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慎
梁王阁榭水中央,乌鹊双星带五潢。跨海虹桥三十里,广寒宫殿夜飘香。
浣溪沙 雪中,萧东淳自安宁至,二姬自滇来,小饮成醉
雪里佳人特地来。红裙翠袖小弓鞋。杨花飞处牡丹开。
佛氏解为银世界,仙家幻作玉楼台。王猷访戴棹休回。
木兰花 其二
枝头百舌塞犹噤。病起心情无赖甚。乍看南浦月名娟,记得东园花姓沈。
枕肱不枕鸳鸯枕。倚醉偎人偏越恁。如今憔悴背花眠,只有余香留燕寝。
木兰花 其三
晓寒倦倚相思枕。丝雨织愁愁欲稔。绿杨桥畔觅谁家,油愁香车迎阿沈。
莫教错送回文锦。密地重将青鸟审。流萤庭户嫩凉天,月许再圆花再品。
归田四咏为宪副卞苏溪赋
城阙软红尘远,林蛮空翠岚深。丁丁鸟惊斧重,霏霏雪压担沉。
沙明东郭履迹,谷响南华足音。归去自换村酒,不须解却貂金。
海源寺
海眼藏双树,峰头压百寻。灵钧游未远,不见石为林。
浣溪沙 其一 游感通寺赠冰壶
病起思乡太剧愁。荒城无地可登楼。仙人要我感通游。
绿水似环萦岛屿,白云如带绕林丘。凉风先借一分秋。
塞垣瑞鹧鸪 檃括唐诗以补唐曲
秦时明月玉弓悬。汉塞黄河锦带连。都护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甘泉。
莺闺燕阁年三五,马邑龙堆路十千。谁起东山安石卧,为君谭笑静烽烟。
盘江渡
庄蹻牂柯楚地,博望乘槎汉年。一壑云涛洚洞,两岸石磴勾连。
树锋夕声灵籁,草际朝岚暮烟。倦策萧萧羸马,愁看站站飞鸢。
滇海竹枝词 其一
罗汉孤峰祇树林,梁王辇道海中心。海垠青青堪牧马,海眼只今无处寻。
三阁词 其二
夜签声断灿朝霞,翡翠三千拥丽华。舞罢前溪明月下,白门杨柳起藏鸦。
南歌子八首 其七
丝品娟娟玉,钗梁灼灼花。妙语似雏鸦。有心来恼我,莫应他。
鹧鸪天 其二 寿张月坞
绿粉名园暑燕开。池红水碧两徘徊。竹西仙叟藏春坞,莲北诗人半月台。
三凤兆,八龙才。不论燕桂与王槐。丹霞夹月华星出,长照金樽映宝罍。
赠张生一鹏归涪江并柬太宰松泉夏公
嘉君新自涪州至,袖有松泉经岁字。江潭憔悴采离骚,丘壑风流闲启事。
西窗剪烛话巴山,空谷跫音一解颜。何日陶潜三径就,追随范蠡五湖间。
狼山凯歌 其九
三军喜气失严冬,万里中原罢战锋。甲帐筹功星两两,午门传捷日彤彤。
题渔娃图
碧玉声沉
海估行 其一
海估帆乘锦浪飞,绡宫夜取万珠玑。翻身惊起蛟龙睡,血污清泠竟不归。
菩萨蛮 楚雄春归
来来去去无千里。屏风万叠青山里。流水赛流霞。桃花夹杏花。
芜平芳草短。一望春如剪。回磴是回程。莺声报一声。
鹧鸪天 落叶
袅袅西风锦树新。一年芳景属流尘。莫辞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煖过春。
蒲柳岸,柙枫津。琅玕摧折感离人。天津休问题红怨,香阁回文翠黛颦。
送江景熙
西陆戒严两,东溟理仙舻。征■摇孟渚,行阕动吴觎。
山川成异地,岐路感分衢。云中翔乘雁,汀际隐双凫。
林枫夕响振,篱蘠霜艳敷。蹉跎良游阻,荏苒芳节徂。
晨风方发发,晚露已涂涂。行矣旷音息,因之重踟蹰。
卜云林篇 其六
处雄虹兮标颠。玉树青葱际天。口诵石室苔篇。坐饮金膏冷泉。
烱如龙汉初年。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鹧鸪天 斗山陂遇雪
荅段德夫水部 其三
菩萨蛮 大理普宁寺中秋
南歌子八首 其六
续百一诗 其四
后河激歌 其二
春三月四日仰山余尹招游疏江亭观新修都江堰
浣溪沙 其一 高峣晚晴招简西峃
苔矶费生画屏歌
南乡子 廿一史弹词第二段说三代开场词
贵竹杂咏 其五
紫杉行
江城梅花引 其二 易门小饮
狼山凯歌 其六
送曾东石
蝶恋花 其二
伏枕行赠严应阶
太史萧宗乐半间园八咏
送陈德润还茂州 其二
捣衣杵
新曲古意
捣练子 其四 伤乱
河桥篇寄用贞懋昭
蔬食
敞唐六言
唐多令 中秋与夺客泛舟
卧月引为钱节夫赋
满江红 咏菊,效稼轩词论体
狼山凯歌 其七
江陵别内
一剪梅 其二 北岩寺酒阑书感
阻风曲罐子矶作 其三
赠钱少容佥事
渔家傲 其二 滇南月节
满庭芳 感通寺赠承道玄、杨伯清
西江月 其三
临江仙 其二
冷节
存殁绝句 其七 刘汝楫
冰雪封途马蹄踏之铿然有声
七盘劳歌 其四
于中好 元宵后独酌
鹧鸪天 其二 雨中留杨戣琴士饮
一七令 其四
寄承冰壶
汎舟昆江
渔家傲 其十一 滇南月节
冬晴三章寄彭幸庵 其三
林子瑞相迎至归化寺丘鸿夫杨元达继至六言
玉台体 其一
渡黄河 其一
西江月 廿一史弹词第二段说三代下场词
学樊圃
西江月 廿一史弹词第四段说三分两晋开场下场词二首 其二
为唐池南题秋江远眺图
观三塔寺龙女花
望江南 其七
赠沐锦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