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徐衡仲饷淮白鱼

次韵徐衡仲饷淮白鱼

宋代 张镃

谩浪功名付直钩,谁能鏖战学焚舟。随人不但羹鱼美,解道江

诗人张镃的古诗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 ...

宋代 张镃

十五年前过扬子,尔辈出没波涛中。争知今日得共住,急唤酒来浇晚风。

游新市赵侍郎园

宋代 张镃

步屧沾泥得望新,霁光飞上杂花明。
渔篷就向池旁入,山翠尽从窗外横。
因想主人持酒兴,直须居士咏诗声。
浮生果解随缘足,适意真强爵与名。

烟波观月示客

宋代 张镃

半年殊少夜间来,湖上今宵绝点埃。人老纵教过百岁,月圆难保看千回。

舒眉酒饮休辞满,冲口诗成不待催。自有一般堪乐处,却言山水近亭台。

问讯家林蜡梅

宋代 张镃

蜡梅吾甚爱,园种未能多。
旋去东南竹,新添二十窠。
离家俄半月,放雷想盈柯。
前日丁宁句,花神记得麽。

杂兴三十九首 其三十

宋代 张镃

实修名自来,犹影长随身。犹者偏忌嫉,终之反累人。

况驰死后誉,何关一丘尘。所以识达早,托醉全吾真。

归兴因莼鲈,口腹何足陈。到今吴江水,秋至清粼粼。

清晕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宋代 张镃

幽寺知何处,风钟关远撞。
孤花明几席,阴树惜轩窗。
唤渡轻舟竞,窥人白鸟双。
寸心方自适,肯易利荣降。

园中口占二首

宋代 张镃

石楠花似碎琼花,只就香中便点茶。
欲识此堂奇绝处,山林朝暮不离家。

离苏州回寄太守袁起岩郎中

宋代 张镃

吴中佳地旧长洲,来往空回信宿留。
泰伯庙存那暇问,丽姓乡近未曾游。
诗翁燕坐迎香阁,閒客归乘钓月舟。
想见名章已成集,韦郎何得擅苏州。

杨伯子见访惠示两诗因次韵并呈诚斋

宋代 张镃

别去常关梦,书来意已强。
那看多竹地,相对两绳床。
壮志霜空鹘,禅心古庙香。
糠炉熟黄独,待子数分尝。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八 沙际亭

宋代 张镃

小楫轻撶去,无人伴此翁。午烟青一点,鱼虎出深丛。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宋代 张镃

纵横遥衬碧云端,林下铺毡坐卧看。
不但归家因桂好,为梅亦合早休官。

五家林四首

宋代 张镃

放鸭成各趁暖晖,村童遮护只狂飞。
多多益办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

好事近 拥绣堂看天花

宋代 张镃

手种满栏花,瑞露一枝先瑞。拄个杖儿来看,两三人閒客。

今朝欢笑且衔杯,休更问明日。此意悠然谁会,有湖边风月。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 其四

宋代 张镃

岭度慈云境累凉,前看湖面后看江。诗魔半饷难调伏,除是休来却易降。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

宋代 张镃

三年林曲喜谈丛,交荐俄闻得数公。
竟觅一官莲幕下,漫添千咏锦囊中。
时乖岂但冯唐老,性癖甘如叔夜慵。
应是黄花过江路,笑垂双袖立西风。

野芳亭写望

宋代 张镃

晚雨凄微叶未斑,小亭非但揖西山。
船行半山青蒲末,塔立参排杂树间。
了事儿痴妨剧醉,澹阴天气合清閒。
幽居不与红尘隔,退食何能一往还。

次韵京口叔祖见寄四首 其一

宋代 张镃

欲诉中心话许长,尺书恨不寄千张。新篇喜逐东风好,变尽人间草木荒。

以道学谕凤口有感诗写物记事备极词情不容继

宋代 张镃

人间盛衰理甚明,势去有如汤沃冰。
听言一事足叹惋,恐君亦复伤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玑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宠冠诸家当盛世。
其间属意字以端,姿品高妍兼妙艺。
燕开云幄萃亲友,艳阵香藂尝窃睨。
转眼陈迹俱已休,西风叶飞东水流。
相逢应怪我鬓改,贪情省认俄惊羞。
波明藏泪尚剪月,山浅带恨犹横秋。
失身何心养儿女,啁啾耳厌山蛮语。
困居村店少人沽,饤饾腥鹹污盘俎。
无言脉脉话最深,为君写作溪妇吟。
人生荣悴岂分定,有夫不必萌他心。

杨仲子携诗见过次韵酬赠并呈诚斋二首

宋代 张镃

爱水移居宅,行藏岂但迂。
若非风月管,枉伴竹松臞。
野服常宽带,芒鞋亦断絇。
请君看此老,堪作贵人无。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四

宋代 张镃

岩通道院碧桃妍,别号琅华小洞天。香火微官方称职,轩裳閒梦自无缘。

星坛夜礼魁罡列,丹室朝存震兑全。绝粒飞升休慢语,不求人已是神仙。

张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4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