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赴新定过七里濑

赴新定过七里濑

宋代 张方平

舟过严陵濑,凉秋水木清。鼓旗知郭近,鱼鸟见人惊。

云乱迷山色,滩长杂雨声。一毫名利事,搔首愧平生。

诗人张方平的古诗

暮冬书事

宋代 张方平

物色无容华,逆风利如剪。晨兴心怅然,惜此岁华晚。

自古东流波,滔滔去无返。计事须及时,咄哉行自勉。

赠三茅朱先生

宋代 张方平

郁仪结邻太霄道,金铛玉佩虚皇冠。炉中火候烟霞煖,坛上磬声星斗寒。

紫节晨游从玉女,绿軿夜降接灵官。愿持璧纽充盟信,乞取胎精九化丹。

送赵先生

宋代 张方平

家住崆峒塞垣上,翩然游蜀遂忘归。九还气足通神化,一日丹成是道机。

曾共灵龟波上隐,又随苍雀火中飞。只于醉里藏身去,休入红尘作是非。

苏子瞻寄铁藤杖

宋代 张方平

随书初见一枝藤,入手方知锻鍊精。远寄只缘怜我老,閒携常似共君行。

静轩独倚身同瘦,小圃频游脚为轻。何日归舟上新洛,拄来河岸笑相迎。

秦州北山云是隗嚣宫登城楼下瞰偶题

宋代 张方平

宛下君臣实儿戏,昆阳胜败非人力。刘秀其来异独夫,隗嚣何事为西伯。

送质已是不能强,保险明知本无策。惟其得士似田横,后世英雄共嗟惜。

月夜吴春卿苏仪甫相过会饮忽闻五鼓遂同入朝

宋代 张方平

清风凉月满前轩,邂逅相前索酒樽。东有启明俄动色,北来寒雁亦惊魂。

相车未过尘先起,宫漏才终市早喧。阶下从人催上马,百官已是簇朝门。

读坐忘论

宋代 张方平

正一初传王远知,后来体用益精微。惟无矜贵为真地,但涉成亏即世机。

松径风声犹有待,糠炉火候事终违。便令直了九丹术,不到坐忘何处归。

辛未清明感事

宋代 张方平

二十四年流水东,早为名误逐飞蓬。事随过鸟去无迹,愁似浊醪倾更浓。

好是把花歌北榭,更休提剑哭西风。壮心郁郁身牢落,几见中林鹤发翁。

庆台韩子华寄示清居大士牧牛图颂酬寄长句

宋代 张方平

香严昔向沩山住,只作田翁学牧牛。路绝纤尘宁见迹,野无寸草漫回头。

晴天任去云作伴,露地閒眠夜不收。却问清居真了未,树边蓑笠为谁留。

沧洲白鸟歌

宋代 张方平

水为都,云为庐,芙蓉帐,清庐车,霜裾雪襟素襜襦。

秋空清,秋雨晴,弋者不来渔翁去,孤翘群泳芦花汀。

往来东浦何容与,莫爱稻粱过西渚。渔翁布罗满葭下,潜教媒子来呼汝。

罥丝漠漠不可见,羽翰一挂脱不去。汝挂罗,媒子喜,更笑汝愚落他计。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一

宋代 张方平

享国承熙盛,斯民老太平。无私均覆载,大德共生成。

阴骘无留迹,神功不可名。曰仁归祢庙,时夏绎清明。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四

宋代 张方平

遣奠宣哀册,严行按字图。桥山仙去远,渭水月游初。

俭制遵遗训,方中列旧书。龙輴三十里,笳鼓节声徐。

鱼关诗

宋代 张方平

中流石埭隐如磓,鼓鬣徜徉此复回。春水渐深沿泳快,为传尺素锦江来。

采真堂赠郭诚思

宋代 张方平

香车晓驾九花虬,笳管声中到十洲。太一元君传密命,许君长住八琼楼。

天圣中年尝有异梦熙宁癸丑退居南台聊记旧事

宋代 张方平

凌空素阁彩霞鲜,旧侣相霞见九玄。上下登梯一童子,逡巡离座六灵仙。

跪瞻宝案凝神久,手纳金匙受记专。病卧夜长思此境,忽惊四十有三年。

临池玩游鱼

宋代 张方平

曲池秋水平,虚碧杳澄净。虚鰋从何来,潜据久已横。

鼓鬣作波浪,晴景占蘋荇。贪吞无遗鳞,多折脩荷柄。

西轩因纳凉,绕步恣哦咏。时逢横水面,气意殊豪劲。

向非神守严,雨雾寻飞迸。不揆入江海,且与蛟螭竞。

暇日呼罟师,搜摝穷泥泞。泼剌出数尺,怒跳何健轻。

状丑足涎沫,刀几嫌腥硬。遣童放西泽,不死傥知倖。

犹虑持私烹,诚嘱烦言令。去去避钩网,再获谁尔诤。

遂取群小鲜,投中使沿泳。上游若浮空,众沈疑落阱。

队行虚孤出,如嫡从诸媵。忽散何所惊,两合成相迎。

衔尾既竞速,依蒲亦少定。庄濠念逍遥,严溪思隐行。

聊以贻后人,持竿助閒兴。

秋夜禁直

宋代 张方平

朝著紫宸殿,直庐金马门。楞伽百八句,柱下五千言。

何处求花藏,忘机即漆园。凉宵万籁寂,明月在前轩。

药水岩诗

宋代 张方平

灵泉一派蜀江通,源出苍江古洞中。乳滴云根苔臼满,药成仙灶石台空。

琼缨珠络千岩霤,瑶瑟琅箫万壑风。杯勺已忻清病骨,刀圭敢望变衰容。

读孙子二首 其一

宋代 张方平

浑浑十三篇,兵谋与师律。匠巧虽自心,规矩宁可黜。

腐儒知舞干,奔车暇择虱。腠理与骨髓,所攻盖异术。

瑶池宴曲

宋代 张方平

仙人仙在沧海湄,双毫出耳绿丝垂。瑶池西赴白云宴,丹山远借青鸾骑。

香云红淡春光染,天风吹旌霞飐飐。晓过扶桑水一泓,下视中州尘九点。

蟠桃初熟甘露瓜,对持斗柄泛流霞。妄向秋空举金掌,茂陵衰草令人嗟。

张方平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