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弼
潇洒襟怀送岁华,东风又一度桃花。梦回不计谁为蝶,酒到随拈懒画蛇。
绛雪何须医白发,青天常自护乌纱。耕犁两具书千卷,付与儿孙任做家。
饯别金莲寺壁间多先翁草墨
金莲山寺旧招提,指点龙蛇落殿西。难拟山阴□故事,双鹅留别更留题。
送礼部王希曾还朝
万里相逢鬓巳星,孤灯夜雨话鱼城。客程岭外初归马,宦况江东老步兵。
铃阁幸同今日醉,冰衙不减旧时清。凄凉又说明朝别,更上周台望去旌。
寿金员外父母
括苍山中双凤凰,九苞五采何辉光。雌雄相应鸣朝阳,易春浩荡殊未央。
凤凰敛翅白云乡,群雏连轩起高翔。凤兮凰兮岁月长,花甲才周何足量。
昆崙竹实盈瑶筐,昆崙云窦流瑶浆。俛饮仰啄三千霜,两轮日月空自忙。
神尧传中元姓张,泰山为豆海为觞。更邀月娥舞霓裳,寿比凤凰寿无疆,高歌同看混玄黄。
次刘都宪送归田韵
出处风云自有时,几人归后系人思。天门鹗荐频留挽,锦水莺花惜仳离。
长路独看琴鹤共,幽情先遣薜萝知。家山更值芝兰秀,细掇寒香傍水湄。
□李文昭不遇
桃径参差曲到门,半湾流水欲成村。主人何处空诗案,花扑晴帘护暖云。
九月廿二日家人插榴花梨花口号
重阳节后西风来,梨花榴花烂熳开。为怜黄菊真可愧,冷淡含香待雨催。
题三鹚图
葭菼风轻飏顶丝,水清沙白立多时。眼前清白自如此,何必傍人说三思。
重阳值雨余承之侍御适至
九日不堪风雨作,公馀铃阁白徘徊。更无好典登高去,却有同年访旧来。
诗写风流笺绚锦,酒浇磈儡鼓喧雷。湘帘暝色催红烛,绝胜龙山落帽回。
寄钟狂客
狂客别来音信无,定应骑马入皇都。岭南尽有佳山水,莫向君王乞鉴湖。
杜鹃行二首 其一
杜鹃云是古帝魄,臣甫何辞再拜劳。却怪天津桥上叫,叫将白眼税青苗。
闻南安立生祠
休说生祠与去思,素餐怀愧已多时。归来东海烟霞里,不把浮名白鸟知。
送潘廷俊任广东德庆州州同知二首 其二
之官德庆过南安,触我老怀千百端。铁汉楼头风烈烈,金莲山上月团团。
高崖巳凿羊肠路,钜石俱销鸡脚滩。君肯携壶寻旧迹,梅花国里正清寒。
送佥宪陈粹之考满过姑苏
君到吴门好住船,故人尊酒谩留连。宦途迟速只如此,世态翻腾听自然。
玄墓山藏兜率地,洞庭湖接郁蓝天。清游自是多酬唱,好向天池石上镌。
送谢廷圭服阕之京
援琴切切不胜情,又促官航觐帝京。疏雨蒹葭官水驿,淡烟杨柳过江城。
重看柏府群乌集,伫立梧桐一凤鸣。故旧相逢如有问,杏花时节续诗盟。
闻三山林亨大侍讲迁居
闻说迁居又向东,书来何处觅仙踪。也知一径黄尘里,可拟三山碧海中。
对客挥毫办文字,呼僮拥彗扫苓通。讲堂好作同年会,嗟我风前一断鸿。
渔舟 其二
数罟时罩罩,轻舠任飘飘。不投五十犗,安得载山鳌。
挽陈编修父
噫嗟先生偶不偶,走坠颠崖脱虎口。醉骑辽鹤颠归来,试问当时虎何有。
皇天钜眼良不遗,食报乃在麒麟儿。玉堂珍馔不逮养,风木之悲何几时。
古达滩
古达滩高水似倾,激流顽石斗相撑。舟人惊挽虾须缆,自笑何缘万里行。
赠云溪封君
御堤飞燕落花馀,几度曾迎长者车。和气蒸人浮玉醴,新词向我吐琼琚。
行吟自得閒中趣,恩宠又颁天上书。从此布衣都换锦,五云深处觐宸居。
郭总戎率僚吏饯予于查山初发矢有雉惊起于麦陇继发一矢雉即毙众惊 ...
查阜前头雊雉肥,一飞白羽锦离披。辕门竞为将军贺,帖帖海波无是非。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579篇诗文
寄翟太常
贺吴章仲子登进士第
送弘宜会试
与乔钟良上舍同游青浦作
辛丑除夕
兰畹歌
聚爱楼四咏为克勤赋 其三
守南安柬招张直
怀天骏第二首 其二
宜兴之张公洞景最幽胜予尝有诗曰寄语游人休浪过洞名原是属张公今 ...
忆白鹇寄鲁内翰
狎虎
与雪崖叶都宪饮于弘济园亭先有待姬而却之听叶景阳秀才弹琴二首 ...
送夏正夫赴山东布政
詶奚元启六首 其一
丹凤楼呈谈同年本彝
洙泾为沈士登题盛子昭画时在五湖一苇舟
同都谏张裕夫致斋太庙夜书千文赠之系之以诗
张丞相祠 其一
琳湖二首 其一
送雪航东归七首 其四
过昌山渡
寄内翰东昌张廷瑞
容斋为南安邓太守赋
答太常卿翟廷光
来宾渡
听芦笙
咏龙泉剑赠张龙泉大尹
拙女词
访人不值
送张维亨之沂州
下第次姚公绶春兴杂咏韵九首 其五 春山
棠溪景 其四
见桃花口号
丰城夜行
和广东按察使闵朝英韵 其二
正月十七日与侄弘立弘左婿行巳秀才共游□云庄赋此二绝 其一
魏受禅碑
题红梅二绝为谈司训同年题 其二
送潘络克理进士之京
渡泸江见梅
饮蒋仲学既醉轩
过湖口晨起有怀南安
台郡叶太守寄文贺寿赋此志谢
送户部尚书郎建宁彭万里还京
雨饮
丘司成寄太学进脩录
失题十七首 其六
和邓太守梦游赤壁韵
南安归作
失题十二首 其六
失题十七首 其十一
次韵谢华少参程银台枉顾梧溪
陈粹之鸳湖寓居次韵
碧桃翠竹图为陈克勤赋
赌命滩
送牌坊柱到府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