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峡山书堂

峡山书堂

明代 张诩

僧寺依山麓,书堂面水隈。鼎湖龙驭远,禺竹凤声哀。

禹贡不及载,秦关尚未开。如何二帝子,万里却能来。

诗人张诩的古诗

尊韩书院

明代 张诩

天上有奎星,忽坠阳山陬。光焰万丈长,居人询来由。

阳山古荒服,文教所不布。皇穹悯斯人,特遣文星下。

长戈回白日,只手障狂澜。玉献反遭刖,长流岭海间。

风俗一再变,文物一再盛。人人得我师,耳提而面命。

奎星图书府,尘世那久住。物从天上来,还从天上去。

三峰诗 其一

明代 张诩

三峰峙西蜀,高出云汉表。四时秀有馀,万古清不了。

可望不可攀,仰止无大小。时起肤寸云,为霖苏亿兆。

次韵陈台州赠别

明代 张诩

乡曲于君长十年,一回相见一忻然。停云屡入官舟梦,得句频教岭雁传。

珠海曩时怀载月,银台今日愧徵贤。乞骸会有归来日,四百峰峦一括全。

将度岭戏题

明代 张诩

才出关来又入关,此心元与岭云闲。山灵莫讶囊无有,宇宙清风满载还。

送钟狂客应荐北行

明代 张诩

君不见长安少年游侠儿,斗鸡走马气如霓。风尘著雨街街净,花柳和烟处处迷。

又不见金紫煌煌号卿相,甲第歌钟烂相望。青娥皓齿歌宛转,银筝牙板声嘲喨。

去年匹马入帝畿,风光如旧人事非。向日少年多乞丐,高门半改为荆扉。

转眼变更便如此,千秋万载何极止。往访旧日东邻家,惟有一翁出纳履。

初时相见不相识,细说来因方大喜。问之多是感慨言,不觉相看泪如水。

三月花明君始到,料得伤心亦如此。

赠世杰进士谢病归潮阳

明代 张诩

谢病初从海上归,西湖还款我柴扉。秋风恨不携君去,千仞冈头一振衣。

月夕独酌二首 其二

明代 张诩

风来松涧长丝竹,月丽山花尽绮罗。秋酿一瓢歌又舞,争教老子不婆娑。

番人冢

明代 张诩

华夷一大限,生死一大梦。时遇耦耕人,指点番人冢。

送大参王汝言捧表入贺

明代 张诩

一表秋前捧,单车日下征。青春江海意,白发庙廊情。

圣寿天同极,臣心水共清。升平如可待,司马相皇明。

次韵答陈悦之见示二首 其二

明代 张诩

谩说秋光处处同,眼前烟水得随公。醉来共把君山笛,吹入洞庭秋月中。

月溪寺

明代 张诩

月溪何许访禅和,听得云中第一歌。白玉黄金千佛寺,清风明月一头陀。

答廷雅明府

明代 张诩

海康为令倦逢迎,旅泊东南岁十更。毛遂终然看脱颖,横渠元亦好谈兵。

故山旧隐图中见,去路新秋马首生。想得留侯心事了,当年黄石是朱明。

云母井六首 其三

明代 张诩

弱水蓬莱几浅清,尚缘尘绊恼人情。撒手瑶池归去晚,一场春梦又分明。

次韵答江桂轩宪副见示四首 其一

明代 张诩

洞门秋冷日如年,我与烟花了宿缘。尽日乌啼秋雨里,榴花笑伴石床眠。

全太后陵

明代 张诩

全后燕京去不还,一陵谁道葬香山。颇疑也只衣冠在,月色长如见母颜。

题江宪副所藏盛行之画梅种石

明代 张诩

豸史江公好种树,疏梅瘦种百般许。亦有怪石中离立,近观远观皆有趣。

江公仕宦挂金鱼,年来六十归悬车。风雪闭门刚此对,千红万紫都不须。

草堂一轴画高挂,怪石之怪见者诧。平泉醒酒未足珍,得恐初平精魄化。

红梅蜡梅参差开,点画殊自天然来。山谷见之当二绝,逋仙马首应迟回。

乱种数茎尤自好,酒酣想像一笔扫。今人谁复更王猷,未必见君肯倾倒。

吾闻江东盛行之,画史之中此白眉。请观放笔为此画,若与造化争神奇。

虽然画亦竟何取,玩物丧志古人语。劝君见画莫便誇,且看江公真意处。

读陈少参止采珠疏

明代 张诩

采珠为害可胜穷,谁沥丹诚达九重。已见地方遭水火,宁驱民命饱蛟龙。

薇垣信有回天力,草野宁知曲突功。如此医和堪活国,几多药裹肘囊中。

赠张秋官公瑞

明代 张诩

栖迹西湖三十年,诸公海内辱称贤。不知虚薄甘持钓,错谓麒麟不受鞭。

使节屡临青壁外,渔船长系绿杨边。新知最苦生离别,明日明年各一天。

高凉郡判吴君遗鹤

明代 张诩

宴乐亭台近落成,谁将一鹤伴孤生。秋深月长青田影,日上风传碧落声。

对客舞时誇独步,穿松行处号双清。高凉半剌平生契,知我元无玩物情。

别罗公旦佥宪还任贵州

明代 张诩

使车明日又西南,尊酒离筵各尽酣。故里流连温旧好,盛时经济见高谈。

近海潮头天外白,入湘山色雨中蓝。相思他日知何限,莫惜逢人数寄缄。

张诩

张诩

(1455—1514)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19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