,赤地扫瓜芋。

墨数食指多,坐羞长袖舞。忧忧米如珠,南山采薇去。

浣溪沙(次韩户侍)

宋代 杨冠卿

银叶香销暑簟清。枕鸳醉倚玉钗横。起来红日醉窗明。
多病情怀无可奈,惜花天气恼余酲。瑶琴谁弄晓莺声。

别郑大用于浔阳

宋代 杨冠卿

子真千载士,流风凛然存。
襟期辈古人,喜见云礽孙。
客里青灯连夜语,痛饮忘形到尔汝。
欣髯一笑倚胡床,浩歌赤壁凌云句。
枫叶荻花秋,送客令人愁。
挽君君不留,今日具扁舟。
我欠盖头茅一把,何时去结鸡豚社。
泽畔行吟醉复醒,共看属玉双飞下。

又示同志

宋代 杨冠卿

寂寂寥寥扬子居,云山相对一床书。
无人载酒问奇字,自把残编时卷编。

蜡梅四绝 其四

宋代 杨冠卿

阿娇厌贮黄金屋,洗尽铅华儿女妆。香魂寒夜伴幽独,青灯相对吟胡床。

水调歌头 其二 赠维扬夏中玉

宋代 杨冠卿

形胜访淮楚,骑鹤到扬州。春风十里帘幕,香霭小红楼。

楼外长江今古,谁是济川舟楫,烟浪拍天浮。喜见紫芝宇,儒雅更风流。

气吞虹,才倚马,烂银钩。功名年少馀事,雕鹗几横秋。

行演丝纶天上,环倚玉皇香案,仙袂揖浮丘。落笔惊风雨,润色焕皇猷。

杨冠卿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1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