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浴室观雨以催诗走群龙为韵得走字

浴室观雨以催诗走群龙为韵得走字

宋代 陈与义

微云生屋脊,欹枕看培塿。
崔嵬乱一瞬,泰华入搔首。
须臾万银竹,壮观惊户牖。
摧击竟自碎,映空白烟走。
余飚送未了,日色在井口。
去冬三寸雪,寒日澹相守。
商量细细融,未觉经旬久,
谁能料天工,办此颖脱手。
一凉满天地,平分到庭柳。
叶端啸余风,送我一杯酒。
画屏题细字,尽记同来友。
俗眼之所遗,此事当不朽。

诗人陈与义的古诗

再赋 其三

宋代 陈与义

脩眉入幽梦,起费西南望。终愿学柳文,买泉筑愚堂。

错磨高壁翠,日日在我旁。忽在新野邹,行从泰山羊。

城中瞻使君,驾鹤高驰翔。诗成堕人世,字字含风霜。

平生仰止勤,不但上下床。顾许俗士驾,平参丈人行。

封姨岂嗔予,震怒挟阿香。知公终可恃,不记当趋装。

清欢岂有极,夜色来苍苍。

城上晚思

宋代 陈与义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
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雨中宿灵峰寺

宋代 陈与义

雁荡山中逢晚雨,灵峰寺里借绳床。
只应护得纶巾角,还费高僧一炷香。

曾徽言运判出张生所画马

宋代 陈与义

槃礴解衣处,胸中应不群。
未呈千里足,空见五花文。
良乐世难有,骥驽谁与分。
高才喜能事,故遣画兰筋。

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

宋代 陈与义

客中日食三斗尘,北去南来了今岁。
暂时亭中一杯酒,与兄同宗复同味。
博山云气终日留,竹君萧萧不负秋。
世路明年傥无故,却携藜杖更来游。

邓州城楼

宋代 陈与义

邓州城楼高百尺,楚岫秦云不相隔。
傍城积水晚更明,照见纶巾倚楼客。
李白上天不可呼,阴晴变化还须臾。
独扶栏干咏奇句,满楼风月不枝梧。

微雨中赏月桂独酌

宋代 陈与义

人间跌宕简斋老,天下风流月桂花。
一壶不觉丛边尽,暮雨霏霏欲湿鸦。

寄季申

宋代 陈与义

雨歇城南泥未乾,遥知独立整衣冠。
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辽东管幼安。
绿阴展尽身犹远,黄鸟飞来节已阑。
安得一樽生耳热,暂时相对说悲欢。

虞美人(亭下桃树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宋代 陈与义

十年树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树得似、旧时红。
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人空老。心情虽在只吟诗。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

萤火

宋代 陈与义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宋代 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印老索印庵诗

宋代 陈与义

人言融公懒,床上揖宾客。
我来两忘揖,团团一庵白。
戏谈来州禅,分食天宁麦。
竹风亦喜我,萧瑟至日夕。
出家丈夫事,轩裳本儿剧。
愿香惊余烟,世故感陈迹。
固应师未钝,使我不安席。
时求一滴水,为洗三生石。

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二首

宋代 陈与义

高人主簿固非宜,天马何妨畧受鞿。
会有梅花堪寄远,可因莼菜便怀归。
相如未免家徒壁,季子行看嫂下机。
且复哦诗置此事,江山相助莫相违。

次韵谢邢九思

宋代 陈与义

平生不接里闾欢,岂料相逢虺蜮坛。
能赋君推三世事,倦游我弃七年官。
流传恶语知谁好,勾引新篇得细看。
六月山斋当暑令,风霜独发卷中寒。

独立

宋代 陈与义

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
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
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
偷生亦聊尔,难与众人言。

观江涨

宋代 陈与义

涨江临眺足消忧,倚杖江边地欲浮。
叠浪併翻孤日去,两津横卷半天流。
鼋鼍杂怒争新穴,鸥鹭惊飞失故洲。
可为一官妨快意,眼中唯觉欠扁舟。

题唐希雅画寒江图

宋代 陈与义

江头云黄天醖雪,树枝惨惨冻欲折。
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
黄茅母日不自力,影乱弱藻相因依。
惟有苍石如卧虎,不受阴晴与寒暑。
舟中过客莫敢侮,闲伴长江了今古。

秋夜咏月

宋代 陈与义

庭树日日疏,稍觉夜月添。
推愁了此段,卷我三间帘。
黄花墙阴远,白发露气严。
平生六尺影,随我送凉炎。
踏破千忧地,投老乃自嫌。
尚想采石江,宫锦映霜蟾。
夜半赋诗成,起舞鱼龙兼。
办此讵难事,取快端宜廉。

同杨运干黄秀才村西买山药

宋代 陈与义

潦缩田路宽,委蛇散腰脚。
胜日三枝杖,村西买山药。
岗峦相吞去,远木互前却。
天阴野水明,岁暮竹篱薄。
田翁领客意,发筐堆磊落。
玉质缃色裘,用世乃见缚。
屠门几许快,夜语寻幽约。
石鼎看云翻,门前北风恶。

过孔雀滩赠周静之

宋代 陈与义

海内无坚垒,天涯有近亲。不辞供笑语,未惯得殷勤。

舟楫深宜客,溪山各放春。高眠过滩浪,已寄百年身。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42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