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渔江别号为古良简尚义题

渔江别号为古良简尚义题

明代 张天赋

乌纱无扰坐山丘,又向江山散发游。鸥鸟踏波随钓艇,芦花飞雪点羊裘。

壹帆带月过平濑,六物收春自碧流。欸乃几回歌罢处,酒酣高枕醉船头。

诗人张天赋的古诗

题碧湖池边六柱亭

明代 张天赋

异卉奇花映碧湖,湖干亭对白云居。周遭翠色群峰合,隔断红尘半点无。

风静安閒玄鹤梦,月明清浸夜光珠。桃花浪煖天雷雨,争看池中变化鱼。

夜访清贫兄因其出病中之作和似之

明代 张天赋

雪夜遥遥访戴过,故人相见意如何。灯前笑语无穷尽,眼底知心有几多。

松竹丛中增晚趣,梅花香里报阳和。壁间神妙谁能测,雷震须臾睹化梭。

过七里镇

明代 张天赋

七里镇江滨,家家景色新。水光长绕带,山色绿铺茵。

僧晒云间衲,人祈海上神。隔墙花似锦,不惹看花人。

平川别号为庐陵宗侄介题

明代 张天赋

不是飞淙十八滩,悠悠一派绕银山。晴波荡漾天光动,止水沉潜夜月寒。

自在船如天上坐,虚明人似镜中看。此情更向晴江问,春水新添几寸澜。

题钓台仙迹

明代 张天赋

洞口溪头古钓矶,仙翁坐迹绝真奇。清风明月曾同伴,翠藓苍苔永不迷。

云影天光波上下,桃花柳叶岸东西。何年乘鹤杳然去,春满人间鸟乱啼。

游洞口钓台漫兴

明代 张天赋

洞口桃花几落开,乾坤人物已尘埃。昔年知是谁持钓,今日还教我坐台。

红树枝头风袅袅,绿杨影里鸟喈喈。狂夫白首长沙客,拂破浮云跨鹤来。

拙妇吟

明代 张天赋

我生命不辰,迟归靡成家。缕缕日不绝,空负勤绩麻。

春风紫燕巢,巢下长吁嗟。札札弄机杼,经纬曷敢差。

白头守孤灯,寂寂无声哗。自信甘蔗甜,人欲苦李嘉。

窥观五云端,烛焰红楼纱。独坐西风冷,年年对黄花。

夜抵和平宿环溪寺

明代 张天赋

路远嗟来晚,山僧梦已痴。敲门惊破胆,撩乱佛菩提。

友竹别号

明代 张天赋

红紫丛中已看轻,此君相看岁寒盟。梢头月照王猷枕,阶下风清蒋氏庭。

劲节养高来凤诏,虚心閒写入诗评。春风春雨年年足,喜见龙孙次第生。

和李和山来韵寄素庵兄转达

明代 张天赋

红蓼滩头系钓舟,故人不见几生愁。月明洞口鹤初转,风静江心水自流。

南国文场悲往屈,武宗实录忆同脩。金陵夜半平南话,怎得青春再壮游。

赠门生李元卿来学南还

明代 张天赋

负笈穿云辱再来,梧风柳月笑徘徊。共谈上古先天学,忍酌长亭别酒杯。

努力未应沉壮志,乘时端拟听春雷。逢人莫吝花消息,一度春风一折梅。

省城送宁庠诸友入场

明代 张天赋

柳汁当年已染袍,拔茅连染喜今朝。光摇南国山川霁,文战秋闱笔阵高。

万里风云天作合,中原麟凤道联交。上林此去春如海,收拾莺花别样娇。

王养晦别号

明代 张天赋

谁向隆中守钝迟,葆光渊默待明时。寻游朱子庵门路,玩索明夷象传辞。

三尺太阿藏玉匣,一轮红日浴咸池。伫看提起蛟龙断,照耀江山景物熙。

连师傅三鲤跃龙门

明代 张天赋

霹雳一声平地雷,禹门变化后先随。桃花浪里深千尺,多少奔腾次第来。

谢游冈兄端午惠兰花

明代 张天赋

才沐兰汤又插兰,天香何以到人间。竹床散发西窗睡,悟入花神几个关。

次长沙胡一松韵借梅花写怀奉答

明代 张天赋

系马江梅问楚津,恍然疑假又疑真。吐枝满缀如檠玉,落地平铺似集鳞。

踏雪风情推孟老,调羹手段让商人。南洲相望渺何许,折寄临风意似醺。

九日承黎南溪邀登广州胡卢山

明代 张天赋

踏破秋风跨小驴,黄鹂声断柳潇疏。夭桃带雨三春放,寒菊凌霜九日舒。

白酒留人甘自在,老天生我欲何如。狂歌归去兰亭上,对月犹翻半夜书。

送吴思斋甲家彻帐还新建

明代 张天赋

乡曲斯文同气味,宦还更值是年家。君为倡道文中子,我亦知人鲍叔牙。

一贯浑融宣父妙,六经破碎汉儒差。此行细认先天信,驿路梅梢处处花。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 ...

明代 张天赋

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次东粤张掌教春日韵 其三

明代 张天赋

脚债百年浑未定,烟花六合却无涯。佳山丽水随情款,晴日和风纳岁华。

啼鸟立梢春对语,游鱼到处水为家。罗浮还忆醉仙子,红脸朱唇衬晚霞。

张天赋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