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嗣纲
潮海蛟龙断,空山虎豹坡。深菁全斩刈,天树始婆娑。
过眼浮云尽,娱情晚景多。一封书已上,料得太平歌。
雪中遇东征兵船 其二
雨雪霏霏柳叶残,兵戈东叶拥吴关。玉山影黯旌旗冷,银汉光摇草木寒。
李愬此宵曾入蔡,范雎昔日正攻韩。主恩深重何时报,空请长缨倚剑看。
喜泌龄
提名连第一,羡尔少年才。书香修旧业,文献又新开。
暂作青衫士,能无黄榜魁。义方犹未倦,名已达三台。
坭香
水色精灵萃此川,伏龙何日吐香涎。群鱼争戏桃花浪,异鸟来栖贝树烟。
如瑰如珠人不识,成钧成瓦匠能传。须知异品从天降,吩咐儿孙宝万年。
再游七星岩
十年不到此岩隈,岩畔烟霞暗复开。花放有情迎客笑,鸟飞无意逐人来。
洞门修竹留清荫,石壁封题半紫苔。肯跨虹桥醉今夕,杖头呼取尽馀杯。
仲春寄怀谢宗吉
忆昔相期觅胜游,春风犹滞古虔州。金台桃李生新色,珠海云烟锁旧愁。
白雁空传千里札,清溪谁泛一扁舟。蔷薇久切东山望,几度花开满架头。
梁文仲和尚石
怪石千寻开色相,不将一苇渡沧溟。只身天地作禅字,一念菩提即佛经。
锡杖未悬非故体,袈裟不替是真形。本来忘语肝肠在,喜听潮音礼上清。
果洲
灵屿孤悬巨浸中,如拳嵂兀峙苍穹。飞涛日散山阴雪,激浪时兼广莫风。
天成粒粟王图并,地设丸坭禹甸同。何日建桥观日出,秦皇驱石此神工。
葬后有感因示诸弟侄
青山一望且长吁,满目蓬蒿起白狐。后葬每惭非五鼎,前丧遗恨在三虞。
烟凝谷口疑魂聚,露滴松梢带泪濡。但得先灵安马鬣,相逢何必论堪舆。
春日与彭公常在漱玉亭对酌因谈范生不至
漱玉亭前水鉴开,春风冉冉自南来。燕衔落絮飞书栋,花送奇香入酒杯。
秦汉有编当日玩,范张悬约岁时回。坐看碧沼鱼翻浪,空听辕门画角哀。
山中得玉藻侄捷报
紫泥封到小茅庐,报到吾家千里驹。姓字叨蒙标虎榜,勋名应拟达云衢。
九秋丹桂风飘细,三月桃花浪涌高。我亦教孙云路去,他年得接景踪无。
夜集天海楼赋赠欧阳允誉
仲宣楼上并飞觞,剪烛论文夜未央。白苧我聊歌短铗,青云君自赋长杨。
坐高明月窥人入,话久清风动地凉。美景正须同一醉,相逢休论少年场。
元旦酒后与三弟观射
寒气转亨嘉,新年感物华。醉看金橘树,坐对紫荆花。
从猎人驰犬,弯弓我射鸦。春光须乐事,一醉是天涯。
话别陈孝廉润寰 其一
飘零书剑郡城东,慷慨如城自不同。献策独怜苏季子,论文犹重汉元龙。
飞觞共醉三更月,对局还敲半夜钟。此别江山应有约,五羊期尔控青骢。
喜谢宗吉归自瑞金
绿荫森森雨乍晴,偶从江外返行旌。去时花鸟愁长别,今日琴尊订旧盟。
把臂未论公署事,拂尘先问客边情。东山五岳知游遍,料得山川屐齿轻。
感时三首 其三
蕞尔庄虽小,提防有老夫。门边三派铳,墙下几千觚。
抟击如风虎,支更似夜乌。民心多奋勇,劝尔莫来图。
遭乱
鹰鹯时侧目,燕雀各投林。北窗高未稳,南亩大相侵。
安集期未定,流离祸正临。翻思投字者,扰攘竟何心。
枭獍
天生枭獍性,地现虎狼形。好吮皮毛血,频哮搏噬声。
大非人种类,长盗犬羊猩。何日阴司府,囚车监尔行。
题岭南挺秀寿册
五岭盘桓峙翠微,星高南极耀江湄。青牛紫气来函谷,白石沧波老钓矶。
花发开尊频对客,月明觅纸数呼儿。逍遥鸠杖陶三径,笑指庭兰第一枝。
酒后留宾待月
宾主东南酒数卮,酒阑歌罢兴迟迟。留君再酌三分话,与尔同敲一局棋。
江守信淹陶子宅,山翁常醉习家池。少焉月出东山上,莫向西风倒接离。
飞来寺读■祖祭文
昨夜维舟古寺阴,扶筇携寺共登临。湍流瀑布千层玉,风动花栏满地金。
磨剑却悬平虏略,留题遥忆老臣心。先朝最是承恩重,击节长歌慷慨深。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149篇诗文
二月初一怀亲讳日
山家白菊西宁馆
送林尚义出汎平海
喜崇鉴弟捷紫
周日贞招饮大鹏东山寺 其二
赠清远区回流
喜韩孟郁著书七星岩二首 其一
中秋过访怀鹿如因饮徐善球宅
长安道中 其二
扇头送庸修侄
沙畹
再访梅庵上人不遇
送江右李大捷震寰之任海川
观奕有感
迁社
喜孙昌振进庠
大鹏阅操有感
寄怀唐得占年丈
和张参军竹搆亭
甲子归庄
寄欧阳南室
送刘崇圭之任南韶
改路
秋日同韩懋兼韩擢庭罗伯光林胤招集饮西市
端州数访卢易升不遇其子体璋留饮十日赋诗寄谢
社前墟
庄中元旦
寄四弟卜筑夷门
擒送贼兼柬何青霞
答王稚韬仙示之作
立秋前一日偕思耀弟过访宗吉宅赋莲房
山居大寒雪
面中遇东征兵船 其一
泊马甲营
早秋邓尚龙尚虎尚义周明甫诸君过访兼献寿意
鸡西献俘大雨
寄大洪
人日偕季弟及诸子游白水因遇卢去赤邓君美共采山花
八僧
瑞金道中即事 其二
题罗丽川六旬初度海屋添筹册
区进士閒居之作
寄北道侍御吴用潜
重阳日林玉之潘子美谢宗吉同登粤秀山谢携林归
得地
华表石
思圣弟三水庠报
贺九十六岁老翁
腊月之新安再观石穴将营母葬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