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镃
芦山长老慧举见访约游其临平庵居自号云邱草堂因赠四韵
此客南湖不易逢,几年尘易愿相从。风流前辈亲曾识,兴寄高情老未慵。
行柳映门宜著舫,青灯同坐到闻钟。稻畦莲渚临平境,何幸同师觅旧踪。
送鹤还建康章德茂侍郎因成两诗 其二
风仪不称汨泥尘,清向亨衢快举身。鱼钥麟符行作伴,鹭洲燕巷得为邻。
华亭清唳如前日,蜀道高风过昔人。他日侍郎登凤沼,却来湖畔静怡神。
暂归桂隐杂书四首
清晕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题本觉寺
雪晴希稷次韵再赋为答
冻蘖归禽易辨巢,烛龙分耀入堂坳。长须喜戒锄荒圃,小队閒思猎近郊。
坐许刚筠全直节,行看弱柳发新苞。僧炉遥想煨松柮,犬逐应门认客敲。
分韵赋薝卜得松字
呼酒快劝客,教取白玉钟。教此清净枝,向我几案供。
叶丰发油绿,香心刻黄琮。向来红紫阵,喧喧引雄蜂。
露斑衣上痕,枉负七尺筇。日暮诗兴薄,幽禅苦魔攻。
犹胜坐肩舆,排门抗尘容。我祖巳封侯,便当随赤松。
表兄刘东玉提干挽诗二首 其二
襁褓予多疾,三年托渭阳。未能看击瓮,常是戏登床。
转首尘埃里,惊心岁月长。挽兄赍志去,倾泪入诗章。
喜杨诚斋赴召
任道源转示玉艳亭探梅诗卷未暇属和闰月十一日偶自北山塔院过亭下 ...
细看孤标迎腊瘦,争如繁艳遇春酣。古来节士功名薄,剩欲裁诗问水南。
园步杂兴 其一
欢意千年孰与齐,恰如稚子候门时。八旬半载争多少,匹似渊明已较迟。
王荆文公有客至当饮酒篇姜邦杰广其意赋诗见
又呈坐客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四 听莺亭
不向他园去,能来共竹林。故乡知我念,特地奏秦音。
寒食不出遨
湖南寒食又今年,宿雨连朝洗旧烟。竹叶酒边閒凿落,杏梢墙畔出秋千。
游欢殆类前生事,老态惟思白昼眠。明日水边晴更好,只愁归思渺秦川。
买书
挽叔祖户部侍郎诗四首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其一
春去论年卒未回,溪头传信却先来。绿笺展尽全无字,此语何堪谕俗埃。
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四
饭馀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夜述
重九前一日领客登城即席次张以道韵
咏千叶缃梅 其一
南湖赋冬青花四首
晓探晴观梅
南湖赋冬青花四首 其四
渭川猎
书叶轩
醉后偶书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三
读仙书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
淳熙巳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七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前韵各赋五首 其一
张户部惠山杨梅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一
立春日访梅裴氏园
重过凤山高氏
张以道归自甬东先饷土物两诗为谢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三
夏夜二首
谒丛霄馆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 摘霞亭
有怀新筠州扬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
次韵吕浩然四首 其三
苏堤观木芙蓉因见净慈明上人翌日惠诗酬赠二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
离苏州回寄太守袁起岩郎中
潘茂洪出疆回以汴都画山水扇见遗报之五言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其二
晓寝喜成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 ...
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 其二
任道源转示玉艳亭探梅诗卷未暇属和闰月十一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四
野芳亭写望
题寒绿轩
简喻叔奇工部沈无隐寺簿
题临川道中玉虚观
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
彭祖岭道中
咏清苦
霜天晓角 汎池
芍药花二首
石污尊
以道学谕凤口有感诗写物记事备极词情不容继
次韵茂洪觅腊梅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 其四
我园
暂住新市行次谢村二首
题南山刘家寺松云轩
壬宣立春
再游
皇太子生辰二首 其一
过临安海会寺东长桥有怀苏文忠公
桥亭观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