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九河风色不胜秋,多病怜君上去舟。明岁春时还念我,桃花深处半间楼。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四
自昔闻兵火,伤心在目前。生存犹堕泪,死去益堪怜。
城垒酸风日,干戈积岁年。请缨还我辈,悔祸是皇天。
戏题草屋三首 其三
茅茨高几许,所愿避风寒。雅称蓬为户,偏宜竹作冠。
自甘刍狗弃,人以卧龙看。深感谷峰老,为予赋考槃。
赠孟仲传
声名早已动三台,河朔风流自异才。讲道忽惊兼孔墨,论交不说似陈雷。
百年湖海占星聚,五月葵榴对酒开。别后思君何处切,暮云春树隔蓬莱。
答王少参见怀
我岂扬云侣,君同王粲贤。愤时应仗酒,投老是何年。
扰扰干戈地,凄凄雨雪天。不堪客舍里,独诵鸟鸣篇。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一
箕踞科头烟雾间,百年生计是青山。陶诗和罢无人见,落日苍松一鹤还。
望崆峒山
鼎湖龙去几千载,闻说轩辕尚有祠。春草应荒问道处,晓烟犹似炼丹时。
谁登绝巘寻玄鹤,我梦阴崖采紫芝。若使长生真可得,山中早拜广成师。
家居次吕山人
罢官真是迟,多病老来时。难抱灌花瓮,空临洗砚池。
闭门春草长,伏枕隙驹驰。潦倒不堪用,非君孰我知。
雪后见树凇二首
未到春风里,忽惊树树花。寒光凝涧壑,野气乱烟霞。
远路归樵子,何枝栖暮鸦。伫看消曙色,错认是瑶华。
送孙司训之任良乡学谕
几载借荒城,为师独有名。那堪驱瘦马,犹自恋诸生。
月上芦沟白,风传黍谷清。莫言官尚冷,已得近神京。
憩怀来仰止亭次赵中丞韵
边城寥落战尘馀,直北犹传箭上书。那有勋名驰异域,每因花鸟忆閒居。
桑乾水绕重关外,灰岭山青六月初。未必此时少颇牧,白头安用鲁中儒。
送文冈诗予有青琐几年还入梦苍生此日转多情之句受庵周公许不吃力 ...
闭户吟诗十几年,浑无一句向人传。如何四海周公瑾,独取骊歌第二联。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三
青鸟已无白鸟来,汉皇空筑集灵台。祗因王母曾临处,一树山桃对客开。
秋园杂兴 其四
今年大雨水,家住九河边。不虑贫无食,翻思买钓船。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闻君已解任,投老向青齐。结屋长山北,买田渤海西。
花应栽满径,药想种成畦。处处堪行乐,春来酒自携。
戏呈王司寇李少司徒二诗豪
两贤真是阨人哉,搜尽枯肠诗又来。笑我已输三舍地,推君并上百寻台。
清新如此能无法,敏捷应知别有才。暂乞骚坛罢旗鼓,燕山春到万花开。
次韵答于谷山宗伯见怀四首 其四
莫理城南汶水船,于今诸塞起狼烟。已知宵旰劳明主,不记仙曹侍从年。
再过观音堂赠老尼
野店南来古佛堂,旧游回首几星霜。不知别后参何法,枯木寒岩带夕阳。
诞日寓回河寺兼赠慧上人
回头身世叹尘埋,古寺暝投济水涯。乍入山门暝旧到,才逢老衲意相谐。
惭予年过北溟望,羡汝法宗南岳怀。初度客中念慈母,佛前愿施八关斋。
五月廿七为诞陶儿日时寓都门听覆试念之作此
两年诞汝日,皆在客途间。正属炎蒸候,其如游子颜。
科名是何物,天性自相关。从此堪偕隐,云深马谷山。
初春卧病答喻明府韵
玄英岁云谢,缠绵仍负痾。百龄今已半,日月谅无多。
心含万古愁,岂不滑其和。春来散情性,徙倚眄庭柯。
贤愚会有极,孰如冥运何。开门得琼藻,慷慨一悲歌。
道丧昔已然,不必问蹉跎。秪当饮美酒,莫使岁华过。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伤杏花
奉命祭霍山六韵
述征二首
春日病目柬群公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其二
环县早行
秋雨宿长安岭
夏日送王学博之颍
游王母宫四首 其四
游善卷洞
海乡闻雁
游王母宫四首 其二
九日同吕山人登览旷亭
乱后经小石寺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一
题明宗真儒卷六韵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四
寄董佥宪閒居二首 其二
同罗近溪先生夜坐
王义镇用麦饭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十
过旧游
题王宪长龙池图
柏林寺别王计部寺即李晋王葬所
秋园杂兴 其九
过存上人墓
答温中丞见寄
邀诸学博赏菊
送汪山人游山海
送董司训茂卿之任高平大父曾为邑令有生祠
读谢叠山传
宿回龙观
将赴上谷留别纪山二首 其二
过十八盘山
平定李侍御应时予之同年友也曾视予病感之寄此
雪夜晋邸赏红梅和孟卫源方伯韵
闻东西之警
延生来谒因善篆画各赠一绝 其二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二
谒长陵
出京别诸公
酬刘二府过岭园刘宣府人有高才以非科甲故有末句
繁畤县逢林野桥户部
秋园杂兴 其七
阅武二首 其二
忻州雨夜
中秋岭园对月
送王广文宗之使京回还宁海其弟正之皆有文名用前韵
过冷泉关次韵
秋园杂兴 其五
送董三同献春秋补传不遇还越中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寄讯纪山
春日南墅宴集
送黎乐溪宪副转甘肃太仆二首 其二
送杨小竹兵备昌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