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巍
边马南侵日,銮舆北狩辰。当年谁护跸,万乘独蒙尘。
社稷忧危极,乾坤战斗频。运衰凭贵倖,事往忆忠臣。
故垒青山绕,平芜白骨新。天阴啼鬼处,犹自感行人。
题明宗真儒卷六韵
溯系唐尧后,分茅太岳东。贵无叔世态,雅有哲王风。
翰墨龙文绕,笙竽凤曲同。谈诗宗汉魏,讲道入鸿濛。
地近蓬莱阁,客迎碣石宫。愿言翊圣主,天禄共无穷。
尧陵
寒云漠漠树苍苍,晋国山河几夕阳。独有荒陵平水上,行人犹解拜陶唐。
赴南都登太岳二首 其一
驻马登东岳,凭高辨四溟。始知人世小,不断此山青。
楼阁秋孤出,川原昼杳冥。将寻孙复隐,忽忘有严程。
题同官孟女祠效胡曾体
烈女山头还有庙,秦人塞上已无城。经过莫听漆河水,犹似当年号哭声。
秋日同孙参戎登阳和城楼
清秋白日映山川,远景平临古塞前。自得将军无战斗,不妨客子有诗篇。
霜凝锦绣滩中树,风落琮琤石上泉。莫向燕南频极目,故园迢递海云边。
秋日送华空尘还章丘
高秋红叶映柴关,几夜论诗杯酒间。别去故园明日是,寒花开遍女郎山。
石州陷后作四首 其四
自昔闻兵火,伤心在目前。生存犹堕泪,死去益堪怜。
城垒酸风日,干戈积岁年。请缨还我辈,悔祸是皇天。
戊戌三月柬从弟伯巩
此日桃花恰正开,携壶去赏且徘徊。春风应解阿兄意,愁听哭声满路来。
送陶生还会稽二绝句 其一
问君那忍别吾庐,为忆兰亭有旧居。尘世变迁难自料,茂林脩竹近何如。
送黎乐溪宪副转甘肃太仆二首 其二
帷幄运筹者,翻令在牧刍。忧时双鬓短,去路一琴孤。
已振兰台纪,应蕃沙苑驹。谁云閒散地,麟阁伫新图。
春日饮董氏昆仲园
城南十里尽桑麻,春色谁如董奉家。况是白头兄弟在,移尊偏向紫荆花。
秋日閒居三首 其一
笑我起居处,寥寥一竹床。长贫谙性命,多病识行藏。
地与红尘远,秋怜白日凉。山僧久不至,木落井西堂。
送李□恭司训藁城与槐南正庵相近
文成倚马几人看,老作中山学校官。但继弓裘中世业,宁辞风雨一毡寒。
西堂可遂联床约,缩地应追益友欢。莫向尘埃羡炎热,折腰为吏古来难。
寄送曹学宪之任江西参政
明时薇省重词臣,南望章江兴转新。天上彩云随去鹢,域中庐岳待高人。
滕王阁敞千峰晓,徐孺亭孤万木春。独恨支离荒塞北,未知何日挹清尘。
戏题草屋三首 其三
茅茨高几许,所愿避风寒。雅称蓬为户,偏宜竹作冠。
自甘刍狗弃,人以卧龙看。深感谷峰老,为予赋考槃。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二
逸思驾天风,飘飖出半空。山川云日里,楼阁画图中。
洞隐千年鹿,潭飞万里鸿。平生慕仙迹,此地即崆峒。
述怀四首 其一
自幼习耕钓,足迹不离村。长览农桑书,亦窥道德言。
秪以家贫故,始驱南北辕。驽马多颠踬,末路怯腾鶱。
去就不自决,其如负国恩。上书解簪组,吾将返故园。
和周明府
自分明时老一丘,况逢茂宰更何愁。怪来酒醉西园夜,犹向灯前梦九州。
送许广文还易州兼寄张北冈万育吾
堪悲吾道已蹉跎,回首燕山限九河。海上人思安定学,客中谁听渐离歌。
关门此日风尘少,易水长年雨雪多。若见两豪凭问讯,谈兵壮志复如何。
春斋漫兴
远地无人到,春风忆故林。傍檐独鸟啭,积雨众芳深。
中散琴为侣,山公酒是心。欲骑黄鹄去,万里孰能寻。
杨巍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334篇诗文
敏上人坐禅诗以嘲之 其二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其九
死别离 其二
谒长陵
送赵郎中之任保宁
和王侍御自沁州见寄兼送还朝二首
过灵石淮阴侯祠
偶题渔樵图各一首示知己者 其二
生老病死佛家以为四苦宋人又借此以诮权贵今反之为四绝句焉 其二
宿凌云寺二绝句 其二
送文冈诗予有青琐几年还入梦苍生此日转多情之句受庵周公许不吃力 ...
秋园杂兴 其五
同舒司寇登城西真如寺塔
闻喜公署言怀
初至海上时有倭警
赠吕山人剑
送高少尹还章丘时雪中过访
不遇贤宗务老诗以言情
题舍弟二川卷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三
醉中放歌
苦寒行沁州山中作
雁门述怀詶徐王杨三君子 其四
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
平定李侍御应时予之同年友也曾视予病感之寄此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四
重过马谷山村
述征二首
冬日喜韩纪善过访
邀诸学博赏菊
送唐新洲大参转闽中总宪
醉卧读高苏门诗
过兖府遇贤宗中立
戊戌冬日送王医北游
山中见野菊
九日忆亡弟岩
送任计部之广川
嘲儒
送程大参入贺
初至雁门谒闵中丞
秋园杂兴 其八
临城逢贾少尹
宿穆陵关效杜荀鹤体
过鸡鸣山忆王少参
雪后见树凇二首
游王母宫四首 其四
忆老母
喜吕二山人中父见访
秋园杂兴 其十一
和吕山人病酒
柬张前溪大参
寄讯纪山
同王少参游清虚观四首 其四
孤山独秀
过无棣旧城
秋园杂兴 其四
夏日读吕山人甲子稿
永寿道中
游善卷洞
井陉道中苦暑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