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吾兄乃达者,早岁向烟萝。世事今如此,浮名竟若何。
人来光水少,田傍帻山多。醉后惟高枕,不闻种豆歌。
七十二君封禅处桃花谷口几残碑独传李白诗魂在海日长看夜半时 其 ...
太华岧峣第一峰,陈抟仙后有遗踪。何年去访高眼处,万里青天跨白龙。
秋日同程张二丈登太原西城楼得天字
楼高秋色倍堪怜,共倚危栏夕照边。几处河山征战后,百年怀抱酒尊前。
潇潇木落汾西地,黯黯云愁冀北天。此日吾侪同眺望,吟成梁甫各悽然。
宿凌云寺二绝句 其一
系马夕阳边,山僧讶客至。门开古殿秋,云是凌云寺。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三
琴尊虚槛里,独坐有高人。月映桐花夕,风归柳叶春。
经顺圣川
野旷行人断,风高戍鼓鸣。青山邻巨敌,白日闭孤城。
戎马千年地,江湖万里情。不堪征战后,极目一沾缨。
送任计部之广川
别我仍留书一函,分司何在广川南。才抡粉署应非偶,恩向明时已再衔。
满地九河多禹迹,开轩万里尽吴帆。看君到处无言意,事业终当拟毕諴。
初春卧病答喻明府韵
玄英岁云谢,缠绵仍负痾。百龄今已半,日月谅无多。
心含万古愁,岂不滑其和。春来散情性,徙倚眄庭柯。
贤愚会有极,孰如冥运何。开门得琼藻,慷慨一悲歌。
道丧昔已然,不必问蹉跎。秪当饮美酒,莫使岁华过。
读友问集
独把一编坐,门前双鸟喧。春风来几日,草木倏以蕃。
因兹悟至理,兀兀欲忘言。
冬日喜韩纪善过访
叹尔王门客,长裾未著身。游梁终授简,访戴愧非人。
雪散遥林色,杯倾大海滨。不须论出处,南北正风尘。
戏题草屋三首 其二
土壁须臾就,柴扉容易开。海乡乏木石,栋宇借蒿莱。
尚恐秋风妒,应无燕雀来。平生怀栗里,八九亦多哉。
偶题渔樵图各一首示知己者 其二
不断终南路,难辞金马门。去留两未得,俯仰愧乾坤。
谒武安君庙
岭过飞狐春不到,峰当回雁雪仍残。独怜千古防边处,庙貌森然祀武安。
王少尹祈雨有应
四月荒田苦未耕,谁从穷海问苍生。祗因少尹心如水,遂有甘霖夜满城。
堪笑阴阳虚纵闭,岂知天地自和平。请君明日南郊望,遍野农歌杂颂声。
丁卯桥
愧我尘埃客,两过丁卯桥。徘徊醉吟处,碧树自萧萧。
静海逢炒米店旧主人甲辰下第曾饭其家
萧条野店大河滨,三十年前旧主人。今日相逢无限意,一裘犹记苦风尘。
喜吕二山人中父见访
客自越中来,沧江访逸叟。念别倏经年,新诗得几首。
嗟君衣上尘,笑我门前柳。世事多翻覆,各掩谈天口。
留君且莫行,床头有黍酒。
初至海上时有倭警
一气混茫白画阴,不知大块有高深。潮酣真惧初来客,岁暮空怀远望心。
日隐蛮墟将万里,烟生蜃岛忽千寻。于今圣主当中国,海若天吴莫浪侵。
游善卷洞
五月吾来此,洞中凉似秋。问僧拓石刻,携去记曾游。
过环绿窝
诗魂何处草萋萋,环绿窝中路已迷。黄鸟不知春寂寞,夕阳犹绕树头啼。
述怀四首 其一
自幼习耕钓,足迹不离村。长览农桑书,亦窥道德言。
秪以家贫故,始驱南北辕。驽马多颠踬,末路怯腾鶱。
去就不自决,其如负国恩。上书解簪组,吾将返故园。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赠董光禄双寿七十
衰年苦寒暑赖此二物相陪戏各为一绝聊以遣怀非叹老也 其二 竹夫 ...
游大慧寺同李行人熹任计部铠罗廷评节汪山人渊赋
过野寺忆范沾南宪长
送文冈诗予有青琐几年还入梦苍生此日转多情之句受庵周公许不吃力 ...
闻王柳滨谪楚中二首
过存上人墓
谒长陵
平定元宵无月
题王宪长龙池图
诞日寓普明寺谒毗卢佛
九日同吕山人登览旷亭
送黎乐溪宪副转甘肃太仆二首 其二
雪后见树凇二首
月夜至山园
秋日同孙参戎登阳和城楼
病中曹子见过
井陉道中苦暑 其二
曹学宪书斋谈诗次孟方伯韵
闻陆太宰南还六韵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九
不遇贤宗务老诗以言情
题明宗真儒卷六韵
祁县赠阎漫川同年
过青蒿镇
认和尚号一庵诗以代偈
村中大雪
宴集惠安伯宅呈省中旧僚
游王母宫四首 其一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二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四 参政
沙涧驿逢刘参戎
繁畤县逢林野桥户部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一
戏题草屋三首 其三
春日病目柬群公
戊戌三月柬从弟伯巩
送吕山人往邯郸谒吕祖祠
暮秋醉过阳信诸君子别墅各留绝句以代面谈 其二 东沙
过旧游
秋园杂兴 其二
题旧沧州主人壁
送王太仆之任滁州
题松溪书屋四首 其四
宿穆陵关效杜荀鹤体
初至雁门谒闵中丞
偏关北望
送李□恭司训藁城与槐南正庵相近
送郭参将振赴淮阳总戎二首 其二
游王母宫四首 其四
题武进杨鹅山写真障子其子为锦衣
秋园杂兴 其七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一
重过马谷山村
出京别诸公
寄讯纪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