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侍御朱君诗

答侍御朱君诗

明代 湛若水

陟彼泉山,其山崇崇。其崇曷以,坯土之丛。坯土之受,坯土之积。

于千万仞,维以崇德。崇德曷以,忠信其址。谁学此山,子朱子礼。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兼卜朱明两洞

明代 湛若水

遂卜朱明西,乃兼朱明东。东西如日月,天地普悬同。

何以爱东洞,虾蟆起青空。何以爱西洞,麻姑笑芙蓉。

朝日未出时,先见东海红。新月欲吐夜,坐待西岩中。

日月互来往,吾以观无穷。

病中次九山韵

明代 湛若水

公歌歌罢听吾歌,意了彭殇岂在多。颜氏不违三月后,也须岁月得消磨。

题扇寄端溪彭太守兼呈王端溪宗伯

明代 湛若水

一握清风弥六合,此风传播到端溪。无中生有如神速,勿以炎凉间弃携。

与郑孔新

明代 湛若水

孔新爱我字,字者心之画。心苟有神妙,不画亦自得。

由画以得心,立造神妙域。氤氲初沐时,太和未鸟迹。

吾欲斩茅根,同子坐端默。

题守书院道士赵竹坡壁

明代 湛若水

管城食肉巧东坡,去竹存坡奈俗何。师徒藉甚吾书院,遍植琅玕绕院过。

重游南岳至韶州清平市作六言

明代 湛若水

岳游昔在甲辰,郡下交流粼粼。拉伴重游过此,顾影犹然旧人。

送南京大理寺正赵鲲迁守汉中府

明代 湛若水

闻鲁多君子,于今一见之。一见雅素心,语默存真机。

大笔见心画,方正无斜欹。生心发于政,汉中何足治。

使君行无迟,候迎竹马儿。

登九华

明代 湛若水

爱鱼数临渊,安知网罟愆?爱山见山好,安知上山难?

山高高无极,步步如升天。有如入大道,疾徐无所先。

无先即高步,造诣何超然?俯视众山小,洒落如云烟。

特立在中峰,邈矣坐忘言。

初宿甘泉山书院楼中

明代 湛若水

晓下甘泉山,暮宿山下院。诸贤翕然山,杏树坛边苑。

超然得予情,楼高原底平。平原似广大,高楼似高明。

诸贤欲见焉,且须凭楼轩。各自得自心,吾亦欲无言。

送沈大行使山西有事于藩府

明代 湛若水

三晋多胜迹,唐虞帝王都。使君往问之,旧俗今有无。

宽简尚熙皞,精一传执中。咨询如有得,归以献重瞳。

尹彦明彦举昆仲从其师伍宗逊读书于上游庄作山中归

明代 湛若水

山中归兮景暮,筵白云兮饯俎,汲甘泉兮为酌,列西山兮为簠。

鸣山鸟兮当歌,袅游丝兮缕舞,欢饯君归兮君生悲,北顾黄云兮横烟雾。

山中景兮人不知,归见外人兮不足为道。

罗浮归途罗子钟过溪马蹶濡裳诗以唁之

明代 湛若水

罗生惯骑惯著跌,犹然自诿马蹄齧。犹面贪看罗浮云,不觉马蹶濡裳舄。

试问蹶时可动心,打破这敬无处寻。凝然定力楚州桥,一泉何讵非天人。

访刘秋卿梅国书院

明代 湛若水

楼外堂前沼引溪,楼中充栋青云齐。半年恭默开群藉,学礼无穷但学诗。

我所思三章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我所思兮阳明麓。空山无人又多木。犬惊春云鸡升屋。

泉鸣琴兮山鸟歌,山人负暄与鸣犊。嗟此乐兮乐无殃,我不归来君耻独。

寄题卢民任玉泉别号

明代 湛若水

玉泉似与甘泉通,风味两泉何以同。及泉煮玉为甘旨,始见乾坤造化工。

戊戌十月二十八日,携徐生世礼、夏生仲、王生奉、黄生耕、黄生牧 ...

明代 湛若水

鸡鸣出夹冈,过午入上方。出入寰阓内,如虱处裈裆。

词客悲摇落,俗子爱春芳。达人玩生意,寂士空坐忘。

我则异于是,大观与时行。携我八九子,冉冉惜流光。

不因驾言出,焉知草木黄。王谢俱尘土,●上亦荒凉。

进修贵及时,游衍与出王。

于李蒲汀少宰宅修会得巽字

明代 湛若水

清风东南来,阳德方在巽。抚己感时物,天道有常运。

八位皆乘时,万年如转瞬。荣华逐飘风,柔条为煨烬。

是形岂不坏,万有归空尽。何以觅真常,至道在贞信。

敬告同盟子,无忘金石论。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九 姑山

明代 湛若水

时人唤尔小姑山,吾作中流砥柱看。何物女儿能此健,山头只欠丈夫冠。

笔峰山

明代 湛若水

万里历危途,芙蓉是小歇。幸逢地主是,庶燕开漻泬。

拍手仪凤来,高歌韶石裂。九鱼人馔筵,两溪尊俎列。

乐矣忘主宾,天籁天际发。

送周生对阳归安福

明代 湛若水

飞云月底送周郎,心似月圆神似光。归对廓翁同玩月,中天普照一无方。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