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王子懋赵德明

别王子懋赵德明

明代 张以宁

御河船上月,相送到扬州。
共饮忽为别,独吟方觉愁。
水花苕渚晚,云树浙江稠。
归雁长淮早,裁诗寄与不。

诗人张以宁的古诗

次韵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葵花向日献红芳,不见随风柳絮狂。睡起竹窗清似水,胡床独坐午阴凉。

送宪掾孙德谦北上

明代 张以宁

孙君宪府之白眉,拱璧莹然廊庙姿。往年少府寔初筮,当道好官多见知。

月子河阻风

明代 张以宁

洱江万里此朝东,入贡舟航四海同。明代百神都受职,为言休作石尤风。

横阳草堂次谢叠山韵

明代 张以宁

迤逦中州二水回,参差杰阁五云开。
银钩透壁诗人去,铁笛裂岩仙客来。
竹度蝉风凉白帢,松翻鹤露泻清杯。
何时夜半梅花月,溪上吟篷带雪推。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 ...

明代 张以宁

秋风吹海送仙槎,夜色新凉晓转加。归日阮郎应一笑,小春洞里又桃花。

烜次草萍壁间韵同作

明代 张以宁

浙东路入江东去,酒醒篮舆几处山。酒柘叶光朝雨湿,棠梨花尽午风闲。

青云在昔同攀桂,紫气如今独度关。只合溪头垂钓去,故人多在紫宸班。

建宁府雨中登玉清观

明代 张以宁

双溪南下绿湾环,碧瓦参差细雨间。水绕玉清来九曲,云归沧海近三山。

铁狮昼伏闻钟鼓,白鹤宵飞认佩环。欲结紫霞尘外想,不堪回首近乡关。

题李文则画四首 其一 陆羽烹茶

明代 张以宁

阅罢茶经坐石苔,惠山新汲入瓷杯。高人惯识人间味,笑看江心取水来。

钱舜举画二首 其一 紫茄

明代 张以宁

江南坝里紫彭亨,票致钱郎巧写生。忆得故园秋雨过,新炊初熟饭香粳。

次韵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 其五

明代 张以宁

文章阁老旧名门,玉署清闲醒梦魂。应忆廉园花似海,朝回会客酒千尊。

南康驿丞王圭文玉尝逮事故郎中颜希古求诗为走笔书一绝

明代 张以宁

芙蓉江上晓维舟,雨洗波光碧玉秋。来岁维舟应忆汝,春风杜若满芳洲。

分韵得覃字送中丞张叔静之西台

明代 张以宁

西台执法雪盈簪,奉诏之官驾两骖。玉节秋霜飞渭北,锦衣昼日照终南。

道迎背襁遗民集,庭列腰刀大将参。花外小车行处好,棠边茇舍种来甘。

清时有象今重见,圣泽无私正远覃。莫忆山中黄石约,五云天上近台三。

送铁元刚检归三山

明代 张以宁

公子高昌世贵家,佩悬明月弄飞霞。
仙方旧授壶公药,使节新乘博望槎。
春幕日迟榕换叶,昼庭风细荔吹花。
乌台消息明年近,骢马金河踏软沙。

分题芜城烟雨送吴原晢教谕

明代 张以宁

芜城路,年去年来自烟雨。
冉冉春浓自燕丝,蒙蒙晓暗迷莺树。
鲍昭愁绝未归来,为画当时断肠赋。
登高怅望正思君,帆影微茫又东去。

予使日南道吉安府主来访舟中命医者王本达馈以善药时予困于秋暑心 ...

明代 张以宁

青原之山白鹭洲,清淑所产多名流。诗书岂惟继冠带,方技亦复传箕裘。

王郎肘后富奇术,族医如林谁与俦。成林树杏光炫书,凿井种橘清涵秋。

自言家传十二世,奇疾遇之俱有瘳。我持英荡使交州,秋暑作梗停吾舟。

舟中拜谒馈善药,令我醒心宽百忧。桄榔椰叶蛮溪稠,飞鸢跕跕天南陬。

劝加餐饭慎自宝,临分好意殊绸缪。明年岭梅青豆小,候我归棹春江头。

濡毫为作宋清传,使尔不朽名长留。

舟中睹物忆亡儿烜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海内名人尽望渠,岂知意广却才疏。老来只愿儿痴钝,解种先畴读父书。

洗衣辞再同仲宽赋

明代 张以宁

妾身内郡良家女,双鬟嫁作东邻妇。寒机霜夜织流黄,输与官中了门户。

嫁时春衣裁白苧,是妾手中织成布。相从箕帚不暂离,虽有新衣不如故。

忆曾女傅授妾诗,被服浣濯古后妃。妾家贫素无侍儿,携衣洗洗妾不辞。

妾人不是西家施,浣纱石上扬蛾眉。妾人不比溧阳女,杀身急义中道亏。

河之水,清且漪,中有鲤鱼红尾肥。堂上老姑日午饥,洗衣洗衣须早归,河上风尘缁妾衣。

次韵安庆汪仲暹超然亭

明代 张以宁

超然之亭舒水上,绝景乃得天公偏。石柱秋开金菡萏,星河夜落玉觥船。

独骑麒麟上倒景,下视蠛蠓空飞烟。舞雩人去忽千古,令我望之心惘然。

泊十八里塘

明代 张以宁

系舟古柳根,一犬吠柴门。
欲记来时夜,问人何处村。

题山水图次张蜕翁韵

明代 张以宁

粤王山前云出门,叠嶂层峰万马屯。龙过怒涛翻石壁,雁回飞雨暗江村。

泉头洗药流花片,松上题诗湿藓痕。长记钓船归得晚,潮平沙白月黄昏。

张以宁

张以宁

(301—1370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3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