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镃
便欲相寻去,山光看水光。野航因挟策,春韭自炊粱。
踽踽吾才短,翩翩子意长。文翁他日誉,不但劝农桑。
暂住新市行次谢村二首 其二
推窗面面得凉多,陂泺风翻渴水荷。人语忽惊群鹜起,隔芦知是小船过。
题方竹杖松根枕二首
行次季村
梦觉 其二
二十年前事,浑如梦觉时。漫行荒路径,难认旧亭基。
尚记因逃暑,曾来学赋诗。如今无可好,植杖欲耘耔。
因过张郎中识孙才翁教授时徐衡仲亦在坐成四韵送呈
邂逅如相约,新交会旧知。轩窗浑未暑,宾主总能诗。
小草浮冰楮,初篁映锦葵。星郎风韵杀,我辈盍幽期。
纳凉至夜深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 ...
吾亦爱吾庐,精舍出其右。精山祝吾君,身自乐畎亩。
福田非住相,初不藉耕耨。众生睹善法,政合远奔走。
谁知在家僧,特木断荤酒。更有一般呆,望精看北斗。
早饭庵中次张以道韵
朱师关画梅溪春晓图
池上木芙蓉欲开述兴二首 其二
岸巾三酌便酣眠,堕地鸾笺写未全。明日满城人定说,若无诗累是神仙。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 其二
画桥烟重柳垂垂,露湿衣垂透始知。丹桂花香墙畔起,水荭枝影席间移。
思量究竟都如梦,恋著休閒煞不痴。夜半江潮声正熟,归来才是欲眠时。
蘋风馆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二
才晴便是看花时,天上阴晴岂预知。前日路乾居士病,偶妨招客酒樽随。
书叶轩
五家林四首
渭川猎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八 平桥
桥向平边度,风从阔处来。泠然旬五日,无去亦无回。
自锡山归舟中三首
夜饮杨村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九
撤移旧居小假山过桂隐
苏堤观木芙蓉因见净慈明上人翌日惠诗酬赠二
杨伯子见访惠示两诗因次韵并呈诚斋
咏千叶缃梅
重九前一日领客登城即席次张以道韵
杨伯子过访翌日以两诗见贻因次韵答
简马架阁
游新市赵侍郎园
稍负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次韵叔祖阁学秋兴
舟过良渚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四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八 沙际亭
过红城子
苏堤观木芙蓉因见净慈明上人翌日惠诗酬赠二绝 其一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其一
送吴季行监丞知简州
晓探晴观梅
题临川道中玉虚观
过凤山高氏以榴实荐酒
太平印歌
谁谓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四十二 心足寮
送京仲次对制帅四川
烟波观月示客
閒步游紫极观
閒课
戏题故袍
题圆觉寺跳珠轩
寻梅三首 其二
池边二绝 其二
天声馆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前韵各赋五首 其一
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十二 传经轩
曲廊
寄题庄器之招隐楼
次韵答潘茂洪桂花见怀
同张以道出游近郊成古诗十六韵
癸卯立秋后一日凿井竹间
震泽戏书鹅鹤
清明日书亦庵壁二首 其二
池上木芙蓉欲开述兴二首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 其一
题本觉寺
读仙书
过枫桥寺
自横山归偶成
籐枕诗
次韵吕浩然四首 其三
听莺亭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其五
次韵陈秀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