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宏道
剑泉上,山如黛。剑泉下,水如佩。一片青,阅人代。鬼窈窕,山叆叇。
生公法,今何在。真娘墓,遥相对。一日计千舟,一舟计万钱。
宁负公家税,莫负少年年。女可鬻,妻可徙。石上歌,应不止。
游天门关
发足自髻石,湾还可四里。一步一惊魂,路荒不容趾。
粘壁行刀脊,下视深无底。狂锷搆虚空,痴石缀瘢
别石篑 其一
别石篑,石篑何忍别。相知是相知,知处难容舌。一等是肝肠,输君生死切。
烈火潦虚空,火尽空不灭。
与曾退如过葡桃园话旧偶成 其三
鹤啄苔而不去,僧振械而相迎。少师影堂尘掩,古佛绀殿草生。
送寒灰入参上兼访陈卿 其四
少年掷却敝头巾,老去常思个里人。葱岭走来无隙地,莫教踏著一微尘。
游庐山初入东林雨中
穷天刻冷翠,浓雨洗幽青。湿云坼西岭,坐见武青晴。
远公昔庵此,莲花漏初成。岩窦列宗雷,石梵彻天清。
想像醉五柳,颠颓望釜铛。旷心闻法语,啼儿畏锦嫦。
达哉远师鉴,礼法怜祼裎。客儿虽百醒,不以易一酲。
千二百岁后,白藕无根荣。莲宗启未社,唐子惭道盲。
掬流浣尘貌,寒潭吹古腥。山僧如石瘦,莲堂空几楹。
和退如初度与客谈仙次韵
竹树森疏翠绕身,与君连日坐花茵。乐邦有宅憨为主,仙路无程醉是因。
正好同看双舞袖,何须高著九阳巾。直消数幅梅花纸,便作华胥世上民。
希夷峡 其一
白石青山眼倦开,风云长到枕边回。梦中亦有敲门客,报道庄周骑蠂来。
予公贫病无日开颜闷坐舟中口占乞笑
骨如枯竹面如灰,顷刻酸呼四五回。人世万千穷恼病,被君包揽上身来。
节寿篇 其一
三十年藐诸,一顾一呜咽。泪湿琐窗花,红紫也成雪。
穷巷苦书声,孤釭语寒铁。敝帙三五箱,字字殷痕血。
垂老课儿官,霜花冷白发。湘湖千顷莼,不敢饷儿侄。
母贞益子廉,源清者流洁。辟如干霄筠,稚笋亦高节。
翚锦落天花,万古水潭热。乡邦传盛事,似作昔贤说。
试检孀娥编,女史难为烈。
诸衲送至江干自嘲
油江渡,二十年中五番去。餐云醉石几经春,毕竟驱上长安路。
油江上,柳如云,江若有知应移文。隔溪老衲笑且话,塞耳喧呼如不闻。
寄小修
乡园是处有花芳,不敌深山老萼香。十载交游填上国,一朝文字榜都堂。
玉因刖足多酬价,砂到飞身始验方。社曲城南饶古寺,休将名姓语支郎。
入青口 其一
入青口,青口山何直。云老玻瓈天,鬼下空青壁。一络罡风吹地起,神禹无功巨灵死。
仲春十八日宿上天竺 其一
三步一号呼,十步一礼拜。万人齐仰瞻,菩萨今何在。
欲寻真大士,当入众生界。试观海潮音,不离浙江外。
襄阳道中逢龙君御君御节镇西宁便道省太夫人
征马隔林鸣,双旌忽背行。白头橑远梦,红树促归程。
银管书生去,铁衣老将迎。羌胡知姓字,檄草在边城。
嘲王以明先生
王夫子,有书如郝隆。何缘阿堵堆青铜。君不见象头有心
柳浪初正
旋赊白发号衰翁,旧业今缘次第空。山鸟乍闻新格磔,峡僧遥寄小玲珑。
坐消纤雨轻阴日,閒踏疏黄浅碧风。收拾方桥与兰桨,待看红萼慢流中。
山中逢老僧 其四
一室长关谷底泉,儿孙阅过几霜颠。松根夜壁时来往,不省人间有睡眠。
藕塘
藕塘风起散花鳞,踏遍溪桥不上尘。饥鹤偶来溪半口,浮云忽破现分身。
每嫌蕉叶遮帘子,为触番书置净巾。自起浇莎汰白石,清閒赖是不如人。
别黄道元
驿路柳条如鞭,江上奔帆似马。两荡聚首许时,兴阑各自归也。
明春有事天台,便过龙湫度夏。公家半宦半儒,卜居在城在野。
雁场或东或西,双门之上之下。
人日同度门发足上玉泉 其二
西眉东衡匡,天公赐我履。道远不能从,玉泉且经始。
几年说堆蓝,未语颊先起。梦中见青溪,石泉带雪洗。
叠身智者洞,和我先乡里。乡人说乡事,真切弥可喜。
问我氏伊何,作讲堂者是。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765篇诗文
经太华 其一
舟中寄江进之得珠帘字 其一
竹枝词 其七
郊外小集 其一
江南子 其三
山中逢老僧 其五
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 其三
迎春歌和江进之
西陵桥
嵩阳宫古柏 其一
甲辰会榜题名至时旧友及诸弟在场屋者皆被落因及之
同无念过二圣寺 其二
回心石
过黄梁祠 其一
达磨影石
别无念 其六
香光林即事用前韵
天目道中和陶石篑韵
龙堂招提观影戏精致妙解前此未有汪师中龙君超皆有作 其一
送从军罗山人还大足
即席用韵赠于野宗侯
西林庵为从石上人题
德山简刘宪使 其一
岘首山观羊叔子堕泪碑
集沈青平斋限韵 其二
王京洞
馆中再用前字寄王以明
天宁洲逢老僧一百一岁 其二
宿华州公署
送临湘成公还至源寺寺时有火灾 其四
龙堂招提观影戏精致妙解前此未有汪师中龙君超皆有作 其三
寒食饮二圣寺
别石篑 其七
甲辰初度 其四
和方子公
代送徐观察
柳 其三
甲辰午节观竞渡 其二
谷日小集五弟春草堂得谷字限韵
柳浪偕诸客偶题时午节将至
广陵曲戏赠黄昭质时昭质校士归 其三
龙湖师 其六
德山简刘宪使 其二
登晴川阁望武昌
和丘长孺
送焦弱侯老师使梁因之楚访李宏甫先生
梨花初月夜
经下邳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 其三
观卢岩寺瀑布 其二
郊外水亭小集 其二
别方子公
别无念 其四
吴人求别诗
石淙 其一
学斋留梅子马
明空住柳浪五月附余舟南下别于归宗道上因作柳浪三叠以送之 其一
白门逢焦师座主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