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八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八

宋代 李之仪

须知官职为他人,老去何妨可问津。宾客欢娱童仆饱,到头活计定谁亲。

诗人李之仪的古诗

自作传神赞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时雌时雄,时白时黑。不是徐翁异身,又非丰干指出。

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浮沈于物,而不胶于物者也。

简刘君秉

宋代 李之仪

刘郎本是风尘外,画舸新从越上来。闻说露芽如爪活,更多溪楮截肪开。

雪消鼎面声频涌,鹅转池心首屡回。洗涤睡魔临二景,敢辞瓦砾换琼瑰。

好事近(再和)

宋代 李之仪

上尽玉梯云,还见一番佳节。惆怅旧时行处,把青青轻折。
倚阑人醉欲黄昏,飞鸟望中灭。天面碧琉璃上,印弯弯新月。

石蟹

宋代 李之仪

泉泓石蟹如乌头,一种为类太微生。此地逢君宜见假,才方入手便横行。

俞清老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生涯真断梗,身世委虚舟。直欲超千劫,都将付一沤。

纵横无滞碍,游戏任沈浮。报尽随缘去,聊从一笑休。

宋代 李之仪

高步毗卢顶上身,旋开窗牖外风尘。石菖蒲是从来友,龙焙茶为近日亲。

不见同行木上座,常留伴睡竹夫人。艰难历尽无馀事,问佛方知有此因。

李伯时画马赞

宋代 李之仪

饮不以鼻,投不以趾。虽梦亦然,理自应尔。吾师东坡,尝有是语。

天机所同,惟伯时父。东坡形容,伯时位置。曹韩少陵,俱落第二。

吾私淑诸,限隔九泉。笔头落处,几至潸然。

试陈瞻

宋代 李之仪

卧听风声坐见山,此生长寄有无间。等閒撇起能知病,莫厌萧萧雪满颜。

得琏老庄僧书所报周悉且速东归既愧其勤因述书语为谢仍约官满就见

宋代 李之仪

故人书报新种畦,东皋豆麦稻水西。更添庄屋成两脱,筑出涌路排沙泥。

柳插千本竹万个,鸡豚母子群相携。又倚前冈辟场圃,更下南泊来凫鹥。

两年课役已似此,数岁渐可如山溪。吾师报地适我与,胸中莹彻真琉璃。

一钱不敢力为尽,只得一饭仍鸡栖。我惭汩没落陷阱,眼前差路知几蹊。

缅怀吾邦归未得,书来未读先酸悽。本无去来强絷缚,亦非颠倒随倾挤。

万众过眼即他物,列鼎既饱均朝齑。明年定作一村老,非施委曲谁刀圭。

和子椿七夕

宋代 李之仪

何用封侯曲似钩,且将肤寸等岑楼。佳时未用倾河鼓,爽气先期胜蓐收。

月影正迷千古恨,雨声还助五更愁。王孙赏咏元无敌,又见诗中第一流。

自褒禅寺东转将过大乘路中

宋代 李之仪

不觉离家二十日,山林城市恣延缘。定因曾作和州客,长见鸡笼在眼前。

送郎祖仁罢九江税省亲仙源

宋代 李之仪

石磴萦纡行一发,下见沧溟涌初月。不应佳气无所归,十载声名蔼吴越。

香炉峰下新解官,疋马又过桑麻间。知有秦人篆字否,不妨高处小尘寰。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七

宋代 李之仪

初见今年报信花,定从清浅缀横斜。无言对我应惆怅,不复当时处士家。

寄耀州毕九

宋代 李之仪

造物于我终何功,寓一宇宙一粟同。由粟而一则可物,自一而我如飘风。

我初与子未束发,长我一岁今皆翁。间关世故忧愁集,悔不相向但盲聋。

迩来梦寐亦惊噩,无异船鼓挝鼕鼕。逢场作戏固聊尔,随缘应责畴能充。

边城氛埃蔽天赤,春物岂暇寻青红。颇知别乘甚相得,共玩双翠临雕笼。

酒阑起舞屡脱帽,笑指落月如悬铜。何当容我作鼎足,未易归马催匆匆。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 其八

宋代 李之仪

朝从空儋出,莫逐赪颜归。既谢爨无烟,此外将何为。

堂堂十六年,子孙反无依。莫作如是见,随遇聊差池。

邂逅故人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已将身世等浮云,又向江边得故人。数日暝寒埋雪意,一番佳境为时新。

村醅淡薄聊资笑,洞户深閒自有春。已幸邻封同寄老,却应风月费精神。

正上人求书

宋代 李之仪

火灭窗晴冷似冰,随时活计自脩行。客来若问真消息,只有观音自證明。

柏台自述四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钻龟打瓦不曾休,金注昏人岂自由。谁谓纯诚无感格,会逢公议报私雠。

寄题子椿野轩

宋代 李之仪

江山秀气表吾人,辇下开轩得趣新。不拟旧游离几席,常令每况隔埃尘。

客来谈笑无非楚,纸上文章近过秦。分我一枝频见约,乘槎行欲问通津。

初得马骑

宋代 李之仪

有两龙驹慰陆沈,四年河海每关心。今朝款段聊乘兴,矍铄犹堪寄好音。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6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