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一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一

宋代 张方平

炎方景象异中原,海气昏昏杂瘴烟。今日荒夷成雅俗,薰风南播自妫弦。

诗人张方平的古诗

谒青州范天章

宋代 张方平

剑横驴膊儒装陋,戟列台门霸府雄。喜似祢衡逢北海,直须雷焕辨南丰。

谬悠为说非今味,疏略言诗粗古风。更似贾生多叹息,闻公真赏胜吴公。

读穆天子传

宋代 张方平

八龙长鹜造昆丘,七萃前驱纵逸游。遇雪自裁黄竹唱,捧觞喜答白云讴。

羽陵广奏随风逝,崦阜铭踪共日留。惆怅璧台人不返,乐池遗恨素波愁。

览九丹上化经寄南都王宣徽君贶

宋代 张方平

上清紫简世传稀,中有灵都妙旨微。云雾披光丹凤出,风雷接势赤龙飞。

琴心三叠胎仙舞,籥筦双迎帝子归。幸得九天真一诀,尘劳何事尚依依。

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赵少师叔平览 ...

宋代 张方平

即定非存出入间,照而常寂所居安。将心起用知逾远,有眼无光见亦难。

向上本来惟一路,初机聊为立三关。莫于此地分延促,弹指时中海水乾。

散水岩漱玉亭

宋代 张方平

高从云际落崔嵬,疑决银潢一派来。散漫难收珠网绽,琤瑽不断玉山摧。

寻源谁到烟霞路,税驾聊倾沆瀣杯。向暮危亭上灯火,水精帘下烛房开。

送张宽

宋代 张方平

得丧竟谁尸,人谋不可移。独看屠钓叟,达乃帝王师。

大观齐诸物,雄图彼一时。君思塞上说,孰可预端蓍。

谢浙漕刘忠顺郎中送簟

宋代 张方平

玉水一方光潋滟,霜华八尺翠琅玕。卧来病骨殊清快,胜饵西山五色丸。

读齐世家

宋代 张方平

默坐磻溪素发垂,商周于此系兴衰。机深正似忘机者,应被沙鸥静处窥。

冬过豪贵故园有感

宋代 张方平

萧萧霜草晓风秋,忆是当风最胜游。车马自随寒日急,管弦肯入野云幽。

流渠水断鱼何往,高树阴疏鸟不留。为问主人曾到否,自家池馆待谁修。

寄高弁侍郎

宋代 张方平

大雅久颓弊,夫君真古人。道维皇极正,文著帝刑淳。

美望锵金石,深诚照鬼神。立朝惟一介,为郡有遗仁。

素尚陶弘景,风流贺季真。岁寒松有节,明莹玉无尘。

霜简虽清重,铜符亦久迍。老成急登用,必有及斯民。

上三司蔡内阁

宋代 张方平

此日河南念贾生,留将名贾彻丹庭。秋声渐觉寒生树,亲老遥知独倚扃。

徒系车傍淹白昼,得离韝上必青冥。公如未信牛间气,试掘丰城必有灵。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二

宋代 张方平

不须南浦怀消黯,好过西山访隐沦。比到岭时应近腊,相思可寄一枝春。

彭门公庭古桧为风雨所摧

宋代 张方平

杳杳参天气,亭亭构厦材。千年对霜雪,一夕折风雷。

枕静疏声减,庭宽翠影开。梧桐与杨柳,娇色倚楼台。

赠赵抱一

宋代 张方平

石门路已绝尘寰,紫柏高深不可攀。野色苍茫连远水,暮云惨澹裹寒山。

琴棋有徇皆为役,松竹无情且共閒。卉醴一杯时自酿,陶然亦可发朱颜。

读孙子二首 其二

宋代 张方平

伐谋自庙堂,长城在樽俎。下敌无智名,服叛非萧斧。

主尊而民安,兹宜国之辅。勿使有功臣,功大将骑虎。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三

宋代 张方平

帆挂桐君山,橹入富春渚。寒风荡江波,烟雨迷汀树。

煮茶论药经,挑灯数棋路。全胜谢惠连,独望新安去。

送石曼卿赴阙

宋代 张方平

功名本不与人期,人取功名亦系时。蜀相閒居久龙卧,马周狂醉竟谁知。

将军身到衡庐问,英主心惊奏牍奇。宣室思贤方空席,去陈经济勿迟迟。

沧洲白鸟歌

宋代 张方平

水为都,云为庐,芙蓉帐,清庐车,霜裾雪襟素襜襦。

秋空清,秋雨晴,弋者不来渔翁去,孤翘群泳芦花汀。

往来东浦何容与,莫爱稻粱过西渚。渔翁布罗满葭下,潜教媒子来呼汝。

罥丝漠漠不可见,羽翰一挂脱不去。汝挂罗,媒子喜,更笑汝愚落他计。

送何山人

宋代 张方平

烟策西归背九衢,锦城春色遍平芜。它年定有乘槎客,知是严君隐蜀都。

精思阁

宋代 张方平

仙术初脩自性情,本除阴浊养阳明。三田窈窈通虚白,一路层层彻太清。

寂不动中方见道,思无邪处好存诚。君如欲到逍遥国,须自还元第一程。

张方平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