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天赋
浮云作态弄晴阴,芳草无情碍马行。恰值歌停闻短笛,忽当林断遇宽坪。
閒花野草无边趣,秋水长天一色清。棋局正酣柯木烂,寒江何日结鸥盟。
承郭淡水秀才过访一绝遗之
老我淡然心似水,却逢淡水便投真。笑看流入天池去,蚤作商霖济世人。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三
玉粉谩收煮山茗,超□□□觉无垠。从教换我通仙骨,冷笑销金帐下人。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五
礼礼礼,天下古今人共履。纲常万古重如山,须要持循有文理。
简王柳塘诗
我老君亦老,相知老更真。百年今过半,明岁又重新。
落落冈头景,融融柳眼青。橘中天不限,同笑烂柯人。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赞 其三
忠忠忠,朝廷教养恩无穷。一朝出仕随官职,犬马勤劳报主翁。
望采石矶
春色祠前草满坡,青天不老夜如何。拍天大浪银山立,还有诗魂载酒过。
田家邀饮喜早稻熟一绝
绿云扰扰变黄云,不负田家数月勤。纵是田村儿女拙,也知温饱谢乾坤。
渡头送行者回
云梯造就并天齐,一举飞腾趁此时。归到故乡如我问,菊开霜落是归期。
独坐写怀
兀坐幽亭秋气清,神光南面喜新晴。芙蓉冷处自颜色,蟋蟀静中閒语声。
翠盖潇疏金错落,寒泉溜亮玉琮琤。无言岁岁黄花约,笑把茱萸酒漫倾。
仲冬朔早山行
早起驱驰雪未消,半生踪未叹徒劳。江山已觉眼前异,笔砚还将袖里韬。
对镜谩惭霜鬓满,纵帆犹喜浪头高。临风笑问老梅树,春信何时报草茅。
閒中有感
天地谁能共始终,无穷甲子自流通。平生亦有狂吟弄,祇恐消磨酱瓿中。
题潘松峰节母
笑杀男儿枉读书,朝臣秦楚暮臣吴。何如一醮终无异,潘母堂前烈丈夫。
和胡介石掌教立春写怀
运转三阳推去阴,杏坛春去锦成林。墨池化雨无穷妙,学海惊澜莫测深。
转眼瓜期当有待,思家魂梦莫相侵。天涯万里逢乡曲,星斗同倾北望心。
又写怀 其二
谢事来归不与公,山斋门与白云封。喜将兰桂栽庭下,羞把须眉对镜中。
世事看同花上露,情怀落在柳边风。空中楼阁层层上,仰止无名太古翁。
贰十四孝图
子养亲兮妇养姑,祖孙兄弟尽归图。莫贪画彩徒然看,须把身心学步趋。
题陈草堂青云得路画
九皋端不入鸡群,羽衣翩跹质也文。健翮渐逵天上去,光依日月脱尘氛。
次韵写怀 其三
欲买青山与钓船,紫芝鲈脍口傍边。休论昔日非今日,且注长编及短编。
千古采薇成个是,一桴浮海岂如禅。焚香读易心如洗,勘破先天与后天。
送泰和萧汝阳归因上福欧阳价
饯送人龙值一阳,梅花何日报春光。蜀江人问行藏事,野服无拘坐叶冈。
勉陈孙婿子信
石有峰分下有泉,涓涓觱沸喜清涟。行看到海无留碍,润泽周流遍八埏。
送孔白石掌教
开辟文章第一家,悠悠教化泽无涯。灵苗秀气钟来异,清世奇才喜会嘉。
自笑半生觔力软,谁云东鲁路头赊。相思后夜知何处,梦绕门墙月影斜。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次黄龙坡大尹义城精舍十景录五首 其一 义城衍芑
连师傅三鲤跃龙门
忆麻石岩次前韵 其二
舟宿吊钟潭漏雨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二 南垄春耕
题容膝所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五 双峰并秀
谢游冈兄端午惠兰花
乔迁送别邑侯黄龙坡 其二
挽陈朴庵
吊詹烈妇
答直庵罗君过访
次邑博洪螺峰韵
壬辰六月十九谢恩辞阙还南雍
雩都别罗东郊掌教
表弟黄伯㴋来学一月告辞诗以送之
壬子秋科送从侄伯珍赴科场兼嘱三儿云
题钓台仙迹
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 ...
登下埔金龙山寺
诣德宏叔馆
浏阳太和铺次苏寨村壁间韵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二
泊舟剑江驿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 ...
自石门发舟晚宿大船坊次日发过平望驿午过吴江县晚抵苏州泊阊门
里雄县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三 丛桂夜读
渔江别号为古良简尚义题
谒陈草堂
次韵送雷师傅行
次韵李白石主事爱梅亭对梅花绝句十首录六 其五
寿高隐八旬为顺德梁鸣汉索显次南海伦白山太史韵
峡江城下早发漫兴
题未斋别号
寄大埔胡大尹
奉甘泉湛先生北行凤皇篇
赠门生李元卿来学南还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九
蒙沈节推往长乐和复仇侯命再吟以似之
次韵忆甘泉先生
甲辰承乏来浏重脩欧阳圭斋先生南山书院次先生韵一首
忆麻石岩次前韵 其一
江西散人庆寿卷
安分守己四字赞 其一
过江门因思白沙先生
题八景 其一 竹山牧犊
凤皇
咏贾似道
余尝读张子野诗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惜未见其全文爰续三句于后
闻黄墨泉建墨池书屋三首
过吉安府
渡蒲村河并三十六渡水
题清河王小清尊甫友松友松翁前作教沂后作教鸡泽小清昆玉皆太学生 ...
秋夜写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