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耿山南望有怀父诞

耿山南望有怀父诞

明代 张嗣纲

耿山岭上望南驰,日出高峰似九疑。松柏耐寒擎翠盖,梅花冒雪放新枝。

函关紫气来何处,锦里斑斓定此时。遥想白云亲舍下,翩翩青鸟会瑶池。

诗人张嗣纲的古诗

癸亥出行

明代 张嗣纲

跨马出郊坰,雕鞍向穗城。只披烟雾去,会见暖风生。

射策心犹壮,弯弓眼复明。请缨如有路,海峤自澄清。

谢李三圆因奇上方少年赋此寄谢

明代 张嗣纲

手掇三元李,因风到上方。食桃情未洽,掷果意何长。

欲下陈蕃榻,频倾孺子觞。练书如不倦,方入少年场。

感时三首 其三

明代 张嗣纲

蕞尔庄虽小,提防有老夫。门边三派铳,墙下几千觚。

抟击如风虎,支更似夜乌。民心多奋勇,劝尔莫来图。

雪中遇东征兵船 其二

明代 张嗣纲

雨雪霏霏柳叶残,兵戈东叶拥吴关。玉山影黯旌旗冷,银汉光摇草木寒。

李愬此宵曾入蔡,范雎昔日正攻韩。主恩深重何时报,空请长缨倚剑看。

答邓尚虎冬至日有怀且订春游之作次韵

明代 张嗣纲

节随葭管动飞灰,山阁阳生淑气回。乍见疏林霜叶落,忽惊大埔雪花催。

阳春有脚人应爽,残腊无情节独回。屡拟跨驴同踏雪,只嫌梅信未曾开。

初度自述

明代 张嗣纲

六十年来又一秋,此翁矍一尚堪侯。北堂喜见斑衣舞,南国还看铁笔投。

未信门前空雀网,曾闻车后载鱼钩。丈夫莫恨功名晚,剑气时高射斗牛。

和郭昌平舟中戏呈周冯之作

明代 张嗣纲

十月西风卉渐黄,夹河杨柳半凋霜。客衣冷暖曾谁问,世事浮沉只自伤。

且喜仙舟同郭侣,更从赤壁识周郎。每看大树催行色,共把青尊醉异香。

寄北道侍御吴用潜

明代 张嗣纲

十年横卧一貂裘,誓不歼胡死不休。借箸自盟酬汉主,请缨谁为作曹丘。

狼烟满目旄旗竖,雁阵惊心匣剑愁。何日五陵裘马共,深惭同学未封侯。

喜崇鉴弟捷紫

明代 张嗣纲

昨夜金星灿紫微,何来捷紫马如飞。群才竞拟标黄榜,仲子能先竖赤旗。

最喜秋香生梓里,应知春色满皇畿。今朝暂醉槐黄酒,指日还看柳染衣。

中表谢宗吉见示思白衣庵佳作因约再游次韵

明代 张嗣纲

白衣庵傍北城隈,闻道诸天宝刹开。古木馀阴笼玉案,石泉流水泛莲杯。

文星向晚曾同聚,词客寻幽拟再来。我欲追欢横槊赋,砚池应散雨花台。

喜向鸣弟黉报

明代 张嗣纲

泮水涵光亦有年,喜看华馆笔生烟。昔时灯火催黄卷,此日衣冠映白莲。

幸有诗书能世业,敢称门户出豪贤。功名本是男儿事,乐听埙篪奏几筵。

庄中元旦

明代 张嗣纲

元气鸿钧转,占年拜水神。欢呼人事好,喜见岁华新。

绕径桑麻密,依人鸟雀驯。数杯椒蘖酒,同醉太平春。

寄汶源家兄 其一

明代 张嗣纲

清河流派自南韶,南北分南第几朝。鸿雁哀鸣依梓泽,鹡鸰急难到沙桥。

伫看日丽三春富,更喜天香八月飘。从此过庭多乐事,莫辞尊酒漫相招。

区进士閒居之作

明代 张嗣纲

东瓜满眼又葫芦,独乐园中一老夫。兴到有时拈笔写,客来无酒向邻沽。

菜根细嚼随时过,竹杖閒游任意扶。几度倦眠山月上,梦魂应不到皇都。

送刘崇圭之任南韶

明代 张嗣纲

九天新命重戎行,岭表初戎锡钺光。欲借单车平虏骑,先观三箭定连阳。

干戈扰扰非前宋,旗帜悠悠即顺昌。圣主宵衣南北顾,知君勋业载旂常。

果洲

明代 张嗣纲

灵屿孤悬巨浸中,如拳嵂兀峙苍穹。飞涛日散山阴雪,激浪时兼广莫风。

天成粒粟王图并,地设丸坭禹甸同。何日建桥观日出,秦皇驱石此神工。

面中遇东征兵船 其一

明代 张嗣纲

凛凛西风扑面吹,漫空积面下如丝。飞禽影绝行人少,折竹声哀过客稀。

长铗剑鸣寒彻骨,穷途裘敝冷侵肌。可怜汉将东征去,多少无家未授衣。

山居大寒雪

明代 张嗣纲

山居逢岁腊,衣薄觉严寒。折竹声催听,飞禽影断看。

僮仆痴环户,牛羊懒出栏。最疑天气极,指日转春官。

题诸侄读书处

明代 张嗣纲

盍簪楼外读书处,帘捲清幽景亦奇。北望数峰遥接汉,南来一水细通池。

花枝欲醉春何减,天气宜人鸟自知。三载芸窗淹世籍,十年楼阁主恩施。

夏日凭喜闻招郭延年同饮白鹿社

明代 张嗣纲

白鹿山河一径开,故人载酒共徘徊。寻幽觅得南隅社,招饮同倾北海杯。

好雨池边沾席过,清风江上逐人来。留题赋就翩翩雅,尽是河东八斗才。

张嗣纲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1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