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天赋
碧天摇落琼花片,太极根荄岂有垠。柳絮也应擅才调,隔帘尤有看花人。
送泰和萧汝阳归因上福欧阳价
饯送人龙值一阳,梅花何日报春光。蜀江人问行藏事,野服无拘坐叶冈。
钱塘江头望潮
钱塘江头烟雾开,钱塘江上潮正来。潮声怒吼如山摧,潮头白喷如花飞。
玉龙跨海兴云雷,舟人相顾胆气衰。停篙直待潮平回,中流击楫欸乃相追随。
丈夫义气烈当如此,谁敢乱把纲常颠倒如波颓。
访三母舅珂公
半榻开云日月长,年踰八十卧神光。白头楚客怜多病,见舅今朝似见娘。
舟宿吊钟潭漏雨
欲买兰舟笑乏钱,破篷仰乏见青天。滴来寒雨何堪苦,惊起游人不得眠。
梅信有春何日转,柳丝无力被风牵。阴晴望下都休管,造化应知不倚偏。
次东粤张掌教春日韵 其三
脚债百年浑未定,烟花六合却无涯。佳山丽水随情款,晴日和风纳岁华。
啼鸟立梢春对语,游鱼到处水为家。罗浮还忆醉仙子,红脸朱唇衬晚霞。
勉陈孙婿子信
石有峰分下有泉,涓涓觱沸喜清涟。行看到海无留碍,润泽周流遍八埏。
寄惠阳叶两峰
齐昌桥上别元夫,闽楚迢迢雁信疏。同出却怜非上路,相看应笑负当初。
烟花眼底风情薄,夜梦梁间月色孤。诗礼过庭清暇处,盛唐诗有续编无。
挽李周学秀才
炎荒屈指几英才,月旦评归周学来。准拟明秋蟾桂折,俄惊此日玉山颓。
诗书声绝灯花落,天地愁分猿鹤哀。正气不随今日散,梅花依旧占春魁。
壬子秋科送从侄伯珍赴科场兼嘱三儿云
柳汁当年已染衣,槐黄今值选场期。文章天地分经纬,鸾凤云霄展羽仪。
老货却怜无好价,奇才何幸有明时。佳期洗耳泥金报,拚醉黄苍酒百卮。
浏有四仓曰东丰西满南盈北赡乙巳冬奉藩司委徵正赋北瞻有怀
东作西成丰且满,南盈北赡粒烝民。斯民三代原无异,世道于今又一新。
梅报小春潜地复,月移疏影露天真。客窗喜听鸡鸣蚤,欲学当年起舞人。
复种神光山柏一绝纪之
白发重来旧胜游,更裁松柏助清幽。伫看黛色参天日,擎起神光射斗牛。
赣州忆阳明翁
小色空含雨后青,此生何地会阳明。晓烟万树笼啼鸟,犹带当年旧颂声。
过南康府
青山绿水送诗来,句句天诗不用裁。霄汉坠来星子石,海波流落大姑鞋。
匡庐风捲云头起,彭泽柳摇鸟语谐。叠叠万层湖口浪,小姑分派两门开。
怀穷神道人我广黎练溪二丈
西有穷神东练溪,吾居于此间东西。诗怀练老开余兴,易学昌翁指我迷。
莫道山川殊气习,应知豪杰共襟期。何当夜榻同三老,话到樽前月落时。
承邑侯黄龙坡请乡饮使来诗以辞之
白发潇潇两鬓皤,南山北山枳棘多。等閒欲梦不成梦,快活要歌才放歌。
世道看来今若此,人情复望更如何。玉函盥手焚香诵,报答君侯别网罗。
乙卯种神光山阴路松总事
叶冈冈上树成丛,分种神光十八公。分付游人无剪伐,绿阴满路引清风。
寿高隐八旬为顺德梁鸣汉索显次南海伦白山太史韵
深入罗浮一遁嘉,铁桥流水饱胡麻。曾经甲子四百八,还看蟠桃几度花。
閒中口号
困倦无聊懒作诗,高山音调少人知。欲将心向渔郎说,何处江头好钓矶。
为毛旸谷进士题风烟雪月梅卷四首 其二 烟梅
天地眷琼葩,琼枝护练花。爱渠清白好,不肯嫁繁华。
安分守己四字赞 其四
己己己,肩头着力担当起。当时孔子铸颜方,为仁由己非由彼。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题大埔户年兄曾梅平寇录三首录二 其二
忆麻石岩次前韵 其二
四月八日素庵兄旦
送刘汝庆之北赴选
幽独别号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三 丛桂夜读
谒雩都余大尹
贺弄璋
承郭淡水秀才过访一绝遗之
乔迁送别邑侯黄龙坡 其一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 ...
五更瞻云祝寿
次罗浮韵
与番禺黎练溪
病中思古槐台兄
南城卷代王东岩作
余尝读张子野诗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惜未见其全文爰续三句于后
次双湖共酌金华酒韵
谢别王娄江先生再致期待之意
游浏阳石霜寺
伯愈泣杖
王养晦别号
乙卯春游国泰岩 其四
夜抵和平宿环溪寺
诣德宏叔馆
和胡介石掌教立春写怀
奉天门朝见
自石门发舟晚宿大船坊次日发过平望驿午过吴江县晚抵苏州泊阊门
贡院门
勉生
春日游东岩
次黄龙坡大尹义城精舍十景录五首 其一 义城衍芑
壬辰京行别亲
题罗西塘翁竹
安分守己四字赞 其三
吊蓝茂公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三
石桥世医卷
夜有感
游洞口钓台漫兴
过王员外墓
题一路功名到白头 其二
次韵忆甘泉先生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七
怀陶涟洲大尹公
龙南发舟晚泊龙头泷灵祠下登眺题
游霍山太乙岩次前韵 其一
奉甘泉湛先生北行凤皇篇
北旋因思家君竹山翁
咏贾似道
合贡七七百九十有五人金水桥头廷试
过江门因思白沙先生
伤美女游春
和陶公感秋次前韵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二 南垄春耕
和李和山来韵寄素庵兄转达
次东粤张掌教春日韵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