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芝佛寺为石潭先生作

芝佛寺为石潭先生作

明代 杨起元

探奇开胜迹,傍屋结精卢。芝现三身佛,龟衔绿字书。

不随僧入定,常怕友来疏。忽契无言处,虚空那得如。

诗人杨起元的古诗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宇宙何廖廓,尘襟未必然。徒希来复后,不悟伏羲前。

默默吾何有,冥冥帝象先。泰然修大定,谁数小乘禅。

拟古诗二十首 其十九

明代 杨起元

友从远方来,遗我尺素书。盥手开素书,书中一字无。

叠书置枕边,梦寐若告予。子欲识子心,子心本空虚。

子能除子心,我来同子居。

送李宇度年丈之南平掌教

明代 杨起元

匣中雄气斗间横,此日天教剑浦行。抱负肯输周造士,衣冠聊对鲁诸生。

九峰郭外光风碧,百角楼头霁月明。绝学正怜君姓李,好将吾道溯延平。

题夏氏象贤图 其一

明代 杨起元

于惟夏氏,爰自伯禹。于其子孙,播越南土。暨入皇明,文儒绳武。

长至宿斋中写怀奉承同署诸君子 其五

明代 杨起元

学术千年事,惟存刹那间。灯花开我席,城鼓报更阑。

炯炯看元化,茫茫识大还。顿超泃沫外,无语忆姚安。

读飞来寺志 其二

明代 杨起元

百云呵护自虞黄,神峡嵯峨接大荒。南尽海门浮日月,北回天阙下鸾凰。

祥光缭绕神仙窟,虹气曣㬈宝玉藏。何日登高还欲赋,金门将进乞归章。

别泗州盱眙两庠师友

明代 杨起元

圣贤道术千年在,丰芑人文二雅存。无说敢当花雨赞,何能不愧雪深门。

辰居北望真无极,泗水东流亦不言。珍重诸贤还久立,莫离当处觅乾坤。

甘紫亭侍御奉命按三吴便道归寿太夫人六十有一

明代 杨起元

骢马驱驰云正飞,翩翩归去觐慈帏。堂前萱草归花甲,郭外南山映绣衣。

西楚已看沾雨泽,东吴行且借霜威。白华之养何如此,独愧能诗束广微。

赠蒋兰居年兄之留都 其三

明代 杨起元

翼翼帝旧畿,神圣启兹土。皇极叙九畴,大明照千古。

赐也知仲尼,学本于文武。乾坤十二会,于今正当午。

群贤慎周旋,幸无忘鼻祖。

送范凝宇太史册封

明代 杨起元

渺渺金城待汉臣,翩翩玉节展周亲。长卿才大倾梁苑,小范名高靖塞尘。

旆转皋兰辞薄暮,车回巴巂度清晨。莫言家庆无多恋,叱驭犹堪过早春。

柰树

明代 杨起元

树下阴如屋,香枝匝地垂。吾侪携酒处,尔柰放花时。

有实儿童摘,无材匠石知。成蹊若桃李,难以并幽姿。

夏至斋宿五言十四韵奉呈膳部杨君仪部骆君

明代 杨起元

皇矣我后土,至哉物资生。仪阳惟静德,配健协时行。

赤道轮初返,金辉魄始生。一阴从此长,万汇驯兹凝。

肃穆钦元祀,端居助圣明。北郊遗鹓列,南礼贰宗卿。

夜宿清魂梦,朝看异雨晴。禽声增寂景,树色露空生。

列宿分星象,含香进俊英。微言穷姤复,惕志励寅清。

月窟为难探,天根岂易升。古人胎教义,大易履霜情。

穆穆观无始,熙熙识有生。心斋如一得,永不堕疑城。

会饯别刘承所出贰重庆 其四

明代 杨起元

圣涯无隔不须航,百姓无疮不可伤。此别丁宁唯一语,直将杯酒赞黄堂。

呈涂及春大尹

明代 杨起元

邑宰迎宾出,因之为省耕。一犁欢雨足,百室俟秋盈。

妹子渐无补,缁衣空复情。阳春如可拟,流韵满舒城。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五

明代 杨起元

竟日披群籍,不为众说喧。问君何能尔,得一斯喧偏。

开卷见吾心,开门见青山。良友时复来,由然相往还。

奇字吾不识,相对常喧言。

别天长徐令

明代 杨起元

城郭何完美,人民自大风。天长三楚尽,地阔五陵通。

入境闻弦诵,何年可即戎。因君问子静,如会浙之东。

和姚西野七十有一韵

明代 杨起元

鹅城城阙自春秋,阅世如翁几白头。洛下耆英媲往哲,清时箸蔡定人谋。

家传柱史声名旧,业绍郎君麟凤洲。料得但怜同辈在,春山无伴可相求。

潞河道中

明代 杨起元

莫嗟八千里,悠悠半载行。但此百里途,已为五日程。

矫首望双阙,霄汉承金茎。魃氛号噫气,雩祭廑皇诚。

五年别金马,咫尺泥艅舲。安此浅涩途,以抑躁进情。

但愿桑林泽,及时济黎氓。

豫章朱山李敬父早得悟于明德夫子之门今六十馀矣出游金陵却还旧隐 ...

明代 杨起元

圣代山林有此儒,不由文字契诗书。早参龙象向谁并,晚入芙蓉独自居。

慧眼双开金不着,刚肠一付铁难如。他年肯比庞居士,祇有榛阴八里馀。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二

明代 杨起元

古人顺天命,采蕨登西山。善恶疑报施,史氏轻立言。

不患节不高,患不见吾天。求仁而得仁,圣训谁其传。

杨起元

杨起元

(1547—1599)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16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