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早从诸彦侍明光,此日重登世爵堂。白发尚堪陪宴饮,清时谁不羡鹓行。
门前柳亸春城色,座上花分御苑香。欣遇圣朝容献纳,共将尧舜事吾皇。
闻东西之警
江湖老泪流,二月忽高秋。每虑东西乱,不知早晚休。
雪深狐外岭,云黑蜃边楼。廊庙群公在,应分圣主忧。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其二
一自潞河别,几看秋草生。哭君无限泪,不是世人情。
九日忆亡弟岩
自汝弃予后,出门益觉难。无人陪笑语,对酒独悲酸。
荆树霜中老,鹡鸰原上寒。茱萸虽满把,含泪不能看。
赠王汝遵
多君早岁厌簪缨,独跨青骡海上行。见说移家来马谷,复闻访道入蓬瀛。
逢人怕问尚书裔,卖药还留宰相名。不为老夫今抱病,城中谁得见先生。
游王母宫四首 其二
草色泉声向晚多,故宫犹嵌碧山阿。门前飒飒松风起,似听当年黄竹歌。
七十二君封禅处桃花谷口几残碑独传李白诗魂在海日长看夜半时 其 ...
太华岧峣第一峰,陈抟仙后有遗踪。何年去访高眼处,万里青天跨白龙。
重过马谷山村
山村重到日,风景益堪亲。家远惟宜病,境幽岂避人。
云开山洞晓,水漫九河春。投老此中得,当年枉问津。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三
前后悲身世,于今记得曾。年光何鼎鼎,人意尚棱棱。
白日依檐转,昏星傍溜澄。惟应招总印,共此阅传灯。
祁县赠阎漫川同年
吾兄乃达者,早岁向烟萝。世事今如此,浮名竟若何。
人来光水少,田傍帻山多。醉后惟高枕,不闻种豆歌。
戏题草屋三首 其二
土壁须臾就,柴扉容易开。海乡乏木石,栋宇借蒿莱。
尚恐秋风妒,应无燕雀来。平生怀栗里,八九亦多哉。
詶纪山见寄韵
别离二十载,书到见交情。始信山居好,益怜诗韵清。
花开宋玉宅,云抱楚王城。何处思君切,秋高古北平。
王义镇用麦饭
我过王义镇,白日掩柴荆。飒飒风沙起,凄凄鸟雀鸣。
馆人供麦饭,黯色似藜羹。正此忧民瘼,一餐无限情。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二
万壑萦回一草亭,溪云漠漠山青青。主人何处寻芝术,留得松声与客听。
临城逢贾少尹
下邑均田日,高才众所推。岂期淮泗上,复见凤鸾姿。
海运终难讲,河漕要众思。君家三策在,定不负明时。
沙涧驿逢刘参戎
风尘满目塞门间,愧我书生鬓欲斑。为问干戈何日定,不知江海几人还。
河声暮绕沙边驿,雪色晴看天外山。全仗将军能破敌,莫令匹马近三关。
戊戌冬日送王医北游
京国别多日,故乡重会时。青囊术益妙,白社许相随。
鲸海波涛在,人寰岁月驰。那堪又北去,风雪正离离。
出京别诸公
春日去都门,河桥气色温。为因乞骸骨,宁不恋君恩。
白首家千里,红亭酒几尊。治平诸老在,深足慰离魂。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
有子今为门下省,羡公犹是黑头时。鹤姿已卜仙人寿,鸾诰新蒙圣主知。
家近函关多紫气,地连嵩岳长灵芝。曾观奉使琉球录,天报忠臣良在兹。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 其二
恋恋不能别,乃至旷野中。衔杯各惆怅,日暮生悲风。
悲风捲蓬草,一西还一东。尘世多变态,后会安可同。
携手望云衢,愧彼双飞鸿。
寄吕山人用韵
残冬仍寄食,念尔老无家。迹尚如飘梗,情多似乱麻。
绨袍谁见赠,鲁酒自应赊。闻作王门客,笔头想梦花。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雨中和张山人怀归越中
读谢叠山传
登新兴里黄台
乡试场屋中作
汾州赠孔文谷先生二首 其一
秋日送华空尘还章丘
谒武安君庙
再过观音堂赠老尼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一
东关寺牡丹
送孙司训之任良乡学谕
家居次吕山人
答客问亦山园次韵
寄平定李给事
赠李广文移居兼呈王宋二丈
走笔和王同野韵
阅武二首 其一
题沧洲卷送张子还越中
秋日饮王计部拟兰亭次韵二首 其二
送王广文宗之使京回还宁海其弟正之皆有文名用前韵
吊土木
听黄鹂
题王宪长龙池图
秋园杂兴 其六
题舍弟二川卷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四 参政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三
五岳各赋一绝
越中三高士饮王左史庄赠此
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
送杨小竹兵备昌平
伤杏花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 其四 三里村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一
村中逢老人二绝句 其二
答王少参见怀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二
丁卯桥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九
臈月问村家求杏栽
过兖府遇贤宗中立
寄四明张公子
柏林寺别王计部寺即李晋王葬所
醉卧读高苏门诗
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诗赋此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和吕山人醉蝶吟
题介休王医杏林卷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四
九日同吕山人登览旷亭
春日行广灵山中
死别离 其二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一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四
望箕山怀许由
谒长陵
忆东霞鍊师二首 其二
送汪山人游山海
先大夫曾署大沽河过此有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