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三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三

宋代 李之仪

弄蕊攀条日几回,依稀长记雪中开。尘埃满袂家山远,底事多情拂眼来。

诗人李之仪的古诗

学书十绝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帘波不动地无尘,久与相亲燕雀驯。似怪衰翁长静坐,时时回眼辄疑人。

罢官后稍谢宾客十绝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旋营香火拂尘埃,市井声传隐隐雷。顿觉林泉归已晚,姑从閒处看花开。

秦太虚寄书云想君在毗陵广坐中白眼望青天也因录此语为寄兼简诸君

宋代 李之仪

白眼望青天,我乃厌多酒。秦郎才语新,高低秀蜀柳。

春风昨夜来,传书自江口。固为愁水光,物物惭我丑。

归程无日多,僧窗不惊帚。投怀二三子,自许口不朽。

笑言忌有累,盏斝来所有。莫问夜如何,为君专一斗。

四时词拟徐陵用今体次东坡旧韵 春

宋代 李之仪

红绿枝头自开落,薄日低云天一幕。可堪困绪尚眠蚕,未拟欢心随破萼。

宝环半脱畏侵肌,百刻萦香竟属谁。旋制称衣宫样窄,慵看架上去年衣。

浪淘沙(琴)

宋代 李之仪

霞卷与云舒。月淡星疏。摩徽转轸不曾虚。弹到当时留意处,谁是相如。
魂断酒家垆。路隔云衢。舞鸾镜里早妆初。拟学画眉张内史,略借工夫。

陈氏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白首严冰雪,清风逼里闾。空残贝叶偈,不见锦囊书。

表表名终在,诜诜庆有馀。会如华夏约,他日看高车。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十五

宋代 李之仪

转午风休陡觉来,绵衣脱尽旋开轩。乍寒乍热难调御,厚薄随时体自安。

江神子·今宵莫惜醉颜红

宋代 李之仪

今宵莫惜醉颜红,
十分中,
且从容。
须信欢情,
回首似旋风。
从落天涯头白也,
难得是,
再相逢。

十年南北感征鸿,
恨应同,
苦重重。
休把愁怀,
容易便书空。
只有琴樽堪寄老,
除此外,
尽蒿蓬。

次韵李方叔宋镇立秋五绝 其五

宋代 李之仪

南北区区浪自催,不妨随遇且徘徊。鲈鱼白酒何须得,一醉端从好句来。

复次韵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幕府风流旧泛莲,裔孙家世掩青钱。别开眼界霞争烂,分得秋光菊未鲜。

灯阵有心欺醉帽,珠盘何日泻归船。锦囊示我锵金句,空愧巴吟缀后篇。

采石二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鸡笼山下是和州,隔岸闻呼见点头。不见东归夜郎客,锦袍谁共醉扁舟。

蓦山溪(北观避暑次明叔韵)

宋代 李之仪

金柔火老,欲避几无地。谁借一檐风,锁幽香、愔愔清邃。瑶一珠砌,如膜遇金篦,流水外,落花前,岂是人能致。
擘麟泛玉,笑语皆真类。惆怅月边人,驾云軿、何方适意。么弦咽处,空感旧时声,兰易歇,恨偏长,魂断成何事。

晚雨寄泾州刘晦叔

宋代 李之仪

晚来又有数点雨,声入乡人拭泪中。渐喜浓云初蔽日,只拭深夜却回风。

闵怜焦槁非无意,祈祷精虔信有功。闻不茹荤几两月,使君忧乐与民同。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立玉无因再倚,坐荆偶此同班。老去谁开东阁,朝来空对西山。

竹鹤

宋代 李之仪

瘦玉萧疏触处宜,仙风一霎散霜威。未应舞罢排云去,更看丹砂理雪衣。

无题三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邂逅俱青眼,招携愧白头。穿林犹畏日,坐石忽惊秋。

不作崎岖倦,几成汗漫游。临分怀杜老,月涌大江流。

故人李世南画秋山林木平远三首和韵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晚烟拂拂聚无痕,瘦骨棱棱见彻根。细路萦纡饥马疾,举头新月是前村。

雪峰真赞

宋代 李之仪

衮毬输了一只脚,答语失了一只眼。却将两只杀人手,不妨捞虾只摸蚬。

踏翻船子月是谁,撞破烟楼如掣电。树倒藤枯笑呵呵,春光更觉家家遍。

次韵赠答洪觉范五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岂为弥天盖世,却来作戏逢场。可是因人尔尔,要非皆我堂堂。

晚过王晋卿第移坐池上松杪凌霄烂开

宋代 李之仪

清风习习醒毛骨,华屋高明占城北。胡床偶伴庾江州,万占摇香俯澄碧。

阴森老树藤千尺,刻桷雕楹初未识。忽传绣障半天来,举头不是人间色。

方疑绚塔灯炤耀,更觉丽天星的历。此时遥望若神仙,结绮临春犹可忆。

徘徊欲去辄不忍,百种形容空叹息。乱点金钿翠被张,主人此况真难得。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6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