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中得玉藻侄捷报

山中得玉藻侄捷报

明代 张嗣纲

紫泥封到小茅庐,报到吾家千里驹。姓字叨蒙标虎榜,勋名应拟达云衢。

九秋丹桂风飘细,三月桃花浪涌高。我亦教孙云路去,他年得接景踪无。

诗人张嗣纲的古诗

华表石

明代 张嗣纲

巍峨兀立耸山灵,世上相山指赋星。既是肖僧为地卫,何须助寇动天兵。

孤高列炬堪焦烁,半凿纡谟始战征。华表柱头题汝后,永清山水静西宁。

立秋前一日偕思耀弟过访宗吉宅赋莲房

明代 张嗣纲

绿荷衣尽欲经秋,露坠莲房玉井头。日暖施肥香落砌,风清干直影当楼。

六郎在昔称浓艳,九子于今入品流。最喜绿阴馀一日,金风梧叶莫飘愁。

送刘崇圭之任南韶

明代 张嗣纲

九天新命重戎行,岭表初戎锡钺光。欲借单车平虏骑,先观三箭定连阳。

干戈扰扰非前宋,旗帜悠悠即顺昌。圣主宵衣南北顾,知君勋业载旂常。

喜陆养和督汎

明代 张嗣纲

小陆才猷旧有名,天骄胆落惮长城。锦裘绣帽陵羊李,仗策持筹失勃平。

论定每劳青海戌,功成还拟赤松盟。只今共济欢鱼水,同泛长江醉月明。

寄汶源家兄 其一

明代 张嗣纲

清河流派自南韶,南北分南第几朝。鸿雁哀鸣依梓泽,鹡鸰急难到沙桥。

伫看日丽三春富,更喜天香八月飘。从此过庭多乐事,莫辞尊酒漫相招。

送黄子宫之西粤绛帐

明代 张嗣纲

几日同歌弹短铗,一朝话别倚孤蓬。衣冠南海声名重,裘马西州闻望隆。

象群春明花菡萏,雁峰云净月玲珑。枝头若买苍梧醉,须赋名山寄剡中。

题秀南兄寿册

明代 张嗣纲

五岭南来祝寿星,天伦燕寿赋长庚。风尘海内皆朋友,桃李园中有弟兄。

泉石未应淹岁月,芝兰犹喜挺阶庭。介眉酒熟斑衣舞,松菊长留晚节馨。

话别陈孝廉润寰 其一

明代 张嗣纲

飘零书剑郡城东,慷慨如城自不同。献策独怜苏季子,论文犹重汉元龙。

飞觞共醉三更月,对局还敲半夜钟。此别江山应有约,五羊期尔控青骢。

挽内

明代 张嗣纲

四十年前苦病魔,细君于我竟如何。菱花日暗青丝攺,樛木春深绿荫多。

鹤去空遗栖柱恨,鸿来愁听鼓盆歌。伤心最是寒窗月,不照鸳鸯照薜萝。

喜泌龄

明代 张嗣纲

提名连第一,羡尔少年才。书香修旧业,文献又新开。

暂作青衫士,能无黄榜魁。义方犹未倦,名已达三台。

谢李三圆因奇上方少年赋此寄谢

明代 张嗣纲

手掇三元李,因风到上方。食桃情未洽,掷果意何长。

欲下陈蕃榻,频倾孺子觞。练书如不倦,方入少年场。

喜诞曾孙

明代 张嗣纲

行年七十四,今日见曾孙。世代知无量,诗书喜有传。

愧予虽老大,期尔耀家门。且继书香业,千秋录尚存。

八僧

明代 张嗣纲

群僧杖舄赴西京,夹道行看柳色青。欲向天边迎佛骨,岂期树下听禅经。

飧霞得意忘归路,采药何心卧草亭。四十年前遗钵处,至今风雨尚冥冥。

送黄愧知返闽

明代 张嗣纲

漫携书剑过端州,端水源来处处流。绛帐昔誇桃李富,黄堂今际凤凰游。

无鱼肯信空弹铗,跨鹤那堪独漾舟。归去八闽多著述,词华应续鲁春秋。

明代 张嗣纲

六十年来鬓已斑,是非名利总无关。兴来吟首诗随意,乐处衔杯酒壮颜。

境僻莫嫌茅屋小,心宽何论布衣单。世间多少英雄者,要买偷閒两字难。

观祀幽坛 时卜知县乾没幽粮祀不成祀

明代 张嗣纲

荒丘一望已凄凉,况复西山古战场。日暗群鸦啼落木,烟深饥雀噪斜阳。

祀崇孤社天恩重,鬼到幽坛夜气长。寄语宁侯卜氏子,莫多违慢侮城隍。

答王稚韬仙示之作

明代 张嗣纲

闻道仙风第一流,閒来采药坐丹丘。笙吹松下月华满,局对山中夕照收。

黄鹤飞来银树晚,青牛跨去玉关秋。茅君小传还堪读,天地团团一泛舟。

端阳连日大雨 时有谮予者上峰不察故作此诗

明代 张嗣纲

天涯佳节又逢端,怀古能无吊屈原。再见炎方悬虎艾,不知何处竞龙船。

参差天上旌旗闪,断续波间鼓角喧。我亦夺红心未已,只愁斜雨暗江村。

擒送贼兼柬何青霞

明代 张嗣纲

匹马何辞雪夜劳,目中小丑不须逃。七擒曾见获魂慑,三气方知亮计高。

床上捷书应折屐,天涯载酒有同袍。蔡人亦是吾人血,渤海于今尽卖刀。

泊马甲营

明代 张嗣纲

马甲营前江水回,黄龙青水集江隈。风吹锦缆金成韵,雪满牙樯玉作堆。

舞絮条条垂折柳,飞花片片点寒梅。归舟日对长亭醉,薄暮愁听画角哀。

张嗣纲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1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