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羽
雪满秦京欲去迟,故人当路谩相知。平生多少惊人句,却向君前诵怨诗。
寄灵隐良泐二长老
两禅相对一灯悬,鹫岭龙宫地悄然。七百年来无好句,泉声空绕寺门前。
四贤诗
胜日罢书经,扬舲出远坰。清流兼峻岭,应不减兰亭。
杂诗(三首)
题蕉 其一
移得山后蕉,种傍山前屋。扶疏数叶开,还如山后绿。
行路难·君翁见富家翁
夏雨新霁图
看图忆得住山阿,茅屋深深隐薜萝。风雨过来啼鸟静,白云更比绿云多。
寄车孝廉昭
亭隐余不旧,人推武子贤。古书堆卧内,流水到阶前。
畏酒心先醉,吟诗思独玄。更闻怀逸兴,相约访丹泉。
杏隐
绛萼竞春华,丹光照似霞。虎眠应守谷,莺过每衔花。
望处疑仙岛,移来是病家。写方看子坠,曝药避阴遮。
山客留仁种,贫人寄劵赊。茂陵那解此,徒说枣如瓜。
送萧县丞朝京
寄钱唐吴山人
占得闲坊住,园扉近竹幽。经方教子读,药草课童收。
湖色摇春幌,涛深入夜楼。应骑蹇驴去,城市漫浮游。
孙景翔幽居
月夜舟行入金山
夙志羡山水,尘萦久未遑。尘峰久在望,兹辰一来翔。
扬舲入南渚,夕气倏苍苍。纡直水无极,沿洄路更长。
皓月悬高天,广川散飞霜。夜寒人语清,烟扉绕洄塘。
归樵递谷响,惊鸟动林光。爱此尘境远,敢畏露沾裳。
九日过东园 其一
家居白日长,学圃亦何妨。延客开芳径,留僧置净床。
夜灯山顶寺,寒灶竹间房。休沐惟来此,尘情得暂忘。
九日登道场山同吴逸人赋
忽惊九日当今日,同在他今望故今。百里山河天尽处,万家城郭水中央。
帷间风动闻灵语,寺里林疏见佛香。不是避喧来此地,无妨览胜到斜阳。
孟浩然雪竹图
倪元镇画竹沈御史所藏
题倪云林竹枝
南枝有高士,乃在延陵东。乃时不肯仕,灭迹云林中。
拂石坐萝月,弦琴写松风。焚香诵黄庭,望云送归鸿。
门车常自满,尊酒无时空。乘兴画沧洲,古人未为工。
干戈攘末路,白首随飞蓬。名山乖始愿,羁游无所终。
赖有车武子,能哀阮籍穷。倾壶醉陶令,辟堂延盖公。
流俗轻高贤,贫贱困豪雄。孤凤混鸡群,野鹤摧樊笼。
岂乏梁鸿徒,不闻皋伯通。吾将传遗逸,乃芬千载同。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八
青青女贞树,霜霰不改柯。托根一失所,罹此霖潦多。
高枝委为薪,落叶掩庭阿。弱柳对门植,秀色一何佳。
物性固有常,变幻其奈何。
寄王隐君止仲次高季迪韵
送刘孝廉入蜀
长亭把酒唱离歌,别路迢迢奈尔何。淮水东来吴地尽,函关西去蜀山多。
秦宫万井生禾黍,汉阙千门长薜萝。劝子慎须崇令德,莫将功业更蹉跎。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纪行十首 清口
送金秀才归侍
席上闻歌妓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 其四 钧德贰令
续怀友诗五首 其三 王逸人
寄方以常 其一
怀故妻及亡儿 其二
寄渡别驾贯
隐者山房
金华道中送郑邴文东归
陈仲美夏木图
过吴即景
访许文学不遇
槎史赴台
复公录文见寄
保公岩
题徐士元所画□面
晚归饮众芳亭得高字
答方以常雨霁见寄
陪方征君月游
园全怀全许二校书
寓戴山僧舍
秦宫秋词拟李贺
松下晓栉
题秋月楼
赠倭翁
悼高青丘季迪(三首)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 其一
寄题天目山房歌
怀故妻及亡儿
再题廷晖山水
兰室五咏 其二 根
驿船谣
日上人深居庵
寄南屏渭长老
吴宫春词拟王建
舣舟孺山怀徐孺子
奉答吹台先生送蜀山人见简之作
吴宫白灊辞
同安阻雨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三 茅坞
赠高邮许晋兼怀王颙
松下问童图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二
元日晓祀
兰室五咏 其三 芽
纪行诗八首 其一 龙江湾
菁山石梯阁与方二彝徐七贲周二复夜坐陪赋
送沈孝廉读书天屏山
寄方员外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 其三 彦良别驾
杂题 其二
题章舟隐画
题遵道墨竹歌
潭上偶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