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閒中口号

閒中口号

明代 张天赋

困倦无聊懒作诗,高山音调少人知。欲将心向渔郎说,何处江头好钓矶。

诗人张天赋的古诗

送雷司训建安

明代 张天赋

与君相别意如何,吾道随时任捲舒。鲁酒数杯三叠曲,清风千里一船书。

紫芝云外山无主,红蓼滩头水有鱼。踏上武夷峰顶月,茫茫天路夜窗虚。

春日与廖子寒江王子丽行杨子泰唐从侄元吉伯珍辈饮于舍弟西湖席中 ...

明代 张天赋

春日无诗枉庆春,多情喜遇看花人。等来聚首原非偶,话到忘言总有神。

谩昔光阴难复旧,且斟杯酒共尝新。剡溪雪夜舟中月,妙趣凭君独得真。

秋夜有怀 其二

明代 张天赋

妆台人去月茫茫,默坐无聊已断肠。惟有寒蛩知此苦,终霄助予叹凄凉。

邹中舍介石过访一律归之

明代 张天赋

山斋微雨送新凉,老倦抛书梦正长。柳外忽惊人系马,花间喜见蝶寻香。

斯文骨肉无今古,世变江河有异常。介石远来应有意,莫辞诗酒伴疏狂。

过石马

明代 张天赋

未到浏民理民社,先闻浏民有石马。石马巍然倚半空,编氓周人处其下。

石马作怪时夜鸣,周人作怪时横行。我今奉命来石马,人马俱听吾叮咛。

马为物之精,人为物之灵。马归天厩为云锦,人归皇极为俊英。

礼义生富足,公卿出白屋。田地宜勤耕,诗书宜广读。

毋玩法,毋欺公。毋奸盗,毋奸雄。安常守分无烦恼,鼓腹尧天日月中。

王丽竹别号

明代 张天赋

天易象苍筤,卫诗咏淇澳。矫矫龙凤姿,清标脱尘俗。

长稍拂青云,疏枝筛白玉。劲节凌秋霜,雄风震空谷。

夜气满山隈,看看生意足。平地一声雷,头角崭崭绿。

过七里镇

明代 张天赋

七里镇江滨,家家景色新。水光长绕带,山色绿铺茵。

僧晒云间衲,人祈海上神。隔墙花似锦,不惹看花人。

催会中诸老起钓台仙迹亭

明代 张天赋

打约曾同洛下英,黄鸡白酒祭山灵。钓台不减灵台乐,试问何时起钓亭。

春日游东岩

明代 张天赋

石洞风和草色深,等閒笑侣一登临。眼前红劫自来去,尘外青山无古今。

玄谷月明云鹤梦,碧潭春暖水龙吟。一丸太极天然趣,收入蕉桐数尺琴。

次惠安张后江掌教济宁韵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一种灵根楚畹兰,香风分送到江湾。红妆已领青鸾喜,白发空惭野叟漫。

人世半遭诗酒累,乾坤谁透利名关。凭君何处堪消目,翘首东头望泰山。

次一松山人过司徒岭韵写怀

明代 张天赋

浮云作态弄晴阴,芳草无情碍马行。恰值歌停闻短笛,忽当林断遇宽坪。

閒花野草无边趣,秋水长天一色清。棋局正酣柯木烂,寒江何日结鸥盟。

放赈日西未食

明代 张天赋

菜色人人上面眉,奔来控诉哭啼啼。应酬镇日无休歇,不独民饥我亦饥。

与东涧

明代 张天赋

当年同苦乐,今日各东西。白发相看老,江云怅望低。

和李府清园陈别驾归田咏六首录三首 其三

明代 张天赋

治郡功勋仰大成,古今王道揔平平。九天雨露更时润,千里桑麻尽力耕。

和拂柳风春荏苒,清高梅月影斜横。高深德泽同山水,岭海何时歇颂声。

乙卯春游国泰岩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春日寻游国泰岩,岩花垂露滴纤纤。千峰拥后松遮绿,一带当前水绕蓝。

昼永野云迷鹤榻,夜清明月浸寒潭。七旬踏破神仙路,打约登临更再三。

南海驰思岳丈罗西塘翁寿旦回文一律

明代 张天赋

鼕鼕鼓响西塘柳,晓日光天浸碧寒。红脸上公酣寿酒,白头惭我老儒冠。

蓬飘每恨多沉滞,彩舞常怀共乐欢。浓景好当秋点检,东篱绽有菊花看。

承邑侯黄龙坡请乡饮使来诗以辞之

明代 张天赋

白发潇潇两鬓皤,南山北山枳棘多。等閒欲梦不成梦,快活要歌才放歌。

世道看来今若此,人情复望更如何。玉函盥手焚香诵,报答君侯别网罗。

和邑博林吴航韵四首录二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天马真空冀北群,吴江枫北协前闻。词源鬼泣并神泣,义理更分与漏分。

樗栎却怜多类我,梅花翻恨不如君。一缄拜领焚香诵,似在春风北面论。

谢别王娄江先生再致期待之意

明代 张天赋

一鉴方塘一座亭,清虚佳致自天成。郎官不为观鱼乐,公事都将似水平。

秋月弦歌盈里巷,春风桃李满江城。遥知骢马骧云日,截镫留鞭不尽情。

次刘野航训韵

明代 张天赋

白日怀君写寸私,江花江草让江离。凤凰允矣今时瑞,山斗巍然后学师。

蔼蔼融和皆雨露,循循雅饬尽皋夔。香飘兰室无穷处,咫尺门墙慰所思。

张天赋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