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清明值大水次丹宝鸭湖特访太华完璞兄弟同至贵岭修墓

清明值大水次丹宝鸭湖特访太华完璞兄弟同至贵岭修墓

明代 张嗣纲

宝鸭湖边万顷光,乘风破浪见汪洋。须知旧派源流远,却忆新阡道路长。

载酒一时聊雅咏,弹棋连日醉琼觞。雨馀幸借东山屐,千古英灵草木香。

诗人张嗣纲的古诗

面中遇东征兵船 其一

明代 张嗣纲

凛凛西风扑面吹,漫空积面下如丝。飞禽影绝行人少,折竹声哀过客稀。

长铗剑鸣寒彻骨,穷途裘敝冷侵肌。可怜汉将东征去,多少无家未授衣。

答王稚韬仙示之作

明代 张嗣纲

闻道仙风第一流,閒来采药坐丹丘。笙吹松下月华满,局对山中夕照收。

黄鹤飞来银树晚,青牛跨去玉关秋。茅君小传还堪读,天地团团一泛舟。

花朝漫兴

明代 张嗣纲

水满园池花满楼,每逢花满爱行游。莺啼燕语萦春思,嫩绿娇红灿晓眸。

半世渐闲还渐老,一生多病复多愁。花开花落随流水,兴到行吟倦即休。

再访梅庵上人不遇

明代 张嗣纲

几年不到梅庵寺,今日重过见早梅。石凳花开舄已往,松林烟静鹤初回。

师因采药云深去,客为寻幽雨后来。却羡经坛清净处,菩提应不着尘埃。

寄大洪

明代 张嗣纲

少年屯牧海门西,望断天涯思欲迷。稼穑已占时岁稔,梦魂多傍瘴岚飞。

幽窗忆汝惟敲句,驿路逢人问转期。漫说归帆淹广海,芙蓉秋水不胜悲。

中表谢宗吉见示思白衣庵佳作因约再游次韵

明代 张嗣纲

白衣庵傍北城隈,闻道诸天宝刹开。古木馀阴笼玉案,石泉流水泛莲杯。

文星向晚曾同聚,词客寻幽拟再来。我欲追欢横槊赋,砚池应散雨花台。

送湛邦炜之任钦州守戎

明代 张嗣纲

男儿侯骨自天成,年少登坛独擅名。象岭风生疑说剑,龙门烟靖好谈兵。

传家岂独誇文简,报国还来有武卿。闻道交夷心胆破,湛恩期尔被边庭。

立秋前一日偕思耀弟过访宗吉宅赋莲房

明代 张嗣纲

绿荷衣尽欲经秋,露坠莲房玉井头。日暖施肥香落砌,风清干直影当楼。

六郎在昔称浓艳,九子于今入品流。最喜绿阴馀一日,金风梧叶莫飘愁。

秋日同刘扶阳江毓真集江潮淙馆赏白瑞莲 其七十

明代 张嗣纲

人逢七十笑颜开,七秩于予何有哉。期服重披行踯躅,斑衣那许舞徘徊。

病来门外疏扶杖,酒到床头懒举杯。倘得天台桃再熟,携同曼倩醉蓬莱。

贺九十六岁老翁

明代 张嗣纲

听得东方朔寄声,蟠桃千树子初成。西池有路开仙掌,南极无霞耀岁星。

白雪每闻斑舞戏,丹砂岂负赤松盟。商山不久留芝径,乔梓名高重帝城。

秋日同韩懋兼韩擢庭罗伯光林胤招集饮西市

明代 张嗣纲

西市桥边黄鹤迹,青尊花下几人同。竹林漫酌琼觞月,萝径频吹玉笛风。

抚掌莫嗟前日事,藏阄且入少年丛。相逢欲就平原赋,授简吾惭似庾公。

答邓尚龙避地省中三作怨溢于词排和一律勉以教子

明代 张嗣纲

闻君避地客三城,几度登林咏不平。珠海漫游惟洗恨,层楼高眺倍伤情。

盗窥梁上呼儿训,卮匿怀中岂仆惊。但得青毡长物在,鹿门修竹可谈经。

坭香

明代 张嗣纲

水色精灵萃此川,伏龙何日吐香涎。群鱼争戏桃花浪,异鸟来栖贝树烟。

如瑰如珠人不识,成钧成瓦匠能传。须知异品从天降,吩咐儿孙宝万年。

山中得玉藻侄捷报

明代 张嗣纲

紫泥封到小茅庐,报到吾家千里驹。姓字叨蒙标虎榜,勋名应拟达云衢。

九秋丹桂风飘细,三月桃花浪涌高。我亦教孙云路去,他年得接景踪无。

喜向鸣弟黉报

明代 张嗣纲

泮水涵光亦有年,喜看华馆笔生烟。昔时灯火催黄卷,此日衣冠映白莲。

幸有诗书能世业,敢称门户出豪贤。功名本是男儿事,乐听埙篪奏几筵。

春日与彭公常在漱玉亭对酌因谈范生不至

明代 张嗣纲

漱玉亭前水鉴开,春风冉冉自南来。燕衔落絮飞书栋,花送奇香入酒杯。

秦汉有编当日玩,范张悬约岁时回。坐看碧沼鱼翻浪,空听辕门画角哀。

观奕有感

明代 张嗣纲

世路纷纷似奕棋,么么侧目未堪悲。局中巧拙谁能识,眼底纵横只自知。

横扫千军谁与敌,先争一著莫怀疑。谢安镇静无秦日,不在持书过户时。

初度自述

明代 张嗣纲

六十年来又一秋,此翁矍一尚堪侯。北堂喜见斑衣舞,南国还看铁笔投。

未信门前空雀网,曾闻车后载鱼钩。丈夫莫恨功名晚,剑气时高射斗牛。

答元夜异地有怀步韵

明代 张嗣纲

金吾不禁夜初明,解舞儿童锦作旌。旅馆观灯聊着眼,他乡逢节强陶情。

云拖墙外鞦韆影,人集筵间管籥鸣。风景不殊乡社异,几回飞梦数归程。

夏日凭喜闻招郭延年同饮白鹿社

明代 张嗣纲

白鹿山河一径开,故人载酒共徘徊。寻幽觅得南隅社,招饮同倾北海杯。

好雨池边沾席过,清风江上逐人来。留题赋就翩翩雅,尽是河东八斗才。

张嗣纲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1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