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李白石主事爱梅亭对梅花绝句十首录六 其二

次韵李白石主事爱梅亭对梅花绝句十首录六 其二

明代 张天赋

枳棘原非鸾凤巢,构巢聊藉数根茅。眼前风景依稀别,香满乾坤月满稍。

诗人张天赋的古诗

过王员外墓

明代 张天赋

七尺英雄骨已收,冢前石马尚抬头。淡烟千古峰头晓,彷佛先生正气浮。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七

明代 张天赋

廉廉廉,本分之外莫求添。贪泉不改夷齐操,煮石餐霞味亦甜。

过南康府

明代 张天赋

青山绿水送诗来,句句天诗不用裁。霄汉坠来星子石,海波流落大姑鞋。

匡庐风捲云头起,彭泽柳摇鸟语谐。叠叠万层湖口浪,小姑分派两门开。

题清河王小清尊甫友松友松翁前作教沂后作教鸡泽小清昆玉皆太学生 ...

明代 张天赋

君不见千红万紫斗媚娇,秋风初动先飘飖。又不见徂徕山上百尺松,凌霜傲雪不改容。

道人爱此娱神早,眼前懒结閒花草。忘年相对作神交,岁寒心事期同老。

风月双清深夜里,鸣琴琐闼令人喜。道人正气日光霁,到处持以语桃李。

前日我从海上来,道人二子梁栋材。金陵遥瞻向鸡泽,我歌为建黄金台。

余尝读张子野诗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惜未见其全文爰续三句于后

明代 张天赋

云破月来花弄影,夜深风软鹤归窼。楼台半插青霄外,摇落笛声飞过桥。

伯愈泣杖

明代 张天赋

杖头知母力,衰弱不如前。母杖何能久,伤心涕泪涟。

己酉季十日雨雪忆孙环山进士

明代 张天赋

曾试京师踏雪时,环山共酌共赓诗。数千百里聚萍梗,一十八年违面眉。

踪迹自怜终草莽,功勋谁擅上穷碑。五更风雪闻敲瓦,沼沚浓兰有所思。

巽子婿王适四旬踰一 辞 贺老夫欲往石马庄,谩书一律,于使者归 ...

明代 张天赋

佳晨喜值菊花香,我亦扶筇庆寿觞。闻执铁鞭驱石马,想同王母醉琼浆。

浮生嘉会真难得,百岁流光祇是忙。泡沫翻然怜爱玉,一堆青冢叹荒凉。

思游罗浮

明代 张天赋

洗除万劫逐波流,四百峰波跨鹤游。丹灶饥餐长健药,铁桥飞上最高波。

金尊吸画岩前月,玉笛吹残海外秋。长笑不知人事改,遥从东海看浮沤。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四 拥秀晨钟

明代 张天赋

百尺楼台倚半空,清虚佳致广寒同。一声钟响同阊阖,唤出扶桑一个红。

吕梁洪谒关尉祠

明代 张天赋

汉唐家国旧,豪杰威灵新。庙食垂千古,碑铭集众论。

孤高遗墨竹,光彩照凌烟。瞻拜嗟来晚,心香妙合神。

墨庄十有为庐陵高半穷神道人题

明代 张天赋

寂寂无声太古弦,先天冥会坐端然。光风霁月从烹炼,春蚓秋蛇共蜿蜒。

生意两间归范冶,广寒平地见婵娟。清泉白石堪脩禊,笔砚终身结好缘。

春日游东岩

明代 张天赋

石洞风和草色深,等閒笑侣一登临。眼前红劫自来去,尘外青山无古今。

玄谷月明云鹤梦,碧潭春暖水龙吟。一丸太极天然趣,收入蕉桐数尺琴。

催徵写怀

明代 张天赋

闻说浏阳百谷丰,迩来九室十家空。多因遭旱连年苦,何况催科一并同。

鞭扑欲加怜菜色,稻粱无计问河东。排云欲向青皇诉,楚水吴山路不通。

百鸟图

明代 张天赋

朝阳鸣凤集梧桐,众鸟纷纷共主翁。且喜一图今满百,生生不已到无穷。

吊詹烈妇

明代 张天赋

阴霾冥冥兮,晦塞大荒。丛棘栈栈兮,缤纷周行。四顾绝麟凤兮,扰扰虎狼。

吞噬无厌兮,耽耽煽殃。电奔星飞兮,四逐周章。䬝飘蕙芷兮,侵彼幽香。

嗟艳质之内约兮,遇白刃而昂昂。忿不良之我仇兮,污此皓皓之靓妆。

谩掉舌而骂不屈兮,乾坤正气之堂堂。拭发伸颈以待刃兮,血流地而成章。

善从容而就义兮,类文山之刚肠。瞻生气之凛凛兮,亿万载而耿光。

思美人靡揽泪兮,沾余襟之浪浪。愧峨冠之偷世兮,胡为心之不臧。

寄廖雪冈尚义

明代 张天赋

纸帐梅花梦雪冈,经年两地恨参商。何时跨鹤仙人宅,风雨连床话短长。

到柳庄王家

明代 张天赋

望水寻山到柳庄,山青水绿近陈仓。安民空抱平生志,今日浏阳学发棠。

送民望兄赴试

明代 张天赋

腹饱煌煌锦绣章,槐花催逼马蹄忙。跃然脚板青云上,一笑乾坤六合荒。

忆麻石岩次前韵 其二

明代 张天赋

外拥旋螺内碧岩,梵钟云外落声纤。鸟啼林壑如歌调,雨洒冈头点翠蓝。

松顶清风鸣夜瑟,花梢香露滴寒潭。三岩堪恣平生乐,海上从渠岛有三。

张天赋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